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话题与教育问题

时间:2022-07-16 06:42:11

青春话题与教育问题

在这个大人小孩都谈论着“中国梦”的国庆长假,笔者闭门在家,观看了北京卫视《杨澜访谈录》推出的大型校园主题对话节目——“正青春”。

所谓“正青春”,一是正值“青春”。栏目组走进北外、清华、北师大、中国传媒、北邮等5所高校,面向的对象都是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二是正向“青春”,编导期望当代青年释放青春的正能量,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节目请来柳传志、潘石屹、王石、郎朗、俞敏洪、黄西、麦家、贾樟柯、张怡筠、李亚鹏等十位各行各业的精英代表,探讨“学业与事业”“眼界与境界”“通过与专才”“梦想与思想”“情商与逆商”等5个话题,关注青年人的成长困惑,分享精英们智慧人生。在此,笔者就涉及的5个青春话题,谈谈由此引发的教育思考。

一、关于学业与事业

潘石屹在回答“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对未来是否有用”时说,当年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对后来的事业基本没用。他认为,在学习方式发生改变的今天,求知欲、好奇心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柳传志说,知识本身用得很少,但在学校学到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影响着自己的为人处事。拿了生物学博士学位最终却做了全职脱口秀演员的黄西也说,脱口秀与生物知识看起来确实风马牛不相及,但研究中学到的实验精神、筛选能力,以及对待失败的正确态度都使他受益不少。

应该说,嘉宾们的感言极具代表性,当前中国学子们在学校所学与社会所需的“脱臼”现象日益突出。这应当引起所有教育人的反思:我们到底应该对学生传授怎样的知识?

其实,有用或无用是相对而言的。在“一考定终身”依然严重的当下,教师们在课堂上声嘶力竭所强调的知识重点,费尽心思突破的知识难点,对于高考而言,是“有用”的,但对于学生未来事业的发展而言,可能就是“无用”的。一些关于学生兴趣爱好、人格结构、精神出路的知识,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讲,是“有用”的,但对于拼分数的高考来讲,往往又是“无用”的。在应试面前,教育者往往是短视的。我们很多时候所做的工作,不是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而仅仅是在为学生的高考服务。于是,原本丰满的教育在应试面前变得干瘪、骨感,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受到压抑。

二、关于眼界与境界

郎朗15岁到美国学习古典音乐,导师问他为何学音乐时,他的回答是:为了比赛获得第一。导师却告诉他:艺术不能急。于是安排他学习西方音乐史,要求他读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等等。眼界的不断开阔,让郎朗丰富了对艺术的理解,提升了艺术造诣和演奏境界。

应该说,在中国像郎朗当年那样,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考试、比赛得第一的学生比比皆是,但像其导师那样,为比赛、考试得第一名降火的教师则是凤毛麟角。相反,我们的教育者们热衷于“比赛”(考试),那句“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则形象地概括了当前中国教育的一种怪象。这种“最直接、最急躁、最功利的目标”(杨澜语),严重制约着师生认识事物的眼界,也使他们对教育或学习的理解如坐井观天。于是,语文教师的眼里只有语文,物理教师的眼里只有物理。就是在自己学科领域里,教师们眼中所有的,也仅仅是与高考“息息相关”的“考点”,绝不旁逸斜出、节外生枝。

其实,不能急的何止是艺术。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国家发展,都是不能急的。急往往源于强烈的功利目的。这种功利目的必然限制我们的眼界。“我们之所以要到山顶上去,为的不是让全世界的人看到你,而是因为你想看看全世界。”(英国谚语)正因如此,杨澜提醒说:“人在正青春的时候,一件很重要的事,是打开你的眼界。”因为眼界代表着你看世界的宽度,境界则是代表着你理解社会、人生的高度。只有通过拓宽自己的眼界,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

三、关于通才与专才

俞敏洪认为,通才与专才并不矛盾,他说:“一个人如果光有通才,但是没有精深的专业,其实是没有落脚点的;一个人如果只有精深的专业,思路就会变得越来越狭窄。”

