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创作手记

时间:2022-07-17 08:16:16

《张大千》创作手记

2014年12月1日

为“大师”造像,颇感荣耀,但也随之在大师声名的笼罩下畏首畏尾、战战兢兢,行笔用色,动辄得咎。如此,不如为“人”造像,血肉丰满,精气充实,缺陷瑕疵与经营气派并举,虚幻迷离与言之凿凿汇合――人之面孔,一如历史,瞬息万变,激荡精微,亦非人力可为,大师之像,就在历史的外造与个体的内修之间融塑,远远望去,莫名其妙。

2014年12月10日

油画写真,水墨会意,以油画之真写意会之人,套用一个“他者”的时髦词汇,可以把这种绘画实践的情景形容成“已然的他者对未然的他者投来突然的注视,这厢茫然,那厢茫然。”百年画史,中西激荡,以大千先辈的境遇,浸淫传统,旁睹外洋,自信自足,自成体系;我辈后学之境遇,中学不通,西学不达,顾盼左右,东西不是。于是不清不楚、不尴不尬、不洋不土、不偏不倚,或以中庸,不过多了一个误会――恁尔才情万丈,不免茫然四望。于无趣间寻趣味,在没谱里强有谱,也是一番诚意――难,竟也难得。

2015年1月4日

大千写意,大写意,千意万意总归一意;吾辈写实,倍儿写实,一笔一划不离真实。抽象具象,虚象实象,无非是“象”,路径不一,殊途同归而已。写实妙趣在写,结体为实,旨趣依旧是象。为大千造像,虚虚实实,亦真亦幻。自觉资质平平,恭顺温良,未敢令大师虚幻,于是亦步亦趋,笔笔落实在范围之内、规矩之中,背景兼以淋漓气象,寻些妙趣偶得,虽难取浑然之效,亦有几分初衷残留,勉强交代罢了。

2015年1月13日

图像证史,自有影像以来,对形象的叙述变得多元而开放,一个人可以留下若干个瞬间,每个瞬间都有真实的一面,都以自己的角度阐释现实。对于大千先生,遗留影像颇多,尤以晚年鹤发童颜、仙风道骨者为个中翘楚,广为流传。我也不敢不从,选了一张飘逸风流的形象以为参照,但私底下,我更珍视那些未曾刻意经营的影像,有些是大千先生的亲朋,静静看去会有更多的信息隐含其中,记得有一帧是大千先生的十弟张君绶,为了反对包办婚姻而蹈海自尽的,照片里礼帽马褂,面目清秀,神态逼仄,一派少年轻狂,可爱得紧。不知大千先生可有少年的影像留存,找不到,最早的也已近中年,长须及胸,面目一派浑朴。真想看看少年的大师,是否也似他的十弟那般精气外露,自信张扬,那一定是另一种美。

上一篇:作《潘天寿先生画像》有感 下一篇:釉色渲染,芭蕉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