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方壶创作和紫砂壶造型与泥料

时间:2022-07-16 11:48:03

浅析方壶创作和紫砂壶造型与泥料

摘 要:紫砂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以沏茶和饮茶的一种实用器具,紫砂壶的原产地在江苏宜兴,故又名宜兴紫砂壶。

关键词:紫砂壶;方壶制作;造型;泥料

1 前言

宜兴紫砂陶是我国传统的工艺陶瓷,造型设计千姿百态,主要分为方器、圆器二种。在方器造型中,以壶、盆、瓶、鼎等造型为主,其方壶、方盆最为多见。其实,在美观陈设和实用把玩上,方器是独具一格、毫不逊色于其它造型的。造型离不开线条。线是点的延伸,两点规定一条线段,数线段相围即成面,数面相结就形成具有三维空间体,从这一原理出发就构成了方器制作基本要素。

2 方壶的构思、创作

方器,简括地说是几何造型为主的紫砂艺品。她造型的完美主要表现在其壶体造型之“形”上,一把好壶不论是长方、正方、梯形、六方形等等都要求各部位的谐调统一,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和谐、对比适度,通过形来表现高于自然形态的艺术美。否则就谈不上其工艺价值,而只能沦为一般的盛茶器皿了。先贤们在创作时主要以多年实践积累起来的艺术眼光,从感觉上审视以上三点,达到得体的感觉——即标准,这是历史和年代的局限。尽管如此,先师们仍能创作出“紫玉金砂”——富有很高价值的传世之作,实属难能可贵。

作为方器制作者,首先要对线条有感能。水平线让人感到平静、庄重、详和,垂直线有升腾、严肃、端正之感,直线感受严格、冷峻、方正,曲线会有温柔、舒适、流畅的质感。把具有不同感能的线条服务于有理性思维的主体,巧妙合理地组合起来(以直线为主,曲线为辅),方能掌握,方能赋造型以变化。化圆为方,方圆结合,以方为主,方中寓圆,进入创作领域。历史上几种“石瓢”都是圆壶,而今人一变为方,方中寓圆,成为一件人见人爱的方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方器与圆器不同,就壶而言,圆器只有一个视向和视域。亦即,从一个视点扩大视域就可以看到整个壶身(壶身转动方位),而方器是多角度、多视面的,切片镜身的成形方法决定了方器审视的复杂性。以“四方石瓢”为例,壶身的四条轮廓线倒成与四面相吻合的,由上而下逐渐延长的同弧线,尽管从创作设计上说可以上升为理性,但在具体操作中把握住它需要细致精微。嘴与壶身的相接,上线是一条极有力感的抛物线,下沿抛物线就舒缓,形成对比,左右是对称型抛物线,他们的交结处呈正方形,这就需要有细微精到的目光使之形象优美;盖是克截盖,桥梁的用弧线引边,盖沿与壶外沿口、戳与壶口内径均要四面相合缝才算成功,把是极张力的。譬如一根毛竹片,攀、压到将断未断的最大力度,呈现的力感要与草书“环转”的张力比高下,这种力感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有对应关系壶面是直线,轮廓是弧线;嘴是直线与壶身结合用抛物线,盖面是直线,沿是弧线;把体为平面,形是曲线;底圈是平面直线,底与壶身下沿结合处是弧线。五组对应关系构成了一件优美的“四方石瓢”。

3 方壶的泥料选择

方器从形体上给人的感觉大致是浑厚、方正、刚毅、雄强、端正、挺拔、凝重、老成。由此,在方器用料的选择上应别于圆壶,泥色宜暗不宜亮、宜老不宜秀、宜粗不宜细,故段泥、细朱泥、绿泥等用来制作方器恐会不相称。这大概也与人们不用鲜艳、彩色布料来制作中山装、西服的道理相近。如果用拼紫调砂泥或与之相近色的泥料制作方器,泥色的视觉效果较佳,养玩一个时期后真有“黝岩钟鼎陈明庭”的古朴老成之感。

上一篇:茶具之首推紫砂 下一篇:试论紫砂壶的纯手工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