对于基础教育来讲,本身不应该涉及“才”的问题,因为其根本任务是培育合格的社会公民。但是,正确地认识“通才”的概念将有助于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所谓“通才”,并非是每个领域都精通的全才,而是如杨澜所说,要对一些人文科学有基本的涉猎,达到初级或中级的水平,从而成为具有综合思辨能力的人。

梁启超先生在1927年8月底写给梁思成的信中说:“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稍为多用点工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

今天的基础教育,已经被不少教育者弄得单调至极、枯燥乏味,不仅学生厌倦苦恼,连教师自己也痛苦不堪。我们如何保障那些具有人文内涵的“核心课程”不被删减,如何给孩子人生的发展铺就一层亮丽的生命底色,给孩子的未来成长形成一条生命通道,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学校和社会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正如黄西所说:“一个好的社会,应该允许或容忍专才或怪才发挥他的才能。”

四、关于梦想与思想

在谈及什么是“梦想”时,麦家说:“梦想是比较远大的,远大到能把自己的一生都装进去,它是整个生命的容器。从某种意义上说,你越往它走进,它自己本身却越在往后退,你永远无法得到它,但它永远指引你,永远感动你。”

然而,在教育的世界里,孩子们的梦想在教师的煽动下,往往变成了一个个极为功利的欲望。“考高分”“上名校”,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当前中学生的首要“梦想”。亿万个这种“梦想”的汇集,形成了当前教育的“三高”现象:管理“高压”、课堂“高效”、成绩“高分”。师生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从而导致孩子们失去了年轻时最重要的东西——思想。

思想是承载梦想和让梦想不断前行的动力。没有思想支撑的梦想,必将沦为欲望或空想。贾樟柯说:“当我在取景器后看这个世界的时候,会变得敏感,变得会思考。”试问,在应试的重围里,我们在教育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是让他们变得敏感了还是麻木了?是让他们变得会思考了还是盲从了?

笔者以为,教育不仅需要满腔的热情,更需要一双理性的眼睛。我们的教育和社会并不缺少理想或梦想,缺少的恰恰是理想背后那双理性的“眼睛”——思想。孩子学习的过程,既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更应该是思想不断形成的过程。教育者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教会孩子如何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思想、信念。因此,教育者不能在一味求“快”的教学节奏中忽略甚至摒弃孩子思想的灵光。正如撒切尔夫人所说:留意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语言;留意你的语言,它会变成你的行动;留意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留意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留意你的性格,它会改变你的命运。思想,决定着我们是谁。

五、关于情商与逆商

情商和逆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两种基本能力。前者指人认识、了解、控制情绪的能力,后者指人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张怡筠说:“一个人的情商与逆商,跟他生活的幸福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然而,在只测智商的高考面前,学校教育对学生情商和逆商的培养几乎是一片空白。教育者们为了应试,把大量的时间和课程都用在培养学生的智商上。今天的校园里,不知有多少孩子成了情绪的奴隶。正是由于情商教育缺失,才导致近年来校园恶性事件频频发生。

同时,为了学生的生命安全,学校、家庭为孩子的成长设计了一条“康庄大道”。在没有危险、没有逆境的温室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一旦遭遇挫折就抱怨命运、抱怨社会。李亚鹏告诫当代青年说,要“把这种关注自己的目光从自己的心口移开,开始去关注这个世界”,要具有“遥想于流放之地赏明月”的胸怀。

没有经过情感纠结的青春是苍白的,没有经过逆境磨砺的青春是无味的。有关情商、逆商的教育应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从一个人的长远发展来讲,情商与逆商有着比智商更为重要的作用。正如杨澜所说:“智商告诉我们的是你会不会爬山,情商告诉我们的是你能不能够愉快地爬山,逆商则告诉我们你是不是能够爬到山顶还要平安地回来。”

应试的压力早已让教育者们变得行色匆匆,我们似乎已经无心、无力来思考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正青春”话题的探讨,应该引起所有教育者的警觉和反思。因为,只有当教育回归到它的本质和原点,我们才可能培养出丰满的生命个体,也才可能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梦”。

(作者单位:重庆市永川萱花中学校)

上一篇:教育研究:教师的一种专业生活方式 下一篇:“HEART”心动课堂的构想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