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闻媒体如何做好灾难事件的报道

时间:2022-07-16 06:52:30

试论新闻媒体如何做好灾难事件的报道

摘要:灾难事件一直是新闻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热点,当前,

国内一些媒体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存在着流于形式、反应迟钝、煽情有余、理性不足等问题。本文在举出例证、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试从提高报道时效、拓展报道维度、融入人文关怀、兼顾报道的平衡性四个方面对新闻媒体如何做好灾难报道进行论述。

关键词:灾难报道;报道时效;报道维度;人文关怀;平衡性

灾难报道,因其内容能唤起受众共同的危机意识、情感意识和对自我生存处境的认知,一直是新闻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热点。新闻媒体对灾难的反应速度、报道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其策划水平、专业素质和公信度的重要标准,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对受众知情权的尊重和民主开放程度。目前,我国政府已建立起新闻发言人和定期新闻的制度,随之带来了新闻媒体对灾难报道的态度改观。浏览一下近几年来国内媒体对灾难事件的报道,不难发现其正逐步改变过去“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的狭窄认识,力求将报道面放大到报道灾难的真实情况、破坏程度、关注灾难中的“人”和“情感”、灾后重建等内容上来,这无疑是一个进步。

然而在欣喜于这种进步之后,我们还是看到媒体对灾难的报道,依然比较多的流于形式、反应迟钝、煽情有余、理性不足、灾难来时媒体报道铺天盖地,灾难之后“惨痛”却被媒体迅速遗忘的“一阵风”现象。这不仅导致了全社会防灾、抗灾、救灾意识的淡薄、对生命的冷漠,也使媒体本身的威信大打折扣,难负社会公器之名。本文就媒体如何做好灾难事件报道提几点个人看法。

一、正视灾难,力求提高报道的时效性

报道的时效性是衡量新闻媒体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灾难牵动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备受关注,因此,通过媒体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了解灾情是受众的迫切需求。以2008年“5.12”汶川地震报道为例,受众的普遍感到媒体的反应速度非常快,许多媒体还应声确定了应急报道机制,并在当日下午三点后的整点新闻中推出了直播节目,通过与现场记者连线的方式报道灾情。的确,相对以往的许多灾难报道而言,这次的速度确实提高了不少,但有网络资料显示,当天对地震做出最快反应的不是国内媒体,而是英国的路透社,比我们快了二十多分钟,同时国内媒体最快报道此事件的是新华网,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媒。那么,我们究竟慢在哪里?是专业素质、技术、操作条件的不到位,是对重大灾难的不敏感,还是新闻宣传政策及安排上的问题?无论是什么原因,国内新闻媒体在抢发的头条新闻上的迟缓(尽管后来媒体的报道获得许多赞誉),难以掩盖其在时效性竞争方面的意识、实力、政策、报道机制的不足,有待改进。

不仅如此,关于时效性的重要性,美国社会学家G•阿尔波特曾经提出过一个有意思的公式:流言流传的速度=问题的重要性×不了解程度。①由此看来,当受众对灾难事件的关心和好奇心理无法从正常的传媒渠道获得满足时,各种猜测和流言就会像瘟疫一样泛滥并失去控制。所以,面对灾难,媒体应力求在最快的时间内客观公正报道灾情,不夸大、不隐瞒、不盲目悲观、乐观,以防止舆情失控,带来负面效应。

二、全面关注,拓展灾难报道的维度

媒体的责任在于让信息更透明。回顾一下媒体对2003年的“非典”危机、2008年年初南方凝冻、“5.12”汶川地震的报道、2010年4月对玉树地震的报道,不难发现,新闻媒体对灾难的报道已走过了仓促应对、引导失当的阶段,显得越来越从容、稳健,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号召力也随之大大增强,这的确是令人欣慰的变化。但是,只要仔细研究一下这些报道,就会摸索出这样一条报道的规律,那就是媒体的报道走向总是沿着行政作为的方向行进,政府到哪里,报道就到哪里;政府提出哪里是重点,哪里就是媒体的重点;政府提出要关心的,就是媒体要关心的。毋庸置疑,沿着这一方向报道肯定正确,是报道的主流,然而,从另一层面看,新闻报道的逻辑空间,即报道维度,似乎流于程式化和单一化,缺乏应有的张力。

