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餐饮吸纳年轻消费主力军

时间:2022-07-17 08:44:09

新生餐饮吸纳年轻消费主力军

“舌尖记忆”新时尚 低价位

重庆菜香源餐饮文化有限公司创建于1999年初,在发展过程中,菜香源恪守“以诚信之心,双赢之道,树企业品牌”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方针,在餐饮行业中率先实行彻底的企业股份制改革。随着经营业绩不断提升,菜香源已从当初的1个单店发展成为拥有9个直营店,总营业面积23000平方米,拥有10个加盟店,员工总数2000余人,净资产总额过亿元,年营业额超过2亿元,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全国餐饮百强企业。

菜香源餐饮集团旗下拥有众多品牌,有代表高端文化餐饮的首座公馆,有承接各式商务接待及高端宴席的大型酒楼醉湖美宴会馆,有以养生汤为主题的郝记鼎汤坊。近期他们又将在重庆最好的几个商圈推出 “舌尖记忆”新品牌。该品牌打出“小清新、重口味”这一与时尚紧密结合的口号,针对年轻群体打造一座清新风格的小型时尚餐厅,人均消费控制在50―60元左右。菜品方面主打川菜,更确切地说是主打比川菜更加重口味的渝菜,在餐厅所有菜品中,将有60%―70%的渝菜,30%―40%其他菜系的菜品,目的是在保持特色的同时兼顾到其他消费群体的需求。

菜香源餐饮集团的董事长黄灿女士表示,很早以前就有了创立该品牌的想法。“重庆人有吃夜宵的习惯,成都、重庆的路边摊较多,但路边摊毕竟不太卫生,所以就想把那些普遍受欢迎正宗的重庆菜包装一下,做成时尚餐厅。我们做过调查,年轻人喜欢经常逛商场,看个电影、买件衣服,再喝点饮料、吃点东西,对于五六十元的消费标准,还是没有负担的。综合性的商场客流量大,这也是我们选址的重要考量因素。”凭借前期大量的市场调研和经营经验,黄灿女士对新品牌的未来充满信心。而为什么要把该品牌叫做“舌尖记忆”,则是因为重庆菜特别麻辣,比成都菜的麻辣还要重一点,所以“舌尖记忆”餐厅打造的其实是一种重庆菜的味觉记忆。

对于“舌尖记忆”的人力和品质上是如何来考虑和布局?这主要还是依托餐饮集团运营了十几年的品牌优势。集团和烹饪学校、人才市场都有合作,这次“舌尖记忆”新店的储备工作人员就是和学校签好了合约,提前准备好的。菜香源集团有自己专门的培训部,为新店培养具有现代化管理能力的管理人员。黄灿女士表示,“舌尖记忆”这个模式对服务的个性化要求很低,不像首坐公馆,有星级酒店的要求,因为公馆定位是高端的。菜香源把“舌尖记忆”定位在高翻台率,吸引客人的重点是性价比高,能在这么时尚的地方吃饭价格又很便宜就是最大的卖点。为了节约人工成本,餐厅不会设太多服务员在店里,比如餐厅茶水是自助茶水,除了菜单上的饮品,免费茶水需要消费者自己去取。

餐厅对服务员技能的要求也比较简单。前期餐厅会对服务员进行所谓的“傻瓜管理”培训,不是指服务员人傻,而是把餐厅的服务都细分了,对服务员的要求比较简单化、机械化,不需要成熟的服务员既会摆台、收台、上菜、又会迎客,只要经过简单的几个动作培训,让服务员做好其中一个环节就可以了。这样标准化服务之后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当然每家店的管理人员则由公司统一指派。

因为是连锁企业,在原材料成本方面能合理的把控,可以从采买环节来控制成本,让人均消费保持在较低的水平。黄灿女士表示,因为有连锁企业背景的支撑,再去做这种小型餐厅就比较简单。比如采购一颗白菜,菜心可能用在高端店,菜叶就用在大众一点的餐厅,这样成本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同时集团配设庞大的中央厨房,集中统一调配料、统一半成品,统一配送,可以保证旗下各门店的菜品口味和品质一致,为顾客提供好吃又放心的美食。在菜品研发方面,集团拥有十几年的管理团队,厨师队伍非常专业,菜品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很强,熟悉重庆当地消费者的口味需求,这无疑为“舌尖记忆”品牌发展提供了最有利的保障。舌尖记忆餐厅将陆续在北京、上海开设分店,能够成为像外婆家、绿茶这样在杭帮菜系有标杆性质的连锁餐厅,成为年轻人心目中时尚美味川菜的代名词,是品牌发展的战略目标。

