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首届语文教育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22-07-16 12:05:50

北京市海淀区首届语文教育论坛成功举办

本刊讯 2016年1月9日,主题为“核心素养与语文教育”的“海淀区首届语文教育论坛”成功举办。论坛由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主办,北京市第101中学承办。参加论坛的领导、专家、教研员及一线教师代表共600余人,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刘汝明主持了上午的总论坛。

会议首先由101中学程翔副校长致欢迎辞,然后由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姚守梅副校长做区域语文教育专题汇报。姚校长回顾了海淀自2002年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育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对海淀语文教育既有的优势与尚存的不足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同时也对深综改背景下海淀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积极的展望。

随后进行的是两节针对性极强的现场课:整本书阅读指导课《追风筝的人》,授课教师101中学杨海威;专题教学探索课《唐诗中的传统意象“舟”》,授课教师清华附中赵岩。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精彩表现不时引发现场观摩的专家和老师们的阵阵掌声。

课后,首都师范大学王云峰教授评课并做主旨报告。他指出,这两节课对未来的语文教育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首先是课程安排的时间问题,在阅读整本书的要求下,在以专题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时,应该如何排课。其次是课程资源的问题,没有一本教材可以同时满足如此多元的需求。最后,这样的课堂对教师的挑战也非常大,教师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对话者,要在碰撞中发展、引导学生的思维,教师自己的储备需要达到相当高的境界。

最后,北京市基教研中心李卫东副主任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海淀区首届语文教育论坛的成功,也就总论坛的汇报及现场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名著阅读课程化时需要注意计划、课型、方法、支架及量规五个重要问题,为语文课程教学改进指出了一条路径。

下午的论坛由四个分论坛组成。它们分别以“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建设”“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实践”“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评价”“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师队伍建设”为主题。分论坛主要结合来自海淀区高中、初中、小学的鲜活案例,从课程建设、教学实践、教学评价、教师队伍建设四个角度,展示了海淀区在优化语文教育,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方面所做出的种种探索。分论坛内容充实,角度丰富,赢得了点评专家及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会后,有的教师在微信、博客等不同场合大呼过瘾,期待能多举办这样的盛会。

海淀区首届语文论坛已经圆满结束,全区语文教育事业在新形势下迈向更高阶段,内涵发展再提升的脚步将再次出发,期待下一次盛会!

上一篇:议论文写作如何说理 下一篇:让低年级词语教学厚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