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17 02:45:22

新时期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郑州市;社区;图书馆;建设

摘要:当前,郑州市已经将公共文化项目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理的实事工程,大力进行场馆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各类图书馆、图书室、阅览室相对于过去有了长足发展。但是,郑州市的社区图书室(馆)普遍存在着藏书数量少,图书品种集中单一,管理人员大部分都为兼职,以至于读者稀少。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文章建议在社区图书馆建设中要切实加强领导,把社区图书馆(室)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建立稳定的图书馆(室)建设的服务队伍,以人为本,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2-0011-02

收稿日期:2014-10-12

作者简介:田艳艳(1970-),郑州师范学院图书馆副馆长。

*本文系郑州市软科学研究项目“郑州都市区建设背景下的社区图书馆发展模式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31109。1郑州市社区图书馆(室)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郑州市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情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建设水平日益提高,尤其是2011年7月,郑州市成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为切实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工作,郑州市曾出台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和组织机制。“创建”以来,更将公共文化项目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理的实事工程,大力进行场馆基础设施建设。借此东风,郑州市社区各类图书馆、图书室、阅览室相对于过去有了长足发展。据郑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郑州市现有192个街道(乡、镇),建有综合文化站165个;现有社区691个,建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465个;现有2,246个行政村,建有2,159个行政村文化大院。根据《河南省综合文化站工作规范》《河南省示范文化大院标准》《郑州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标准》的规定,综合文化站应设立图书室、娱乐活动室、数字资源放映室、多功能培训室、室外活动广场;文化大院基本设施应包括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多功能教室、未成年活动室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应设有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培训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室、文体活动室等。可见在建有文化站的街道乡镇和建有文化大院的行政村,以及建有文化活动中心的社区都建有图书室。从数量上看,建成社区图书室覆盖率可以达到95%以上。

除了街道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附设的图书室外,郑州市各区图书馆为实现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区”方面的职能效应,从2010年起就积极探索公共图书馆网络服务建设,在街道或者社区积极建设区图书馆基层馆(室),并免费为其配送图书资料,培训管理人员,积极实现辖区公共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和利用最大化。以金水区图书馆为例,自2010年以来,金水区图书馆共建设14个基层馆(室),分别是庙里镇、柳林镇、凤凰台办事处、郑州市福利院、郑州市审批中心、大石桥金沙社区、未来路燕庄社区、东风路豫教社区、市盲人第一按摩院、市粮食局、市建设局、四月天社区、文化路农西社区、经八路办事处分馆。

目前,以主分馆制为建设目标的郑州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得到了各县(市)区图书馆的广泛响应,一个以郑州图书馆为中心馆,以各县(市)区图书馆为骨干,以分馆、阅读站、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中心图书室和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延伸,实现地区间图书馆图书资源、数字资源的大流通、大服务格局,促进地区各级各类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优化配置、共建共享的郑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

