基于生态视角的养老模式探析

时间:2022-07-25 07:48:16

基于生态视角的养老模式探析

摘 要:通过研究老年人在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占据的时间空间位置和资源,及其与其他年龄段人群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老年人生态位),给出“生态化养老模式”的定义。并就这一定义模式中不能够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构建生态化养老模式的措施。

关键词:生态化;养老模式;老龄化;老年人生态位;代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110-03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龄化已成为全球趋势。据联合国统计,2010年世界65岁以上人口为5.23亿人,到2050年将达到50亿人,占总人口21%。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近1.6亿人,已经占到全国人口的12%,处于“未富先老”的尴尬境地。据预测,未来30年内我国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将每十年净增一亿老年人口,到2051年达到4.37亿人。

党的十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便是人的永续发展,要使人永续发展,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不能回避,并且需要被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关注。

宏观上,通过将养老模式与生态相结合有利于探索新的时代背景下适合国情、有利于人的永续发展的可持续养老模式。中观上,现阶段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养老模式的研究成果卷帙浩繁,但基于生态视角的养老模式研究并不多见,大多旨在呼吁从对养老模式传统理解的“窠臼”中跳脱出来,与时展相结合,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养老模式问题。微观上,以生态视角进行养老模式研究,目的在于为老年人营造幸福生活,减少家庭对于养老问题的担忧,保持城市活力。

二、生态化养老模式概念解析

(一)养老模式的分类

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人们的养老观念也在悄然变化。变化的结果是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养老模式供人们选择。一些传统的养老模式虽然存在明显的缺陷,但仍在惯性沿用;而一些新兴的养老模式由于经济条件、社会制度等方面的限制得不到推广。

就养老模式的分类而言,传统的划分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按经济供养来源分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第二种按生活居住地点分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新型的方法则按照需求划分,种类较多,包括社区+居家养老、候鸟式养老、以房养老、搭伴养老、旅游养老、异地养老、乡村田园养老等[1]。本文所研究的生态化养老模式独立于上述所有分类体系之外,不单独对应其中任何一种养老模式,但涵盖多种养老模式中的生态化成分并加以生态化改造。

(二)生态化养老模式与老年人生态位

联合国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将生态城市定义为“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性和生产力,提供高水平的物质和生活方式”。养老模式并没有准确的概念界定,但其也同样属于“物质和生活方式”范畴这一点毋庸置疑。对比生态城市的定义能够看出,用“生态化”来限定养老模式是有依据和价值的。

研究生态化养老模式,就是研究老年人在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占据的时间空间位置和资源,及其与其他年龄段人群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即“老年人生态位”。为更好地研究这一生态位,笔者针对“生态化养老模式”做出概念界定:代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资源集约利用,生活质量好,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多样化可持续养老方式。另外,由于居住是养老的载体,研究养老模式一般都会与“居住模式”紧密相连,因而“生态化养老模式”中应包括“全生态养老社区”的内容。

三、“生态化养老模式”中的生态内涵

(一)养老模式与人口生态

1.养老模式与人口年龄金字塔

生态学中的年龄金字塔可以用来直观地表示“人口老龄化”这一动态变化。若人口年龄结构幼年个体较多而老年个体较少,则种群数量将呈现上升趋势,人口增长压力大,属于增长型;若种群各个年龄段比例适中,种群则呈现稳定状态,属于稳定型;若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个体多,则种群将趋于减少,属于衰退型。

在人口种群呈现不同趋势的各个阶段,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养老模式应有所不同。以我国为例:在传统的崇尚多子多福的大家庭时代,人口种群为增长型,家庭养老模式占主导;在家庭结构向小型化、核心化发展的今天,人口种群向衰退型转变,社会开始寻求家庭以外的社区居家等养老模式。这说明,生态视角下的人口特征对于养老模式的转变有重大影响,选择养老模式应建立在对人口种群的生态特征考虑之上。

2.养老模式与环境容纳量

任何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容纳量,只能为有限的生物提供所需的资源,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不例外。环境容纳量是环境资源状况、生物对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生态调节机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变量。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养老问题,需要引入环境容纳量的概念来了解老年人的生存状况。对老年人来说,其生存环境由很多要素组成。各个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决定了老年人生存环境的容纳量。以建成环境为例,老人容身的居所、能够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出行所需要的步道、公交站等交通设施相当于环境中的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老年人越多;住宅及设施的无障碍设计影响老年人使用的便利程度从而影响了老年人对资源的利用情况,无障碍设计越好,老年人对资源的利用就越充分,生活越便利。

而在老年人生存环境中的生态调节机制就是养老模式。养老模式决定老年人的居住模式、经济供养来源以及服务设施供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就决定了老年人生存环境的环境容纳量(图1)。

图1 老年人生存环境要素组成与环境容纳量的关系(作者自绘)