极致混搭 蛙哇鸡玩转新营销

香锅年代?蛙哇鸡的第一个店位于重庆杨家坪步行街商圈的巷子里,一个半地下室,门脸仅有6平方米。该地段曾被多家餐厅品牌看好,但在建成后7年时间里有10多家餐厅销声匿迹,其中不乏重庆一二线相当有影响力的餐饮品牌,都没有逃脱魔咒,开业不久后便纷纷倒下。直到“蛙哇鸡”的到来,彻底打破了这一魔咒,自开业以来至今其火爆场面令人刮目相看,每天都有食客排队等候,高翻台率已成为家常便饭,更令人称奇的是,香锅年代?蛙哇鸡现在的客流量,在这个步行街上是史无前例的。

香锅年代的创始人赵国是一个敢于创新的 “80后”年轻人,在餐饮行业尚未成熟之时走上了创业之路。2000年初期,那是火锅的黄金时期,小天鹅、苏大姐、德庄等火锅大佬独霸天下,不仅在当地开展得风风火火,全国的餐饮市场上也是红透半边天,更别提无数隐匿于市的重庆老火锅,均已占据了一定的餐饮市场份额。要选择什么样的项目,才能让一个新人一个新品牌活下来呢?赵国找来以前学厨师的同学帮助他先解决技术问题,先跟着火锅的企业做。天性叛逆和营销专业出生的赵国凭着自己对于新事物的大胆创新,用6个月时间研究出了“混搭”的效果。“他们有技术,而我有想法,我的想法是把中餐和火锅混搭起来,用中餐的烹饪方法搭配火锅的吃法,用火锅的‘锅’来盛装菜品。”让赵国惊喜的是,混搭出来的菜品口味有一种说不出的“干”、“香”,吃起来外酥里嫩。借着火锅的“锅”这一器皿,“干锅”便由此诞生了。而这时的这道形式独具特色的菜品还不叫“香锅”。

2003年,赵国在重庆北碚缙云山下开出了第一家香锅年代店,以干锅鸡为主打。谁知刚打出品牌,全国餐饮业就受到了禽流感的重创,让香锅年代生意堪忧,最差的一天销售额仅有101元。如何能让企业继续存活?单一产品抗风险低,是否要走横向开发?面临一系列难题,赵国又近乎本能地迅速做出了“正确选择”――冒着赔本的危险,开始摒弃家禽,开发其他菜系,于是香辣虾、红袍鲶鱼等水产系列干锅横空出世,继续走上了“混搭之路”。依靠着团队患难之中的团结,和那股一往无前的劲头,也靠着赵国灵活的思维模式,他们的团队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开始和其他老的重庆品牌同步进入了主城市场,缔造了两年开出18家全资直营店的传奇故事,短时间内在重庆的火锅餐饮业奠定了一席之地。

于是赵国又趁势而为成立了“蛙哇鸡”,“蛙哇鸡”本是妇孺皆知的西南方言“挖挖机”,谐音的“香锅年代?蛙哇鸡”应运而生,这次赵国反推之,由名字而找到了创意的菜品,将“蛙”和“鸡”结合在一起,开始针对性开发菜品。

为了与客人更多互动,“蛙哇鸡”成立了自己的微博。登上“@蛙哇鸡”的微博,最多见的就是“偶遇”、“点赞”、“晒图”,很多客人不像客人,而像是朋友、顾问、销售人员,全然一副蛙哇鸡“是我的”的主人翁心态。赵国说,其实,很多客人确实成了朋友,成了加盟商,成了顾问,成了伙伴,这其实也就是因为我们把餐厅看成一个社交场所,而不是一个个封闭的桌子。

2011年9月份开通微博,到年底“粉丝”已经破万。现在“@蛙哇鸡”的几个管理者每天轮流管理微博,处理各种信息,搜集顾客的意见和建议。“蛙哇鸡”还时常结合当下热点话题进行微博营销。比如“切糕事件”借势营销的专题,“我是歌手”猜冠军的活动等等,每个话题都有突破百万的曝光量。玩转微博之后,“蛙哇鸡”又开通了微博订餐功能。而“微博订餐”后来成为“蛙哇鸡”微博营销中最重要的一环。2012年微信的使用使得@蛙哇鸡完善传统餐饮行业的O2O布局和商业闭环。

2012 年在重庆市政府举办的“重庆新青年创业大赛”中,现场来了500多观众,蛙哇鸡的客人去了300多人,蛙哇鸡以公众票数3269排名第4的成绩挺进200强,又逆转淘汰法国人,反败为胜进入12强,并一路过关,直到荣获冠军。这些已经成为历史的荣誉是现今的动力,但并不是创始人赵国最终追求的目标,他对企业一直有着更高标准更严格的要求。香锅年代规划的香锅王国还在不断扩充着版图。“治大国如烹小鲜,热爱餐饮,做好餐饮”,这是赵国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的座右铭。前进的脚步没有停下来,“粉丝们”对香锅的热爱也永远不会停。

上一篇:2015马德里国际美食峰会中国烹饪大放异彩 下一篇:吴忠美景与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