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色渲染,芭蕉惹雨

时间:2022-08-31 08:12:16

摘 要:常常会有小郁闷:“我念此题千百遍,学生仍然如初见。”难道真的是因为内容深奥难以接受吗?但有些问题单独交流时,学生会很快接受。问题的关键是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注老师的点评,究其原因,一是话题无趣,二是课堂氛围无味。所以理科教师不仅要把题理清,更须融理于乐。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如何让课堂更有“生机”是课堂教学的首选战略。

关键词:学中有乐;赞美;赏识

通过多年的从教经验,得到的结论是,一方面让教材生动起来,另一方面让学生有优越感。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一、让教材有画面感,促成因美而学,激活学生的思维

曾听过某老师的《铁及其化合物》一课,课堂引入特别吸引“眼球”,她是想带着我们旅游吗?江南古镇的青砖红瓦到底蕴藏着哪些神秘的色彩呢?且听且想,仿佛眼前炊烟袅袅升起,素胚勾勒青瓷红瓦,窑里千年的秘密俨然呈现。当然,一张大气壮观的画面,得有一位能说会道的专家,而教师担当的正是这个角色,教师的语言能让画中人走出来,能让画中景再现,能让一人一物故事相融。当老师用美妙的声音给我们描绘了这么美的场景,求知欲是否会倍增?充分挖掘教材的感光点是让教材更显生机的首选。

由此,我们必须研究怎样让教材有画面感。在教学实践中可作一些这样的尝试:(1)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基于教材某一内容构思的画面,必须是学生的已有所知,至少是构成画面的一些元素,并且是感兴趣的。老师再在此基础上巧妙设疑,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之中。在备课时就必须备学情,尽可能多地掌握学生的认知,否则往往会是一厢情愿、自作多情。(2)在画面描述时,必须讲究技巧与艺术,包括老师的声音和肢体语言,也可使用多媒体,最大化、最优化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让学生有优越感,促进学中有乐

1.赏识学生的点点滴滴

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虽然谈的是家庭教育,但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记得刚读小学一年级,班主任胡老师对我特好,不知咋的我就特爱去学校,特爱学习。邱老师送我一本字典,因他教数学,所以我对数学特有兴趣,且在小学数学竞赛获得第二名。初中时偶尔听到语文老师私下在班主任面前表扬我,心中窃喜,于是我每次的作文就成了范文。而进了高中学习,高手多了,所得到的表扬也少了,相对的学习兴趣也淡了。现如今,自己也成了一名老师,常会想想以前我所认为好的老师的标准,我所喜欢的学科老师不一定文凭有多高,课上得要有多精彩,从我的角度来理解,一位优秀的老师的成功路上“赞美”恐怕是少不了的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激发产生的,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对激发人的情绪具有重要的意义。赏识教育的核心就是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长处,对学生多加鼓励,并且充满期待。这样会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愉悦和优越感,同时又有着积极的欲望,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优点,适时认同与肯定,在一定范围内加以传播,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学生的点滴长处应当是十分广泛的,包括他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情感态度、知识与能力等,小到学生的一句话、一个动作。要发现学生的点滴长处,必须要用心去观察。作为一个好老师,应是“手中有书,心中有学生”,这样就会随时随地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当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夸大其词。错误的赏识往往会导致学生的盲目自大,这就背离了赏识教育的初衷,对学生的赏识一定要客观公正、恰如其分。

2.让学生的点点滴滴发光发热

赏识学生长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如果只是为了表扬而赏识,必将是收效甚微。在教学中往往会有着这样的困惑,有些学生得到老师的赏识只是一时要学,有些学生对老师的赏识久而久之就不屑一顾、麻木不仁。为什么其作用不能经久不衰呢?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赏识之余没有进一步发挥学生的长处。多数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并非来自美好的理想,而是尊严,简单地说,就是在同学、老师、家长面前的“面子”。可学习上的尊严(面子)是建立在其学习过程中取得的点滴成功之上,主阵地就是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点滴长处,在学生得到赏识之后,最好能有与之相对应的“长处”延伸时空。若某些学生思维敏捷,课堂上就让这些学生多多来挑战一下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若发现某一学生的作业、某一题解很有新意,就让他当一下“小老师”。学生学习上的快乐就是来自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功,这也就是其学习动力的源泉。

读一本书,首先得有欲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是我们老师永恒的追求。面对着有趣无趣的教学内容,学生或喜欢或不喜欢,但我们没得选择。与其默然、无奈地传授,不如想方设法让教材更有画面感,让学生更有优越感。釉色渲染,芭蕉惹雨,那应是一个斑斓结局。

参考文献:

何英杰.以赏识召唤兴趣,树立学习信心[J].新课程学习:中,2012(09).

作者简介:叶素莲,女,浙江省龙游人,学历:大学本科,就职于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中教一级,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学。

上一篇:《张大千》创作手记 下一篇:初探高中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