老龄化的现状决定了这一体系中老年人的数量是庞大的。随着养老模式发生改变,老年人生存环境容纳量发生变化。若容纳量降低到现状老年人数量以下,则必将导致老年人居无定所,缺乏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保障,出行不便甚至发生危险,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显然,从生态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养老模式是一个逆过程,探讨的是若影响容纳量的因素不满足养老需求,老年人将遭受怎样的损害。由此可将生态学中环境容纳量的影响因素转换成养老环境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到一套完整的老年人生存环境评价体系。

(二)养老模式中的代际关系

生态化养老模式强调代际关系的和谐,后代人应对前代人予以关注和关心,代际间和谐相处。强调代际和谐是对养老模式中“谁来照顾、赡养及陪伴老人”问题做出的生态学角度的回答。

自《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实施后,对于养老模式机构化的反对就一直没有停止。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将老年人送入养老院的确有着割裂代际关系的不良影响。笔者曾与上海市普陀区长风敬老院中的老人交流,老人们大多认为在敬老院中居住能够帮助工作忙碌的子女减轻负担。但这样的回答仅仅从子女的利益出发,本身就表现出一种代际间的不平等。仅仅因为年富力强的一代能够为社会创造较多经济价值就只考虑他们的利益有违生态化养老原则。

机构养老作用弱化同时,家庭养老仍占主导地位,“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家庭养老模式下,代际关系最为紧密,表现为资源由成年子女到老年父母的转移。“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资源既有从子女到父母,也有从社区到老人的流动。以居家养老为核心,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使老年人留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保持代际关系的完整。

但从生态视角来看,这两种养老模式暴露出一定缺陷:虽然代际关系保持完整,但难以达到系统内部的平衡。两种模式都将老年人视为服务的被动接受者或者顾客(即资源流向的终端),他们不仅被认为不能再为家庭和社区做贡献(资源无法在系统中循环流转),而且也无法在自身养护中积极活动,对于代际关系不利。

图2 各养老模式资源流动(作者自绘)

生态化的养老模式应该是自然形成而非特意规划设计的。在许多社区中,青年夫妇购房成家,子女成人后离家,老人留在社区内。可以在社区内设置“养老服务项目”,有意识地体现老年人聚居,但并不专门向老年人输送服务;老年人参与社区管理、社区活动组织;社区中居民包括各个年龄段,年轻人向老年人提供服务和帮助,老年人与年轻人分享经验,实现生态化的资源循环。

(三)养老模式与生态住区

生态化养老模式与生态住区联系紧密。在某些情况下,养老模式的演变就是老年人居住模式的演变。除了机构养老模式之外,住区是绝大多数养老模式的实践场所。罗伯特吉尔曼认为,生态住区是“一种人类尺度的、功能多样的住区。在这样的住区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相和谐,并且支持人类的健康发展和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住区中的“生态”更多是强调人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需要明确的是,“以生态住区为载体的家庭养老或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并不等同于“生态化养老模式”。

有报道称,上海将在未来探索一种“全生态养老社区”创新模式。所谓“全生态”,意味着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保障终老的生活支持系统,集家庭、机构、市场、社会等各类服务于一体,按照节能、环保、低碳和无障碍、无污染、高科技的要求,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多元共生的社会生态[2]。这样的“全生态养老社区”更加接近本文阐述的“生态化养老模式”的概念。与传统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按照生态住区的内涵构建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老年人通过亲近生态环境,享受自然之美,并在和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实现生理、心理健康的积极养老方式,符合生态化养老模式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要求。

(四)养老模式的集约化

生态化的养老模式强调集约化发展。养老模式的集约化主要表现在:节约社会成本,充分利用现有养老资源,养老服务项目具有丰富性但不失针对性,解决养老问题的同时具有其他社会效应。

1.利用现有养老资源,节约社会成本

对于老年人来说,最佳的养老场所并非养老机构,自然形成的养老模式不仅有利于代际间和谐,也会避免因额外建设而浪费资源,增加社会成本。在现有的养老模式中,机构养老放弃了社区和家庭,转而建造养老机构,违背集约化。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则可使老年人充分利用原有的物质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节约社会成本,投资少、收费低。

2.服务项目丰富而有针对性

生态化的养老模式不提倡统一化的养老服务供给,而是使老年人按照自己所需寻求养老服务内容,划分服务对象进行针对。且使退休老人自然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事业中,老有所为。

3.产生其他社会效益

生态化养老模式能够吸引众多拥有专业知识的年轻人才,从而带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额外效益。养老模式的集约化,并非节衣缩食,而是为了达到节约社会成本,充分利用养老资源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同时兼顾其精神享受的目的。对于处于“未富先老”境地中的我国来说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五)养老模式的多样化

