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世界“铜矿之国”

时间:2022-07-17 04:56:38

投资世界“铜矿之国”

地处南非、东非及中非的中心地带,被八个国家环抱着的赞比亚,因门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受到了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全球投资者的关注。

地处南非、东非及中非的中心地带,被八个国家环抱着的赞比亚,因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受到了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全球投资者的关注。

2007年2月,中国在非洲设立的第一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一一“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由中赞两国元首共同揭牌。迄今,涉及采矿、冶炼、化工等领域的10家中国企业入区协议投资总额已超过7亿美元,目前完成投资额约4.2亿美元。2009年2月,“赞比亚一中国经贸合作区卢萨卡分区”开工仪式又隆重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未来,以重点发展轻工机械、纺织服装、家电制造和食品加工行业的卢萨卡分区,将被建设成为赞比亚的制造基地和商贸中心。

赞比亚总统班达在卢萨卡分区开工仪式上指出,“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设,体现了赞中之间的深厚友谊,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对赞比亚的信心。赞比亚将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供更加特殊的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合作区的开发建设,进一步深化赞中经贸合作。赞比亚欢迎更多的中国企业到赞比亚投资和参与合作区的开发建设。

具有悠久传统的中赞友好关系

据中国驻赞比亚大使李强民介绍,中赞两国有着久远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无论在赞比亚争取独立的斗争年代,还是在两国建交后的四十五年来,这种关系从未间断过。赞比亚是南部非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又是1972年恢复我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共同提案国之一。中国在赞独立初期帮助克服经济困难,援建了坦赞铁路、纺织厂=还派遣了中国医疗队,直到目前援建的政府办公大楼,给予了赞比亚很大的经济支持。中国被赞比亚人民称为“可信赖的全天候朋友”。特别是近些年来,两国高层领导的互访,使中赞经贸合作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快速发展。2008年中赞双边贸易额超过8亿美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其中,中国自赞比亚的进口5.45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目前中国已成为赞比亚第三大投资国,累计实际投资达3亿美元,在赞比亚投资的中国企业有200余家。其中国有大型企业主要有:中国有色矿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农垦总公司、江苏农垦有限公司、中国广播电视总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青岛纺织总公司、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在赞注册的中资企业主要有:新世纪钢铁有限公司、赞钦投资公司、天衡矿业有限公司、新纪元药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铜矿采选、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纺织业、炸药和民用爆破器材生产、钢铁冶炼、钢铁加工及制药等行业。另外,中国民营企业家在赞比亚还投资兴办了不少小型企业或商务机构,主要经营钢铁冶炼、木材加工、制砖、制水、贸易、医疗服务及餐饮服务业。目前,中国在赞投资企业普遍经营状况良好。

李强民大使指出,赞比亚是目前非洲国家中投资贸易环境比较好的国家之一。中赞两国经贸合作互补性强,投资潜力巨大。赞一中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在非洲建设的首个经贸合作区,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的具体体现,对进一步密切中赞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合作区建设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3500个,实现当地采购达3亿美元。中国将继续积极推动与赞比亚经贸关系的发展,鼓励更多的中国企业扩大对赞投资。

矿产资源丰富的赞比亚

在介绍赞比亚的投资优势时,赞比亚商贸工部长穆塔蒂指出,赞比亚位于非洲的中心地带,属于两个经济群体,即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与东南非共同市场。赞比亚的地理位置也十分优越,处于一个战略位置,被东南非与中非的八个国家环抱着。赞比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辽阔的农田,旅游资源,铜、钴、铁矿石、锰等丰富的矿产,翡翠、绿玉及紫水晶等宝石。此外,赞比亚还拥有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维多利亚大瀑布。同时,赞比亚在西方国家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下,正在推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实行经济自由化和私有化,努力吸引外资,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通货膨胀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汇率稳定。目前,赞比亚已成为外国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

有关专家指出,赞比亚资源丰富,政局稳定,社会治安良好,劳动力充裕,劳动力成本较低,是非洲少数几个多年来既无内战也无外战的国家之一。作为欠发达国家,赞比亚得到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和援助,经济发展正处在新一轮起飞阶段。其经济发展也为我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尤其是中赞两国政府和人民有着长期的传统友谊,赞比亚是我国对非关系的关键国家。双方经济具有互补性,经贸合作基础牢固,并且已与我国签署投资保护协定,是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最适宜的国家之一。

――矿产资源丰富。赞比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有金、银、铜、钻、铅锌、铁、锰、镍等金属矿;磷、石墨、云母、重晶石、大理石等非金属矿和祖母绿、黄宝石、紫金石、海宝蓝、孔雀石、石榴石等宝石矿。其中铜、钴、铁、煤和宝石等储量尤其丰富。铜的储量达9亿万吨,约占世界铜储量的6%,素有“铜矿之国”的美称;钴的储量约36万吨,是世界上第二大钻生产国。

――经济基础较好。赞比亚国内经济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特别是采矿业比较发达,为其国家的支柱产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能够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劳动力价格低,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近年来,赞比亚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平均4%以上的增长率。

