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课也精彩

时间:2022-07-16 09:04:35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是一年高三,经历过高三的人都说高三如同“炼狱”。的确,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原因,高三的语文教学内容大多以习题为主,这就使语文教学简单化,学生学习方式单调化。语文课堂变得沉闷、枯燥,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这与语文教学的本质渐行渐远,语文课本身应是最具备情感因素的课堂。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达到能够夯实学生知识点的效果?如何将索然无味的语文习题课呈现精彩?

一、课堂导语的精彩

高三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时间、精力有限,对于语文学科,也不是很重视,到了上语文课的时间,学生不是趴在桌子上打盹,就是做其他学科的作业,不能按时进入上课状态,严重干扰了上课的正常秩序。所以,好的课堂导语就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时语文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激发学生上语文课的热情。

(1)诵读式。

在上课前的5分钟,语文课代表组织全班进行合唱式的齐声朗读活动。朗读的主要材料就是初、高中语文教材的古诗文,尤其是要求背诵的课文名篇。这种诵读式的开场,既与新课程改革理念中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经典名篇相符,又可以改变学生在上课前昏昏欲睡的状态。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迅速进入到上语文课的状态,对学生完成高考默写题的能力也是一种促进。学生反复涵咏课文的语言,提高了语感,增强了自觉运用语言的能力,又改变了他们对语文的态度,学习语文也更有兴趣。

(2)热点讨论式。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学习也应该与时俱进,语文教学更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语文教师一定要树立大语文观,即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观念。让学生养成时时处处皆语文的习惯,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悟人生,洞察明白世事,培养他们敏锐的洞察力。“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具体的做法是让学生讨论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如,事件、朝核问题、美国大选、毒奶粉事件等。

二、古诗词的精彩

古诗词鉴赏题,是让学生颇感头疼的一种题型。他们对诗歌的语言解读困难,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鉴赏时也找不到恰当的方法,得分偏低,这样就导致学生虽然喜欢读诗但却害怕做题。如何让学生喜欢读诗又能拿高分呢?

(1)感受美的氛围。

诗歌是美的,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应该十分重视引导学生想象并领悟诗中的美。如,在写景诗中,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绘的景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激情美读。

阅读时可通过吟诵揣摩诗人的声气口吻,通过声音达到与作者心灵交流的境界。因此,吟咏是欣赏诗歌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效的朗诵,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更可以让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顺着文字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3)美化答题。

有些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答题要领,往往答非所问,或不知所云,造成失分太大,所以应美化答题,规范答题。高考常见答题类型有:炼字型、分析意境型、分析技巧型、分析语言特色型、一词领全诗型等。每种类型都有相应的答题模式,美化答题能有效得分,提升学生做题的信心。

三、师生互动的精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此高三的老师也非常认同,但在实际的教学行为中,许多老师总是担心时间不够用,不敢也不愿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复习。越是到了高三年级,满堂灌的倾向,注重知识讲授、机械训练的倾向就越严重,课堂学习中只有老师的一种声音。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动脑思考获取知识的多元思维被省略,被抑制,多数复习课大都是老师积极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课堂气氛沉闷。偶尔有几次提问,也常常是无疑而问,或仅仅是为调节气氛而问。教学的现状,常常是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问题的结论上,而这些问题又不是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不是学生自己思考的结果,学生只关心老师持什么样的结论,老师的结论又大多来自现成的结论,使学习变成了“克隆”。

总之,高三复习应做到紧张有序。在复习中,每位老师都应怀着一颗博爱之心,引领学生走出黑夜,走进黎明,给学生拨开迷雾,让学生见到阳光。

上一篇:见一叶而后知秋 下一篇:文言实词之理解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