各种养老模式都存在局限性,若将老年人及其生存环境视作一个生态系统,单独靠一种生态机制(养老模式)来维持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多样、复杂,其抗干扰能力越强。为了维护老年人生存世界的稳定性,采取多样化的养老模式是必由之路。

生态化养老模式不是各自为战的单独的养老方式,而是多种养老方式的衔接,是养老模式的网络体系,其中包括参与体系、文化社交体系、保障体系、照顾体系等。如社区在照顾老人时应提倡多重形式,社区老年服务工作应该由家人、朋友、邻里、护工还有志愿者等多重照顾者共同承担,而非单独依靠社区或家庭的力量。

(六)养老模式与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健康

养老模式关系到老年人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老年人生活质量好、身心健康是生态化养老模式的重要内涵之一。

有研究表明,不同养老模式与老年人的健康和主观幸福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不依靠子女供养的养老院中的老人和仅老两口居住的老年人自己认为健康的概率最高而死亡概率最低;子女供养的养老院老人、依靠补助的独居老人在自认为健康率上最差。值得注意的是,对养老模式和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相关性的研究结果与上述结果呈现出相同的排序[3]。笔者认为,这一研究结果能够说明养老模式与老年人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但并不能说明养老模式影响身心健康,还有可能是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养老模式的采用。比如因为身体健康,所以才选择只与配偶共同居住的模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现状养老模式中,就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来说都存在缺陷。

家庭养老模式下,如今“4-2-1”的家庭结构使子女对老人的照顾难以周全,使老人缺乏与外界的交流,易产生负面情绪。2003年上海市调查显示,5%—10%的老年人经常感到害怕、孤独,认为自己的事情无法做主;30%的老年人觉得自己“越老越不中用”;15%的老年人遇到事情想不开。在独居老人中还经常发生煤气中毒、突发及疾病等意外事故,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5];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人被舆论认为“被遗弃”,自我形象衰弱,缺少血缘亲情的慰藉。若在经济上也不能够独立的,会产生“寄人篱下”的负面想法。居家养老模式下,社区基础设施匮乏,专业人员不足等问题导致老年人生存环境容纳量小,难以覆盖所有老年人。老年人数量过多也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生态化的养老模式应面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将多种养老模式衔接起来,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采用家人、邻里、社区工作人员等多重照顾体系。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转变社会观念,不将老年人单纯视为弱势群体和服务接受者。

四、养老模式生态化的意义

生态化的养老方式能够解决传统养老模式中不能够解决的问题,笔者基于以上对“生态化养老方式”中的生态内涵分析,提出养老模式生态化的六大意义。

1.养老模式生态化能够为养老问题研究带来崭新的视角,提供基于生态角度的评价体系、从更为科学的角度判断社会需要的养老模式。

2.该模式能够对“谁来照顾、赡养和陪伴老人”的问题作出生态角度的回答,使代际间和谐相处,实现生态化的资源循环。

3.养老模式生态化能够使老年人亲近自然,在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的同时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4.节约社会成本,充分利用现有的养老资源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享受。

5.生态化养老模式衔接多种养老模式,扬长(下转115页)(上接112页)补短,维持老年人及其生存环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 养老模式生态化能够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负效应,如人口老龄化对储蓄、消费、社会养老保障和劳动力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五、构建生态化养老模式的措施

为了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和实践。从美国“自然形成退休社区”[4]到英国的“社区照顾”方式,再到日本的“社区护理”实践,由于各国国情存在差异,所采用的养老模式也各不相同。笔者结合前文对生态化养老模式生态内涵的分析,提出构建生态化养老模式的七大措施。

1.针对不同的人口种群特征构建不同的养老模式。

2.基于生态的视角,通过提高老年人生存环境的容纳量改善老年人的居住质量。

3.尊重养老社区的自然形成,建立多样化的老年人服务项目,但不进行统一式的服务输送,号召老年人亲身参与到社区管理中。

4.转变观念,从老年人而不是年轻一代的角度思考养老问题。不将老年人单纯视为资源的接受者。

5.利用现有养老资源,减少社会成本,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项目。

6.遵循多样化原则,使政府、家庭、社会相互合作解决养老问题,不单独采用一种主导方式的养老模式,而是构建养老模式的网络体系。

7.建立政府、家庭、社会的合作关系,将多种养老方式结合起来,完善社区老年设施配套,注重无障碍建设。

结语

不同人口种群的特征需要不同的养老模式主导,但任何一种单独的养老模式都无法面面俱到,因此,需要构建养老模式的衔接机制,从而形成网络体系。现有的养老模式存在很多缺陷,但也包含不少值得借鉴的生态内容。养老模式的构建应该是多样的、自然形成的,应充分认识到生态学的内涵在养老模式中的体现,从生态视角出发进行养老模式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浅析国有煤炭企业存在的作风建设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云南省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与优化产业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