随着灾难的爆发,受众对灾难的信息需求不仅仅是知道“发生了什么”,因为他们已逐步感受到灾难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这些信息牵动着他们的神经和情感,特别是那些身处灾难之中的人,更有着切肤、切骨之痛。媒体要拓展报道空间,一方面关注事态发展、政府作为;另一方面,要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提供给他们所需求的各类信息。比如:灾难是如何发生的、灾难会不会再来、灾难会在多长时间多大层面上影响未来的生活、以往有无同样的灾难等等,总之,要提供与灾难相关的适宜的、有用的信息。有网友在汶川地震发生时向媒体呼吁:不要让主持人与专家在演播室里教大家如何救灾,因为救灾现场的人根本看不见,而应告诉受众哪里需要救灾;不要反反复复报道领导开会讨论方案,而应告诉受众灾民的安置情况;不要无意义地来回播报慰问电和捐款数额,而应滚动播出灾民寻亲的名单、急需救助的孩子的名单、以及灾区急需的物资、救助站的地点、志愿者如何进入救援……网友的呼吁,反映出的恰恰是媒体对灾难的报道维度不够,其呈现出的报道内容相对单一,无法满足各方需求,显得准备不足,经验缺失,顾此失彼,捉襟见肘。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0年4月中央电视台对玉树地震灾区的报道,较之于汶川地震报道相比,无论是在速度、广度、深度和舆论导向的把握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把握视角,在报道中融入人文关怀

西方新闻界有一种说法,把灾难报道称为“记者的节日”,因其能提供给媒体大量的报道素材,引起受众的高度关注和情感共鸣,所以,媒体大都趋之若鹜、严阵以待。这好像也无可厚非,但是,用什么眼光和角度来观察和报道灾难,这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媒体首先要确定报道原则,在对事件进行客观真实报道的同时,永远不能忽视对灾难中生命的关注。事实上,许多媒体由于各种原因忽视了这一点,其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媒体刻意寻找灾难中的一些边缘问题和“花边”内容来报道,把灾难新闻变成了娱乐新闻。 2004年9月6日央视“今日关注”栏目播出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滚动字幕中播出一条“有奖竞猜”的信息,内容是请观众参与猜测人质死亡的数据,引起舆论哗然。这种处理方式,显然是视觉错位,尽管报道的语言上并未轻视人的生命,却从因为不恰当的节目花招,使一件性命攸关的事件在媒体的报道中变了味,变成了娱乐的噱头。

其二、媒体在报道中语言轻佻失范,伤害受众情感。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认为:受众收看新闻时获得或早或迟的两种补偿,即时性补偿和延时性补偿。②前者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好奇心理,后者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灾难报道除了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还应注意报道的语言要顺应受众在获知灾难信息之后的心理感受。九江发生5.7级地震,当地媒体拿出了大量版面来进行报道,但报道内容除少数有价值外,其他泛善可陈。诸如“九江街边房屋前仰后合”“我被地震撞了一下腰,记者亲历九江地震余震”“震后第二天东湖笑语喧天”(图片新闻)……③这样的表述,从业务的新闻语言来说没什么问题,但丝毫未考虑受灾者和其他受众的心理感受,显得轻佻、虚伪、冷漠,伤害了人心,还有着消遣弱者,受难者的嫌疑。

其三、报道中存在客观性的误区,缺少人文关怀。灾难事件具有破坏性,它会冲击受众心理,形成压抑、悲伤、绝望、恐慌等情绪。媒体在报道中要克服看客似的心理,显示出人文关怀的胸襟和气魄。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一些冷冰冰灾难新闻:《面包车“拥吻”一女飞出车外只剩内裤》《年轻孕妇疑与老公赌气不成,撞车不成又疯狂跳楼》《深圳保姆跳楼竟无恙》《骑车人“中头彩”惨死》……这些看似恪守客观性报道原则的新闻,没有一点情感和人文关怀的因素,势必会造就冷漠的受众,加强灾难新闻的负面效应。

上一篇:浅谈莆仙戏的音乐配器 下一篇:《剧目表演》课程在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