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分析

时间:2022-07-17 05:15:17

道桥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对道桥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道桥施工技术的策略,旨在与同行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道桥施工;技术问题;桥台

道桥施工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道桥施工技术的研究,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一、道桥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在进行道桥施工时,其施工质量基本要求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确保路基路面的强度

路基、路面的强度主要是指其抵抗外力破坏的基本能力。在道桥施工中,路基、路面的强度大小是能否适应车辆荷载评判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当路基路面的强度符合要求时,才不会对工程的质量和竣工后车辆通行造成负面影响,更不会由于强度不够的安全患而引发较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道桥施工在路基路面的强度方面的要求,主要是对路基、路面变形程度的控制,必须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变形程度。若变形较小,则不会对工程质量和交通安全造成不良影响;若变形严重,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就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交通安全。因此,在道桥施工中,路基路面的强度必须符合施工要求,有效地控制变形。

(二)确保路基路面的平整度

道桥施工时,路面的平整度是检测道桥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路面平整度对交通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路基路面的施工控制不到位,路面的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就会使在上面行驶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下降,使行驶速度变慢,高低不平的路面极其容易使车辆的磨损加剧,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寿命。

(三)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路基的稳定性是确保整个道桥工程质量的基础。若是路基不稳,轻则造成路面下沉,平整度降低,缝隙增加,影响交通速度、安全度和舒适度的下降,重则引发道路桥梁坍塌。因此,道桥建设中确保路基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

(四)确保道桥路基路面的压实度

压实度是道桥施工中质量控制的又一个重要衡量指标。若路基路面的压实度不够,就会直接影响道桥路基的强度、路面的平整度和整个路基的稳定性。因此,确保道桥路基路面压实度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要求。

二、路桥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分析

(一)路桥设计欠规范问题分析

设计是施工的基础,好的工程质量必须具有规范、科学的设计。由于道桥设计时对路基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的考虑缺乏周密性,勘测调研的力度、深度、广度不够,往往容易导致施工时与设计的出入过大,对存在困难的缺乏充分的估计,对存在问题的预见性不足,造成施工准备不足,致使施工难度增大。例如缺乏对路基软土层地质特点的分析研究,对路基路面的强度、稳定性估计不足,就会在施工时造成对改良软土层的措施考虑不到位,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二)桥头过渡段问题分析

一是桥头台阶问题。在桥梁与公路的联结处,由于桥头搭板设计不科学、规范,搭板的施工质量控制得不够好,道桥联结的平稳性、安全性较低,桥头过渡段的顺畅性效果不佳,因此便出现了桥头台阶。桥头台阶的是致使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

二是在路桥工程建设中,为了有效解决或缓解桥头台阶跳车的问题,一般通常采用搭板结构的方法。但是,在设置搭板后,桥头跳车的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道桥工程施工中,桥头过渡段的路堤处于高填方,道桥间的相对沉降差较大,在搭板长度不足时,就无法起到顺接的作用,因此容易出现桥头跳车的现象;另一方面,搭板本身的强度较差,产生严重变形或断板,致使桥头线形突变,从而出现桥头跳车;

三是有的桥头所在的是软土路基,对路基软土层处理不当,极易引发路基沉降,导致桥头跳车。主要是因为施工设计不当,对路基的勘测不到位、力学性质计量不全面、计算与实际的相差甚远,造成桥头路基处理疏漏,采取的软土层处治方法不当,使软土处理效果不佳,没能达到规定要求;

四是因为回填在桥台后背的材料质量不佳,主要是压实性能和排水性能比较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

(三)路基稳定性、强度问题分析

路基的稳定性、强度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表现在:一是路基本身的土质问题。路基在施工中,难免会遇到软土层,若对软土层的改良措施不得力,就会对路基的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影响;二是天气变化、气候变化、温度变化、地质灾害、人为破坏等多方面因素,都极其容易使路基的稳定性受到侵蚀,甚至是破坏性影响;三是车辆交通对路基的影响也非常大。如果对路基的稳定性处理不当,极其容易使路基因失衡而移位、甚至是坍塌等,因此必须提高路基路面的防冻抗冻能力,使其具有抵御一般地质灾害破坏的能力。

(四)路面平整度问题

确保路基路面的平整度,是加强道桥施工控制,提高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之一。若路面平整度过低就会让车辆受到较大的颠簸;车辆颠簸程度的加剧又会直接破坏道桥路基路面的平整度,使得整个路面平整度的衰减程度加剧。

三、应对道桥施工中问题的相关策略

(一)科学设计,严格规范施工过程管理

一是施工前的勘测调查必须深入实际,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尤其应对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强度、密实度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为软土层的处理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注重对路面平整度设计的考虑,从设计层面提升工程质量。

(二)处理好桥头过渡段问题

一是确保桥头搭板设计科学、规范,控制好施工质量,确保道桥联结的平稳性、安全性和桥头过渡段的顺畅性;二是缩小道桥间的相对沉降差,使搭板长度保证足够的长度,起到顺接的作用,同时选择强度好、质量佳的搭板,避免出现桥头线形突变;三是加强对软土处理的施工设计,选用合适的的软土层改良方法;四是确保回填在桥台后背材料的质量,选用压实性能和排水性能较好的材料。台背路堤填土应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并按设计宽度一次填土,分层填筑过程,既要保证压实度,同时又要注重不损伤台身。

(三)路基稳定性、强度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是采用硬化软土层结构的方法,如在空隙较大的软土层中填入干石粉、含泥量少的砂石,用石块与混凝土硬化等,提升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二是加强软土层的排水处理,可以埋入导管进行排水。

(四)路面平整度问题

一是控制好沥青路面砂石的配制和施工,确保其平整度符合要求;二是道桥施工的设计必须规范,确保路基路面的密实度;三是加强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处理,避免应路基不稳或强度不够而发生移位、塌陷等问题。

四、提高道桥施工水平的相关建议

任何技术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因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施工方法,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二是严格按照实际要求合理安排施工程序,规范施工过程管理,加强对路基填料、施工机械的控制;四是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确保施工队伍的稳定性,提高工人工作的积极性,留住和吸纳技术过硬、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优秀专业人才,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总之,道桥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建设工程,我们应在施工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用更优秀的施工技术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黄银香.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2]周厚广.浅析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问题及解决对策[J].建材与装饰:上旬.市场营销,2009.

[3]林武.浅谈公路路桥过渡段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科技资讯,2010.

[4]蔡玉斌.浅析公路工程中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J].城市建设:下旬,2010.

[5]孥恙勇.浅析路桥施工过渡段产生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案[J].建材与装饰,2009.

上一篇:关于水泥厂回转窑基础设计 下一篇:浅谈阳极组装中影响质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