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性心脏病误诊1例

时间:2022-07-17 08:16:49

甲亢性心脏病误诊1例

患者,女,66岁。因“气短心悸双下肢浮肿10天加重不能平卧1天”于2008年11月11日5:00急诊入院。无高血压,糖尿病史。近10年,喜卧床,室内一般活动无气短。入院查体:血压120/80mmHg,R 26次/分,端坐呼吸,右肺底少许湿音,心界向两侧扩大明显,心率160~180次/分,房颤律,无杂音。双下肢及腰骶部重度浮肿。心电图:快速房颤,轻度ST-T改变。心肌酶,血气分析及血糖大致正常。诊断全心衰Ⅲ度,扩心病可能性大。给予抗心衰治疗:呋塞米40mg,1次/日静滴,异山梨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各30mg,1次/日静滴,地高辛口服,效果欠佳。3天后,甲功回报:FT4 31.54(12.0~22.0pmol/L),TSH<0.005(0.27~4.2MIU/L),修订诊断为甲亢性心肌病,给予抗甲状腺药物:赛治10mg,2次/日口服,普奈洛尔10mg,2次/日口服,2008年11月22日转为窦性心律,复查心脏彩超。3个月后心脏彩超房室腔大小完全正常。随诊于内分泌科,继续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彩超,见表1。

讨 论

甲亢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房颤和心力衰竭,多发在老年患者。不明原因的房颤10%有甲状腺毒症引起。在部分老年患者中,可以房颤为首发表现,而甲亢症状不典型[1]。

甲亢性心肌病诊断依据:除有甲亢临床表现外,①同时有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房扑、心脏增大或心力衰竭,②排除其他原因的心脏病,③甲亢治愈后,心脏病表现随之消失[2]。治疗上常规抗心衰效果差,以原发病治疗为主。

误诊分析:该例为老年患者,对心悸,气急,胸闷症状未予重视,重度水肿抵消了甲亢所致的消瘦,病情急重,部分检查结果不能及时回报,心彩超示“腔大壁薄”支持扩心病改变,至甲状腺功能结果回报诊断治疗得以明确。

误漏诊预防:接诊心血管患者时,应重视其心血管外表现:详细查体仍发现该患者有突眼,皮肤湿热甲状腺增大等甲亢表现。对于其他房颤房扑或心衰患者经常规治疗后疗效不佳者,也应常规查甲状腺功能,除外甲亢。

参考文献

1 滕卫平.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28.

2 周宪梁.阜外心血管内科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上一篇:乳腺癌新疗法:冷冻癌变组织 下一篇:走着走着,就到了“花神”?水稻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