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论证中的两项关键水文技术

时间:2022-07-16 11:59:24

水资源论证中的两项关键水文技术

摘要:水文水资源技术是科学和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基础,同时又对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分析水文水资源技术在我国发展的现状,指出了水文水资源技术应用存在的不足,探讨水文水资源技术应用的趋势。

关键词:水资源;论证;关键;水文;技术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以地球科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水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学习水资源的分布、形成、演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水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水资源的规划与开发、评价与管理等工作中。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3S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水文水资源技术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一)水文水资源技术的预测预报技术

当前水文水资源技术通过预报预测技术大大提高了书剑能力,从而为社会整体提高了抗旱和防洪的能力,使水文水资源技术的减灾效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预测预报采用气象与税务结合、天气雷达技术和分布式水文模型,实现了预测预报准确性的提升。

(二)水文水资源技术的监测技术

水文水资源监测技术包括了新型、高灵敏度的水文信息的监测传感器、远程传输、信息采集、数据管理、处理和分析的技术与设备、地下水温度和水位等自动监测的技术与设备、河湖水质的红线自动监测的技术与设备、依靠卫星遥感信息进行大范围的土壤墒情的实时监测分析技术与设备等。

(三)水资源的配置与调度技术

水文水资源技术将总量控制来作为核心的统一调度的流域水资源技术体系,从而实现从单一的水利工程调度跨越到跨流域或全流域多水源(过境水、地下水、地表水)的统一配置和调度技术。

(四)水生态环境改良与水环境治理技术

水生态环境改良与水环境治理技术能够有效地缓解污染的问题,并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改善改良生态环境。从宏观上来看,水生态环境改良与水环境治理技术包括了富营养化水体的水上种植的技术、城市乡镇河网的多功能疏浚技术和设备、大型渠道的清污技术、控制水库的富营养化生物的操纵技术和淤泥固化的技术等。

二、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经费投入不足、相关技术落后以及理论不完善。近些年,我国对水文水资源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经费也有大幅度的增加,但由于水文水资源所涉及的时间、空间跨度大,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经费不足短期内将难以解决。一些全球性的水文问题,由于问题的复杂性、所需研究经费巨大,目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探讨,此外,水文的研究还呈现出一种不平衡性,有些热点问题,聚集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而一些冷门领域,则研究项目少之又少。

(二)水文数据是水文资料研究的基础,目前我国用于水文监测的设备数量不足、设备也相对落后。先进的实时监测设备可以将水文工作人员将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在西方国家,这些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水文监测的各个领域,在我国,这些高效率、高精度、全自动化的监控设备,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大量水文数据还是通过传统人工方式获取,人工获取方式不仅效率地、而且容易出错。

(三)水资源日益枯竭、但与节水相关的制度、技术却并不完善。目前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主要是同过水总量来控制的,水总量控制看起来简单,但要真正的实施却远非如此,这其中涉及到水量监测、用水模拟、节水治污的许多相关制度和技术,没有这些相关制度建设和技术保障,通过水总量来节水就是纸上谈兵。

(四)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相对落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出现了许多非传统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如城市雨水利用、城市污水资源利用等,总体来说,我国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相对较差,相关的技术也比较落后。

(五)工业技术和城市生活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我国目前相关的工业、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落后、生态修复也差强人意。应该加大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并积极在生活和生产中节约用水,同时鼓励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相关领域的研究。

(六)水文水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相对落后。许多与水文水资源相关的决策、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建立在大量水文数据之上,但目前我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许多珍贵的水文数据由于没有相关信息化平台,许多水文研究人员、水文政策的制定者都无法获取,因此在我国有必要加大对水文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使水文信息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服务。

三、我国水文水资源的发展现状

(一)水利科技的研究主要以水文水资源领域的技术为依托。

通过借鉴外国的先进理念与技术,当前我国的水利研究逐渐发展成可持续发展及现代化水利工程,其目的主要是针对民生水利而言。水利部门也相应开展多种具有针对性的项目来推动水文水资源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通过研究,我国先后在水文信息监测技术、水文预警预报技术、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监控技术、重点地区的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技术推广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二)水文监控及预报的发展。

监测技术与先进设备的出现,为研究新型雨量的蒸发、流量及其观测水文水资源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形成了集水文信息收集、传输、分析、监控、预警和管理于一体的流域水文信息服务体系。通过新型技术和设备,流域水文预报已从单一的预报方案向多个模型和综合方法组成的功能较强的预报系统发展,同时也增加了技术的革新及应用。新技术的应用成功预防预测洪涝等自然灾害,雨量旱情的及时预报,为科学调度拦蓄洪水,保护群众财产安全,及时营救受困群众,提供了便利和重要的指挥决策前提。通过应用新型水文预测预警体系,在洪汛方面同样成绩显著,在抵抗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水文水资源调控技术应用。

我国河流总体规划及河流流域的总体改造是我国现代技术在水文水资源利用及规划方面的一里程碑,同时也为我国对水资源调控和配置提供依据。初步完成的水资源监控系统,不但提高了对水利方面的监控能力,更合理优化配置。新型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形成了以服务民生,合理配置水资源利用的理念。有利于流域地区的灌溉由传统式向全自动化式的合理转变。使我国水资源利用,合理调配提供有力依据,近年来的,南水北调,三峡工程,以及引黄济淀等浩大工程都以此作为前提,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水资源的合理调控与配置也为城市安全用水提供保障。现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流域安全用水等研究,并形成了以合理配置水资源利用等一系列的技术层面的管理模式,此举为解决全国不同地区用水难,水资源不丰沛等现象提供便利。同时,在我国沿海地区先后建设咸水淡化的等工程,为缓解我国用水压力等现实问题作出新的贡献。针对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建设和谐型用水模式,水资源的合理调控与配置发挥了巨大带头作用。

四、水文水资源技术应用的趋势

(一)对水文事件的预报和监测能力

水文水资源技术的发展将会突出水文信息技术和信息采集技术,要与气象卫星、监测站、气象雷达形结合,形成水文水资源的全面观测体系和立体监测网络,这对于整体水文事件和极端水文事件监测和预报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水文水资源技术的跨学科发展

当前科学技术讲求的综合和交叉,水文水资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社会科学、生态科学、经济学呈现出交叉互补的态势,这有利于水文水资源技术的丰富和完善,同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也有利于整体生态的修复与协调。

(三)高新科技元素在水文水资源技术中广泛应用

在遥感技术、信息技术、控制理论大发展的今天,水文水资源技术得到高新科技元素的辅助实现了研究方法的丰富和应用方式的突破,要把握这一时机,立足于水文水资源工作,以技术融合为手段,不断提升水文水资源技术的应用水平。

结语

水资源是一种对人类具有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逐渐认识水资源除了具有经济价值外,还具有生态服务价值、环境美学价值、甚至包括未来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代银萍. 水文部门参与水资源论证的实践与思考[J]. 水资源研究,2013,03:44-46.

[2]刘东润,刘捷. 规划水资源论证的不确定性因素分析[J]. 水利发展研究,2013,08:50-52.

上一篇:苏州城市规划中滨水景观设计 下一篇:水文地质在隧道工程勘察中的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