2郑州市社区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郑州市的社区图书室(馆)普遍存在着藏书数量少,品种集中单一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个:①政府制定的社区图书馆(室)的建设标准不高。根据《河南省综合文化站工作规范》《河南省示范文化――大院标准》《郑州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标准》的规定,郑州市各类文化站、文化大院、社区文化工作站所属的图书室阅览室面积应为30M2 以上,藏书为3,000册以上,报刊为15种以上即为达标。依据此建设标准,目前郑州市社区所建的达到政府规定标准的图书阅览室面积大多在30 M2 左右,藏书在3,000册左右,报刊在15种左右。至于那些未达标的图书阅览室藏书则更少,如金水区大石桥金沙社区、未来路燕庄社区、庙里镇四月天社区、文化路农西社区等社区图书室藏书都在500册左右;②各个社区图书馆(室)的图书主要由街道、旅游文化局和区县图书馆等上级单位或其他政府部门配发,这导致社区图书馆(室)书籍内容相对陈旧,且相对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类和一些党政机关编写的宣传出版物,缺少能够满足年轻人需求的技能性书籍和理论性书籍,真正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籍则更少。其次,郑州市社区图书馆(室)的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兼职工作人员,图书馆专业或相关学科的人很少,以至于一些社区图书馆不能正常开放。以金水区为例,课题组考察的金水区所属的11个基层社区图书室都没有设置专职管理人员。由于专职图书管理人员缺失,现有的管理人员一般由社区工作人员兼任,大多没有受过图书馆专业培训,缺少相应的专业技能。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员也能对工作认真负责,但由于不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无法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类目要求对图书进行管理,也无法按图书馆行业要求开展工作。另外,由于郑州市现有的社区阅览室大多数都没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进行管理,各馆(室)仍然采用手工登记进行借阅,需要投入较大精力,而兼职的社区工作人员本职工作已相当繁重,以至于许多已经建成的社区图书馆(室)不能按要求保证开放时间,甚至有些图书馆(室)只对社区内部员工开放,平时关着门,检查时突击应付一下。再次,社区图书馆(室)普遍存在读者稀少,且鲜有年轻人的问题。以郑州市康桥华城社区和商城花园社区图书室为例,这两个图书室硬件不错,图书和书柜都是由区文化旅游局提供的。一排排的图书整齐地摆放在图书室内,但是,前来看书和借书的人都不多。以至于这两个社区图书室已经成立三年了,书架上的很多图书还是崭新的。据郑州市城东路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图书馆(室)存在着开放时间随意性大、藏书不足且品种单一、阅读环境较差,导致到图书馆(室)借阅图书的人员稀少,且以老年人居多,以至于社区图书阅览室现在成了老人和孩子消遣的地方。最后,社区图书室普遍存在一室多用,影响图书的正常借阅。许多社区图书馆(室),特别是由居委会举办的社区图书馆(室),大多选择在居委会附近,开放时间就是居委会的作息时间。就目前社区图书馆(室)馆舍来看,大部分是集图书、活动、娱乐室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场所,既是文化室,又是老人活动室,还是科普活动中心,基本上是一室多用。这就经常造成图书馆(室)被占用现象,既影响了正常的借阅,也不能保证图书馆(室)的开馆时间。

田艳艳:新时期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田艳艳:新时期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3促进郑州市社区图书馆建设政策建议

3.1切实加强领导,把社区图书馆(室)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

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社区图书馆(室)建设的紧迫性,把社区图书馆(室)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和绩效评估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进行考核,建立社区图书馆(室)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社区图书馆(室)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改变社区图书馆(室)建设中“申报―建设―验收―关闭”的现状。

3.2建立和完善公共图书馆的三级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

由于社区图书馆(室)的服务对象以本社区居民为主,从规模上来讲属于小型馆,图书、资金等资源有限,若单凭自己的力量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开展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而要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建立社区图书馆服务网络就显得尤为必要。社区公共服务网络的建构能有效地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不同社区图书馆信息快速、及时的传递,从而实现资源共享这一目标。各地政府应制定合理的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协调措施,促进社区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机构的资源共享,使他们一起共同担负起推进社区文化发展的职责和任务。

3.3加强人才培养,建立稳定的图书馆(室)服务队伍

区图书馆必须配备一支专职人员队伍,负责图书馆(室)的资料配送、业务辅导和行业内部管理。这支队伍应由区图书馆统一招聘、统一培训、统一考核,其待遇可采取补贴和奖励的方式,由区财政统筹配套解决。在招聘管理人员中,应本着因地制宜,鼓励合适的社区(村)干部、退休教师等人员兼职应聘。有条件的地方,也可招募文化志愿者,以减少公共支出。

参考文献:

[1]霍国庆,金高尚.论社区图书馆[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4):54-59.

[2]罗志勇.法国富有特色的汽车流动图书馆[J].图书馆论坛,1998(2):54-55.

[3]杜秦生.论城市社区图书馆服务的开拓[J].图书馆论坛,1998(4):65-66.

[4]赵晓宁,许柏英.城市社区图书馆浅议[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3):58-59.

(编校:严真)

上一篇:我国区域性图书馆联盟的运作与实践 下一篇: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发展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