――法律和政策环境健全。赞比亚经济开放度较高,投资门槛较低,法律体系健全且政策连续性强。目前已颁布了投资法、发展署法案、税法、公司法、商标法等保护和促进投资的相关法律。赞比亚鼓励外国投资,外汇汇出自由,在鼓励投资的领域内就市场准入、土地获得、税收减免、企业折旧、外汇使用等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市场前景广阔。赞比亚及整个非洲是中国轻工产品销售的最大、最好的市场,商机诱人。赞比亚乃至整个非洲缺乏轻工产品,特别是适合广大非洲人消费的轻工产品。目前,我国许多轻工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积压,且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而这些轻工产品在赞比亚乃至非洲仍有广阔市场,产品适销对路。同时,赞比亚的地理环境和区域经济组织的便利条件使其市场半径可以辐射整个非洲乃至欧洲和北美国家。赞比亚是许多国际组织,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东南非洲共同体市场的成员,并且是“非洲发展机会法案”的收益国之一,出口美国的纺织或服装商品享受优惠待遇。

专家同时指出,中国企业对赞比亚投资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和风险,

如目前赞比亚通胀率高、货币贬值较严重,生产和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工业配套能力弱,两国运输距离长,运费高,工作签证麻烦等。我国有实力的企业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时,应根据自己的优势,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市场,慎重选好合作伙伴和合作形式,趋利避害,努力开拓赞比亚市场,为进一步发展中赞经贸互利合作作出新的贡献。

对外国投资的主要优惠政策

据了解,赞比亚实行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外国企业在赞比亚投资可根据具体情况享受税收减免、提高固定资产折旧和出口加工区税收豁免等优惠。其主要有:

――税收减免。主要包括:企业新建或扩建所需的机器设备和零配件,免缴关税和销售税;企业自建立之日起在7年内对股利相租用费免征税收,前3年所得税全部免征,后两年减征75%;外国劳动力在7年内免征就业税;企业可自行保留外汇收入并用于进行各种投资,也可以按协议汇率转买给他人。企业自留外汇的比例,在头3年内为100%,后2年内为60%,在此后投资许可证有效期内为50%。对农业的绝大部分资本货物和机械设备免缴进口关税,其他部分关税为5-15%。有机、无机化工品、橡胶、塑料和钢材等原材料免征关税。出口企业可享受增值税退税待遇。对在农业地区投资的企业,在企业经营的头五年,每年减免应缴所得税的1/7。

――提高固定资产折旧。投资制造业的建筑物,开始使用的第一年,折旧率为10%,以后每年固定折旧率为5%。投资农场、制造业所购买的工具、机械设备和厂房等,开始使用的头两年,每年折旧率为50%。投资用于改善农场经营的资金,开始经营的头五年,每年资本折扣为20%。投资农场平整清理土地投入资金可获得100%的资本折扣。

――出口加工区税收豁免。根据赞议会出口加工区法案,所有获准在出口加工区内经营的公司,无论区域开发商还是企业,都可享受出口加工区法案规定的下列出口加工区税收豁免权。包括:股息所得税,利息所得税,特许税,原材料、机器、半成品资本货物及服务进口税,进口增值税以及国产税。但规定所生产的产品80%以上必须出口。

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农业为主的投资领域

专家指出,中赞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国在投资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中国企业应充分利用赞比亚农业、林业、矿业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且成本较低的优势,抓住赞经济发展正处于新一轮起飞阶段的历史机遇,加大在赞资源开发、农业和工程承包等领域投资合作力度。

――矿产资源开发。赞比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金、银、铜、钴、铅、锌、铁、锰、镍、磷、石墨和宝石等矿产资源在世界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铜的储量为9亿万吨,占世界总储量基础的6%,列世界各国第4位;钴的储量为36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9%,列世界各国第2位。由于其自身的资金、技术、设备、专业人才的缺失,目前赞比亚有很多矿产资源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开采。专家认为,中国矿产资源缺乏,尤其是铜矿资源较少且品位低,而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铜材,现每年平均需从国外进口数十万吨铜。中国参与开发赞比亚丰富的矿产资源,将产品返销国内,既可弥补国内资源不足,又可进行技术设备出口,可谓一举两得。

