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务员薪酬管理激励与权益的保障和救济

时间:2022-07-17 04:03:12

浅析公务员薪酬管理激励与权益的保障和救济

【摘要】现行公务员法在工资、福利保险、考核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动,有鉴于此,本文就薪酬管理激励制度和如何对公务员权益的进行保障和救济进行一些理性思考。

【关键词】外在报酬内在报酬公务员权益

中图分类号:K8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薪酬管理激励制度

当前,我国公务员的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都不尽如人意,本文作者认为其根源在于对公务员的薪酬管理激励不够完全。现行《公务员法》在工资薪酬管理方面就有了很大的变动,公务员薪酬管理激励制度既强调外在报酬的重要性也注重内在报酬的有效性。

外在报酬是指组织针对其成员所做的贡献而支付给组织成员的各种形式的收入,包括薪水、奖金、福利、津贴以及用各种间接货币形式支付的福利等。内在报酬是指组织为其成员提供较多的学习机会、职业安全感,以及组织成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而得到晋升、表扬或受到重视等,从而产生的工作的荣誉感、成就感、责任感。外在报酬的优点在于比较容易定性及定量分析, 也容易比较不同组织与个人之间的薪酬水平;而内在报酬的则独到之处在于,让员工发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价值和乐趣,享受到完成工作后带来的一种满足感,进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对于公务员来说,工资主要满足了人们对食物、住房等生活必需品的生理需求,而保险和福利则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稳定、人身安全等的安全需求。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时,人们会有社交需求、他人对自身价值认可的尊重需求,以及发挥自身潜能的自我实现需求。这些追求如果用薪酬的方式表现出来,就是基于与工作任务本身相关的心理报酬—内在报酬,它包括内部职务的晋升、决策的参与、学习和培训等等,这些都使得内在报酬更倾向于深层次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满足。对公务员法中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完善内部晋升制度、参与决策、学习与培训等一些措施提高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薪酬激励。

二、公务员救济制度及局限性

除了薪酬制度激励之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公务员救济制度,即公务员的实体权利受到不应有的侵害时,依法有权要求特定国家机关变更或撤销违法或不当具体人事行政行为,并获得相应赔偿的法律制度。但是,目前作为公务员制度重要内容之一的公务员救济制度,有待完善的地方依然存在。我们看到我国的相关行政法律都未规定公务员作为内部行政相对人所应有的权利,例如,依法有权对其所属本级或上级行政机关的具体人事行政行为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的司法救济,同时我国公务员在申诉控告、人事仲裁的救济途径上也存有某些局限性:

1、范围狭窄

当前,现行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申诉控告、人事仲裁的范围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具体可操作性。首先,对申诉的范围仅限于:处分、辞退、取消录用、降职、定期考核不称职等人事处理决定;其次,人事争议仲裁也仅在聘任合同、人才流动等方面的争议可以适用。但是,在职称晋升、福利分配、奖励授予以及其它大量不公正待遇等方面,则未明文规定其提起申诉或者仲裁的权利。

2、主体地位不平等

作为内部行政相对人的公务员只能通过申诉控告或者人事争议仲裁的行政救济途径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行政法律规定,申诉控告人与被申诉控告人之间的地位始终是不平等的,首先,申诉控告人在申请回避权、委托权、质证权、辩论权、提讼权等方面均未获得平等的诉权;其次,相关行政法律法规在人事争议仲裁过程中的查阅卷宗权、提讼权、申请执行权等方面也未规定。

3、裁判者的非中立性

由新公务员法的相关规定我们知道,做出人事处理决定的往往是同级人民政府的人事部门,被申诉或者被申请的对象是该级人民政府的人事部门,有权受理公务员申诉的主体大部分又是该级人民政府的人事部门,它既是被申诉或被申请的对象,又成为申诉或者仲裁的裁判者。由此可见,裁判者不是中立的第三者,这连形式上都未做到公正,严重地与回避制度、审裁分离制度等现代行政法治原则相悖。

4、程序不严格

在申诉程序中,虽然相关行政法律法规规定了可成立临时性公正委员会,但却未规定申诉控告人有查阅卷宗权、申请回避权、陈述权等,在审理程序和审理方式上却语焉不详,受理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大到无限,难免有暗箱操作之嫌。《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的可操作性也比较差,对枉法裁判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制度。

三、完善公务员救济制度的几点建议

从现代法治国家的立法情况来看,建立了内部行政相对人司法救济制度的国家比比皆是,我国也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和宪法准则,那么建立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就应是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对此,本文作者关于救济途径提出几点建议:

1、司法救济

我国传统的行政理念划分内部和外部行政法律关系,将公务员权利救济划分到内部行政救济,从而将司法救济途径排除在外。因此,应当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把公务员权利受到不法侵害的内部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建议吸收国外的“穷尽行政救济”原则,当行政救济不能保证客观公正性时,司法权的介入是履行外部行政监督职能的必然选择。

2、行政救济

修改行政复议法,当公务员权利受到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不法侵害时,有权申请行政复议,即将行政机关和公务员的纠纷纳入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行政复议作为一种准司法的救济程序,其优点在于复议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其审查范围相对宽泛,审理方式也相对灵活。因此,建议将内部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以拓宽公务员合法权利保障的司法救济途径。

3、国家赔偿

公务员享有不受错误处分侵害的人身权和维持其自身基本生活的财产权,如果受到具体行政行为的不法侵害有权索赔。扩大行政赔偿的范围,将内部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的范围,同时通过修订国家赔偿法,增加公务员人身权和财产权因受到不法侵害有权提出赔偿请求的条款,使内部行政相对人的司法救济制度臻于完善。

4、仲裁制度

我国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已经建立,但没有司法保护这个最后屏障,其制度设置是不完善的。因此,在扩大人事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时,应该增加这样的条款:在申请方不服其仲裁决定的情况下,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若行政机关违法造成公务员损害的则有权提起赔偿请求。

参考文献

1、谵新民《薪酬设计技巧》,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2年版

2、王凌燕 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探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张德瑞论我国公务员权利保障法律制度,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作者:骆念荣,女,197706,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法学院2010级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上一篇:谭耀宗:“奶粉问题,香港也很难做” 下一篇:浅谈招投标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