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吹来和谐风

时间:2022-07-16 05:14:46

河口吹来和谐风

和谐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和谐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遇到风霜雨露,也能沉着坚定;和谐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和谐还是一片茫茫的大海,让你的心灵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

地处山东省东北部、黄河三角洲最前沿的东营市河口区,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步子不断加快,展现给世人的是一个和谐发展、生机勃勃的崭新形象。

筑牢和谐根基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在河口,处处都能看到加快发展的景象,时时都听到和谐发展的声音。

为把河口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兴工业城市,该区立足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显著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产业特点,努力打造化学工业基地、新兴港口经济区和湿地生态家园,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工业上,河口区坚持把工业发展放到经济工作的首位。2006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已由2002年的8亿元增长到80亿元。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

在农业上,河口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发展冬枣、水产等特色产业,强化扶持引导,产业基地不断壮大;积极培植海星、力大王、振宇、中纺银星等骨干企业,龙头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累计开发整理荒碱地1万公顷。

同时,河口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山东澳纳纺织、山东宏丰种业、东营澳润石油化工等投资过亿元的大型加工项目先后落户河口。

城乡统筹惠泽“三农”

构建和谐社会,解决好“三农”问题是重点。近年来,河口区各级政府向“三农”投入累计资金达3.2亿元,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公交车、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有线电视和中小学互联网校校通的“农村五通”,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在实现“村村五通”基础上,该区还立足于改善村容村貌,启动实施村庄合并试点,将300人以下的村进行合并,促进小村、穷村整体向外搬迁;实施了村庄绿化、庭院美化、街道硬化、能源净化等“四化”工程,绿化村庄120多个,植树20余万株,村内主街道基本实现了硬化;搞好“一池三改”工程,建设标准型沼气池2100多个,清洁能源在广大农村得到推广。

“五通”人欢笑,齐建新农村。如今,走进河口区任何一个村庄,都能看到笔直的水泥路伸向村庄,道路两侧绿树成荫,房前屋后红花绿草,令人心旷神怡…… 群众们高兴地说:通上柏油路,喝上“放心水”,这些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已变成了现实。

让弱者有其助

构建和谐社会,最终要落脚到为群众办实事上来,改善贫困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和保障水平。河口区突出“阳光190”社会救助、完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和实施城乡贫困群众安居工程三大重点,为群众解决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问题。

弱者有其助。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该区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了“阳光190”社会救助工程,重点开展了城乡低保救助、五保户救助、医疗救助、贫困生救助、农村特困户救助、住房救助、临时救助、司法救助等8个方面的救助工作,有效地提高了救助能力。

病者有其医。该区坚持把群众的健康工程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来抓,大力推行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全区医疗保障体系的无缝隙全覆盖,农民参合率达98%以上。为方便农民就医,该区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实行标准化建设,先后投资改造了4处乡镇卫生院,新建改造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114处,农民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区”。

贫者有其居。自2005年以来,河口区大力农村特困群众安居工程,先后高标准建设了460户安居房,提供给经济条件在本村中最差、无建房能力、住房已倒塌或属于严重危房不能居住的农村困难群众。群众高兴地称之为“爱心房”。

上一篇:和谐社会的精神追求 下一篇:映日莲花别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