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时间:2022-07-16 07:53:04

研究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摘要: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的一门公共课,其开设对高职院校来说是有必要的。虽然大家从小就学习语文,都觉得语文经常在身边,但是往往忽视了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那么高职院校要想很好地培养出应用型人才以及多方面的人才,也需要发现大学语文对高职院校的重要性。现来研究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找出适合的方法来完善其不足,这将对大学生以及高职院校来说都是一大好处。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004-01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学,高职院校需要认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才兴起,之后迅猛发展。大学语文课程的相关问题是受到学校领导、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内容陈旧、教师的一些消极情绪、学生的一些自身情况等因素影响的。教师需要尽可能地找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存在的这些问题,发挥自己的主动性,适应时代的要求,结合市场需求,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好目标定位,积极探索教学改革,进行创新,培养大学生学学语文的兴趣,配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培育一些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型、实用型人才。

1.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问题

高职院校的教育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在一些课程设置、师资水平以及教学质量来说,本身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这里要讲到的是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权威不够。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没有明确的定位,教育部高教相关部门没有明文规定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使《大学语文》在许多高职院校的开设随意性很大。第一,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的忽视。高职院校越来越多的注重技术应用性教育,而渐渐忽视了培养人文精神,有的甚至还认为大学语文是非专业性课程,这个课程可多可少,慢慢地遭到其他课程的排挤。第二,高职院校教师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忽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学校课程的变动,大学语文教师对高职院校学生语文的学习认识渐渐减少,认为学大学语文只是一种任务,往往忽视了人文素质培养的教育。第三,高职院校学生对大学语文的重视度减少。很多高校大学生感觉大学语文学起来没有新鲜感,学起来很没意思,认为大学语文根本没必要再学。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就慢慢降低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其次,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存在一些问题。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现在大学语文教师大多是从中专学校升上来的,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度不够,不能够很好地抓住教学重点与要点;大学语文教师不愿意在教学上多花心思,更没有人文精神的渗透,上课内容枯燥无趣,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整个过程缺乏活跃气氛、感染力,忽视对高职生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逻辑思维、审美鉴赏以及写作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这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那么也让其失去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再者,高职院校对于大学语文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注重实用。语文本是沟通与学习其他科目的一个语言工具,但是高职院校对这方面的认知出现偏差,忽视了这方面的教育。还有高职院校忽视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研究与改革,重理轻文,认为学好数理化,可以走遍天下。但是现如今人文素养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很大,所以这是一大弊端。

2.完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对策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存在的这些问题并不是问题,重要的是高职院校要发现改革大学语文教学的契机,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需求、学生当前水平,教师的相关情况,学校情况以及市场需求,做出相应措施进行调整与完善高职教育大学语文的不足。

第一,改变教学观念,根据实际情况定位教学目标。高职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以及本科大学语文不一样,中学语文侧重在培养"工具性",本科大学语文侧重于培养"人文性"。根据《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体现了要把高职大学生语文教学把人文性放在第一位,创造一个活泼生动的语文课,让学生感受语文课的快乐;培养大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二,完善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不足。首先,学生应该自我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也应认识到学学语文的重要性,多去接触与大学语文教学有关的知识,自我认识到大学语文的学习对自我修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去接触大学语文教学。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需求,教授大学课程。大学教师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根据教材选择通俗易懂、篇幅较小、经典时尚且有感染力的文章和文学作品给大学生进行讲解,让其能够感受到学学语文的快乐。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老师应该多向优秀的老师或者去更好的地方去学习语文有关的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完善自我,让大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更加实用且有意义。高职大学语文教师还应通过语文教学让大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感。再者,学校应根据需求,完善大学语文教学。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特点,在教学中实现语文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多开展文学系列讲座、开展辩论赛等。通过社会实践丰富大学生的阅历,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增加他们对文学的兴趣,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根据教学目标,改革考试制度,传统的标准化试卷考核最大的缺陷是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却无法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知识的掌握无法替代能力的发挥。学校在考试目的上,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第三,改变对大学语文教学的认知。要认识到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语文是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要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注重文理结合,让大学语文进行很好地教学。

总之,认真分析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分析,找到其不合理地方,用相关措施完善这些不足之处。这不仅是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完善,对高职院校的一种认识,而且也是对高职院校素质型人才的培养。

上一篇:浅谈管理育人的方法 下一篇:浅谈数学语言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