――农业。赞比亚是农业国,农业资源在非洲得天独厚。全国60%以上人口从事农业。国土面积的57%,即约4320万公顷的土地适宜从事农业生产,其中3900万公顷为中高产田。这些地区的年均降雨量为800-1000毫米,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人烟稀少,适于大面积种植多种农作物。但目前可耕地中只开发了约602万公顷,约占可耕地面积的14%,而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还不到可耕地面积的6%,农业开发潜力十分巨大。由于农产品尚难以完全自给,近年来,赞比亚政府非常重视农业,将其作为与采矿业、旅游业并列的重点发展的行业,赋予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并在铁路和公路等道路沿线设立了农业开发区。按照赞比亚政府的农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要实现90%以上人口的粮食安全,农业占外汇的收入要从目前的3-5%提高到10-20%,农业对GDP的贡献率要从目前的18-20%提高到30%。目前赞政府非常欢迎和鼓励外资投向其农业领域。尤其是赞比亚对加强与我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抱有强烈的愿望,希望我国投资于赞比亚的农场项目。赞比亚政府多次向中方提出,赞政府拟辟出其北方省一块60-80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农业开发区供中国企业投资。专家认为,中国传统农业技术非常适合赞比亚的农业发展状况,而且在这里投资农业的回报率高达20%30%。中国公司赴赞投资开发农业,不仅可将生产的粮食和棉花等经济作物就地销售或返销到国内,同时还可开展农产品、食品加工业。另外,赞比亚是传统农业国,对农业机械有较大需求,中国企业亦可利用此机会开拓中国农机、农用车辆在赞比亚的销路,促进双边经贸的发展。目前,中国在赞比亚共有15家农场,拥有土地约1万公顷。未来中赞两国在农业开发领域的合作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林业。赞比亚国土面积7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45%,林业资源极其丰富,数十种具有开采价值,23种木材可供出口。其中包括龙血木、赞比亚柚木、非洲红木、花梨木、玫瑰木、佛手木、硅木、黑木等。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进行采伐和加工,赞比亚急于寻求同外国合作,共同开发林业资源。中国有实力企业可以考虑在赞投资开伐森林,兴建木材制品厂和造纸厂。

――旅游。赞比亚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赞比亚地势相对平坦,气候温和凉爽,平均海拔1200米,平均气温20度左右,年均降雨量约1000毫米。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原始环境、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鸟类、自然景观、文化遗址和雕刻艺术等,具有浓厚的异国情调和非洲风情。加之这里民风纯朴,热情好客,治安良好,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赞旅游设施比较差,没有大型的高档宾馆。当地企业没有能力搞宾馆建设。赞政府希望外国公司到赞投资发展旅游业。

中赞经贸合作区投资机遇众多

除了上述投资领域外,专家认为,中国企业应积极关注目前已经启动并正在加速建设中的赞比亚一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的众多投资机遇。据专家介绍,赞比亚一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是我国在非洲设立的第一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2007年2月由中赞两国元首共同为其揭牌。按照规划,合作区规划面积为11.5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总投资17亿元,将以有色金属工业为主导,带动相关延伸产业、配套服务业,拓展服装、食品、家电等产业,最终建设成为投资环境优良、具有示范效应的国际性综合园区。目前,合作区内共有10多家企业入驻,协议投资总额超过7亿美元,

已完成投资额约为4.2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35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已建成谦比希铜矿,谦比希湿法炼铜厂和谦比希硫磺制酸厂以及谦比希铸造厂等多家企业。各入区企业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03年以来累计生产铜精矿近25万吨、电解铜近8000吨,实现销售收入近35亿元、利润近13亿元,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来5年中,合作区将引进60家中外企业,吸引投资超过8亿美元,区内企业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美元、利润l亿美元。而此前刚刚开工建设的卢萨卡分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总投资10亿人民币,功能定位于合作区企业的总部基地,将重点发展轻工机械、纺织服装、家电制造和食品加工行业,建设成为赞比亚的制造基地和商贸中心。据了解,合作区建设受到了中赞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2007年中赞两国元首共同为其揭牌。去年9月,赞比亚政府签署《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投资促进和保护协议》,赋予合作区企业一系列投资保护和特殊优惠政策。

据了解,目前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确定的主导产业和重点招商意向为:依托赞比亚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以铜钻开采为基础,以铜钴冶炼为核心,形成有色金属矿冶产业群。目前,区内已建成一批铜矿采选、冶炼等项目,在建和拟建重点项目有湿法炼铜厂、粗铜冶炼厂、湿法炼钻厂等。延伸产业:以铜钻为原料的有色金属产业链,针对当地及周边市场需求,发展以型材、电线电缆生产为主的有色金属加工产业群;以铜钴冶炼的副产品为基础,形成化工、贵金属、化肥、建材等资源集约综合利用的有色金属衍生产品产业群,实现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发展以硫酸、贵金属冶炼、化肥、水泥、医药等产业群。目前,合作区已建项目有制酸厂等。以赞比亚矿产资源开发和有色金属加工业为市场,带动机械(机汽修、备品备件)、建材(路用材料、耐火材料、钢结构)等有色金属工业配套产业的形成。目前,区内已建成项目有机修厂、钢球厂,拟建项目包括建材厂和选矿药剂厂等。拓展产业:以赞比亚丰富的低成本劳动力和农副业资源为依托,开发赞比亚和中非市场,积极促进以服装、食品、家电、电子、工艺品等为主的轻工业的发展,拓展赞比亚“多功能经济区”的鼓励产(行)业。并以“卢萨卡分区”为平台,开发加工贸易、工业展示、国际商务、技术研发、企业总部等功能。生产业和配套产业:建立和完善合作区服务功能,为满足区内生产型企业的生产、物流、资源需要,鼓励发展贸易、运输、仓储等生产业。

上一篇:软件外包:一块诱人的巨大蛋糕 下一篇:众神之城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