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时间:2022-07-16 09:07:44

本·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摘 要:本・阿格尔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他在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全面地提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消费理论。在当代社会,资本逻辑支配下的异化消费一方面导致了无产阶级从情感上依附于消费欲望,无意识地默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使得生态危机日趋严重。本・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尽管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其对于防范和控制当代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等社会风气和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问题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资本逻辑;生态逻辑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031-0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之一,以本・阿格尔为代表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致力于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全球性生态问题,围绕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呈现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本・阿格尔在其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论述著作《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视角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在其论著中系统阐述了异化消费理论。通过对其异化消费理论的解读,对于遏制当代社会出现的“物质至上”等社会风气和处理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消费理论内涵

在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领域的论述中,生产与消费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一对范畴。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本・阿格尔继承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并根据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加以发展,形成了异化消费理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的生产是在满足动物机能需要的支配下进行的,而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能懂得把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上从而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即人的类特性就是实践活动。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物欲享受却成了普遍追求,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劳动反而作为痛苦的存在――“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结果造成“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1]55

本・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是在当代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对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的发展产物。20世纪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均已步入生产绝对过剩,商品极大丰富的消费型社会。尽管资本主义制度内部通过福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水平,但劳动异化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存在。本・阿格尔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洞察,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将目光关注点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在阿格尔看来,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问题为消费领域的异化,而消费异化导致的生态危机已取代了生产领域的经济危机。阿格尔对异化消费的定义是“人们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2]494。他认为,劳动异化是产生消费异化的根源。正是因为工人在劳动时身心受到压抑,追求自由自主的本性使他们迫切地寻找发泄的突破口,即“劳动中缺乏自我表达的自由和意图,就会使人逐渐变得越来越柔弱并依附于消费行为”[2]493。阿格尔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消费两大特征是“需求与商品之间的关系由于以广告为媒介变得十分复杂”以及“人们把贯注于消费当作满足需要的唯一源泉”[2]495。正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大众传媒的联合作用下,无产阶级妄图通过消费逃避痛苦以寻求自由,越来越多的无产阶级沉溺于这种虚幻的幸福中并在不知不觉中默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

阿格尔针对如何解决异化消费问题,提出了“期望破灭的辩证法”这一社会变革模式。他提出的“期望破灭的辩证法”内涵是:异化消费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和再生产,而资本主义的无限扩张性与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必将发生冲突进而产生严重的生态危机,在生产领域生态危机会演变成为商品的供应危机。当人们发现原本被激发的消费期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难以被满足时,一方面会对资本主义能够满足人的无限需求失去信心,继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产生怀疑;另一方面也会对自身的消费欲望进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淘汰掉那些腐朽的价值观念,意识到“人的满足最终取决于生产活动”[3]644。在自发地重新审视制度和调整自身消费观的过程中,人们能够遏制盲目的消费欲望,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并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变革,建立起“分散化”和“非官僚化”的经济模式,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实现符合生态逻辑的发展。

二、Y本逻辑支配下异化消费的负面影响

实现利润最大化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始动机,而资本家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资本家的思维模式就是资本的逻辑。正如马克思对于资本家的形象描述:“每个人都知道暴风雨总有一天会到来,但是每个人都希望暴风雨在自己发了大财并把钱藏好以后,落到邻人头上。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资本逻辑总是以利润最大化为指向,通过各种途径力求实现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并不断扩大再生产以保证利润能够源源不断地进入资本家的腰包。

受资本逻辑支配下的异化消费有两大负面影响。一方面,异化消费易造成无产阶级沉溺于虚妄的“避难所”中无法自拔,丧失了阶级意识,难以清醒地识别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质。阿格尔认为,由于异化劳动的影响,本应为自由自主的类特性变成了仅仅为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工具。人在劳动中感受到的是精神和肉体的痛苦和不自由,因此期盼寻找到一个避难所,以图在其中寻觅自身的自由和幸福。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空前发展,能够向无产阶级提供足量的过去只属于资产阶级的消费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领域以“效用”和“增值”为原则,以获取利润和扩大再生产为目标时,消费市场难免会存在商品过剩的现象。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言,“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4]550,资产阶级不仅在物质生产上占统治地位,同时也支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生产。当生产与消费呈现供过于求的问题时,为了保证生产过剩的产品得以被大众消耗,生产商联合广告商用多种渠道和形式不断地刺激、激发甚至创造出大众的“需求”,使得消费主义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入人们头脑中从而做出非理性、不适度的购买行为。在消费领域,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承诺提供源源不断的商品,并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与资产阶级是平等的,只要拥有钱就可以享受和他们同等的待遇和物资,借此来缓解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为了保证自己拥有足够的“自由”和“权利”,无产阶级又重新燃起激情继续投入到异化劳动中,然后拿着出卖剩余价值的工资来“自由”地消费。无产阶级在这个恶性循环中逐渐失去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任凭其蒙蔽和驱使而不自知,只能麻木地从一个商品走向另一个商品。

