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数学“学困生”的成绩?

时间:2022-07-16 11:18:54

如何提高数学“学困生”的成绩?

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教学要求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变、外界因素的干扰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数学方面尤为突出。

在他们的身上缺乏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学困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学困生学习上的进步。因此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就结合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学困生的自学能力和基础差,缺乏自信心

基于学困生形成的种种原因,我们作为老师首先要改变他们的思想,使他们感受到老师与同学们都很关心他们,愿意与他们交朋友,更愿意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原来也是这班级中的一员,只有这样才能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主人翁的责任感。也只要有了自信心和责任感,才能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强有力的精神基础,才能实施以下的计划。

二、注重培养学困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1.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我们可以利用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段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段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

2.注重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爱心和耐心,学困生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学困生接受教师,那就会及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意对学困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学困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3.对学困生进行第二课堂教学。对学困生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开设学习兴趣小组,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努力进取,积极向上,培养他们主人翁的责任感。

4.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有阶梯性,要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消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学困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学困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循善诱,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1.学困生一般都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不会学习,更不想去学习,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通过有客观性针对性的提问,引发学困生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景中,引发他们积极主动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

2.学困生一般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老师一定要教会他们如何去学习。先教会他们如何做好预习,找出重点与难点,对自己不会的地方作出记号,以便在上课时认真注意听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些有困难的地方。更重要的要教会他们听课。听课要专心,不要人在教室心在外;抓住重点做笔记,把重点作上记号,将某些知识点记录下来,以便复习巩固;课堂上要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再回答;课后要学会总结归纳,比较其异同点。

四、让“成功”走进数学课堂,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从教学中告诉学生,并不是每次考试都要考满分或第一名才算成功。比如能够完整地回答老师的一次提问,能正确地解出一道习题,都算是小有所成。老师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还要学会自我竞赛,记住以前取得的成绩和表现,下一次一定要超过上一次,目前比过去进步就是胜利。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学困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可使学困生经过努力也有得到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

通过我的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帮助极大,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帮助。

上一篇:浅谈提高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途径 下一篇:小学班级管理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