另一方面,异化消费使得商品的符号性价值极大地超越了使用价值,无产阶级的消费成了病态的、盲目的非理,资本的扩张主义和异化消费共同加剧了资源浪费和生态危机。在资本逻辑支配下的社会,影视、新闻等无时无刻不在宣扬着以财富定义成功的价值观,成功人士和名人的消费水平也成为大众关注和羡慕的焦点,进而导致一部分人在选择购买商品时优先考虑品牌潮流度而非实用性。与此同时,异化消费的存在使得商品淘汰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在购买了商品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厂商层出不穷的新产品和随处渗透的广告都在召唤着人们淘汰掉旧物,跟上新的消费热潮。他们期盼通过购买这种商品来获得他人对他们的社会地位、能力的认可和尊重。人们不再是出于真实的需求去购买商品,而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的激发下,不断地去填补内心贪婪的欲望,期盼从消费中获得幸福感。在他们看来似乎“幸福就是消费更新和更好的商品,音乐、电影、娱乐、、酒和香烟”[5]330,始终以追求更多更好的手机、衣服、电脑等为生活乐趣。如此一来,商品被迅速地消费、淘汰,这就意味着环境需要供给更多的原材料和承载更多的废弃物。由于过度生产带来的商品过剩加剧了整个社会的异化消费,商品的高淘汰率使得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低下,越来越多不可降解物投入自然中,使得环境污染越发严重;而异化消费的普遍性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的扩大,资产阶级进一步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由此双向造成了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理论的当代启示

不可否认的是,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存在一些局限:例如他过于关注消费领域而忽略了背后的本质因素,其解决方案具有乌托邦色彩等等。但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思想在当代社会的新形态的积极探索,以及对异化消费和生态危机的分析对于遏制当代社会的消费主义和解决生态问题仍具有警醒意义。

(一)抵制消费主义价值观,转变消费行为模式

阿格尔指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目的也是双重的,它要设计将打破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控制的社会主义的未来。”[2]420在论述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时将重心放在了消除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两个方面。在消费领域,关于如何遏制异化消费现象,应从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两方面考虑。阿格尔的“期望破灭的辩证法”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当市场经济发生了供应危机时,早已习惯将消费作为乏味劳动之补偿的无产阶级会从对资本主义的期待中清醒过来,实现最初的觉醒并改变将幸福等同于消费的价值观念,从而改变以往的异化消费行为。由此观之,消费观念对于消费行为有着重要引导作用。因此,首先要加强对消费观念的引导,提高消费者的理性消费意识,自觉抵制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抵制消费主义并不是要求无产阶级要以牺牲生活质量为前提进行修道士般的清贫生活,而是指要以自身的真实需求和消费能力为出发点,提高对被广告等传媒激发的虚假需求的甄别能力,克制被资本操控的消费欲望,自觉抵制符号性消费、奢侈性消费等行为。其次,鼓励消费者开展理性消费行为,具体包括在消费 “量”上的适度消费和“质”上的绿色消费。适度消费是指人们在消费中应遵循适可而止,而非多多益善,应意识到商品因人的需要而存在,而非人存在的意义是追求更多更新的商品。绿色消费是指兼顾下一代人消费需求以及不同物种间生存条件的可持续消费行为。在理性干预之下, 也许人类最终可以“依据质的消费(更好的文化、艺术、精神的享受和实现)来确定幸福”[2]493,从消费理念到消费行为加以调整,在消费领域告别以物为尺度的单面的人。

(二)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发挥大众传媒的引导作用

如果说资本逻辑是异化消费的内在驱动力,那么助长消费欲望的大众传媒对于消费主义的传播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如阿格尔所言“需求与商品之间的关系由于以广告位媒介而变得十分复杂”[2]495,异化消费现象既是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思潮影响,同时也离不开大众传媒的鼓吹和宣传作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资本支配下的大众传媒为了高额利润以商业广告、植入性广告等形式不断地刺激着人们对于物质无节制地渴求和消遣,促使人们的物质欲望空前增长。因此,我国需要加大对大众传媒的监管力度,对于奢侈品等的广告要予以限制,对于充斥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的影视要加以监管,有效制止大众传媒对于符号性消费的鼓吹和渲染。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大公益广告的投入,使绿色消费观渗入主流媒体的宣传之中。大众传媒是受众极广的媒介,在当代人们的价值观、消费观的塑造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政府可以借助其巨大的影响力宣传可持续消费理念,使之成为有效的社会教育手段,使人们意识到存在意义不在于“占有”继而改变自身的存在方式,借此营造健康良好的社风气。

(三)从资本逻辑向生态逻辑转变,实现人和自然的双重解放

异化消费是异化劳动在消费领域的衍生现象。资本逻辑与生态逻辑是互相矛盾,根本对立的,资本逻辑的存在必然导致人自身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异化。要破除社会的全面异化现象,首先,应破除劳动领域的异化现象,增加人在劳动中得到自我实现的可能性。阿格尔认为只有劳动变成了“闲暇性生产”,人们在劳动中就不会将其“看作是获得应用于未来消费的财富的源泉。人们可以在社会有用的生产活动中实现自己本身的基本愿望和价值。”[2]497也就是说,只有在自主的劳动中获得创造性和价值感,人才能从根本上意识到人的价值在于生产,而不在于消费,继而摒弃了对物的依赖性,在全面发展的目标中重新定位自身的幸福感和价值观。其次,转变资本逻辑主导的发展模式,实现符合生态逻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异化消费理论给予我们的警示在于人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生态系统无力支撑无限增长,从而将需要缩减旨在为人的消费提供源源不断商品的工业生产”[2]497之前,主动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避免落入被动停止增长的局面。发展经济时首先要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向大众提供耐用、可回收的商品而非奢侈品。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中唤醒无产阶级的生态意识,从而发展新的生态化的健康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

本・阿格尔根据当代社会呈现的新问题提出了异化消费理论,通过对消费领域的批判性分析对资本逻辑支配下的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主张人的满足最终在于创造性的非异化的生产劳动而非无止境的消费欲望,从而将人从对物的依赖性中解放出来,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内在地统一到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生态逻辑之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M]//西方马克思主义卷(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5]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

上一篇:试论行政合同单方解除权 下一篇: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救助政策的有效执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