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RT”心动课堂的构想与实践

时间:2022-10-03 03:30:46

“HEART”心动课堂的构想与实践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孟子曾提出“心之官则思”,明代著名心学家王守仁也旗帜鲜明地主张“夫学贵得之心”。贤哲的意思告诉我们,作为以培养人、完善人为根本目的的事业,教育应关注人的心理层面,强调学生学习要用心思考,强调学生学习的内心体验。

“HEART”心动课堂关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心理层面,其基本旨意是要求借助教师的思维活动激发、调动、维持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而形成教学活动。

一、确立“HEART”心动课堂教学模式

(一)什么是“HEART”心动课堂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因子,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和领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要通过自主动脑思考、体验和领悟,才能真正得到提高。“HEART”心动课堂改革坚持“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主动发展为目”的一种价值取向,基本目的是调整“教”与“学”的关系,关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心理层面,引导课堂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课堂转型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所谓“HEART”,它的基本含义是:课堂教学应触及学生内心,学习应是源自学生内心的行动,它必须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本,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一个心动的课堂应该从学生的自主预习开始,从学生是否有疑问开始,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思反馈,逐步实现生命的自然成长。这与学校的核心理念“源于心,成于行”是一脉相承的。

(二)“HEART”心动课堂有五大支点

1.H-habit:强调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美国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对“习惯”的经典注释:“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HEART”心动课堂把“保持学生学习欲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作为重要任务之一,通过课堂教学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互助习惯、倾听习惯等。

2.E-everybody:强调面向每一个孩子教学。毫无疑问,面向全体应该是每一种课堂都必须遵循的教育原则,在“HEART”心动课堂中,我们主要实施“面向全体、关注个体”的教学策略,有意识地把课堂学习权、表现权、思考权、质疑权、互助权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努力实现“让每位儿童都得到老师的重视”的课堂目标。

3.A-activities:强调有效的学习活动。“HEART”心动课堂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地方,是师生共同质疑、释疑、生疑的地方,也是师生交流情感和信息的地方。因此,有效的学习活动,应包括有效的自学、提问、合作、展示、交流等学习活动。

4.R-reciation:强调赏识性评价。“HEART”心动课堂要求教师要带“三件宝贝”进课堂:爱心、激情和微笑。一是发现学生的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坚持正面鼓励的手段,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从学习的进步中、从同学的掌声中、从教师的欣赏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自信心和快乐感。二是坚持课堂师生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允许学生质疑老师,问倒老师,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快乐,从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5.T-thinking:强调思维发展。“HEART”心动课堂必须要经历一个从激动、活动到心动的过程,这里的“心”主要是指人的思维。课堂最终的目的是要使人的思维得到发展,进而促进全人的发展。

(三)如何实现“HEART”心动课堂的转型

1.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在“HEART”心动课堂中,“学”应该决定“教”的先后、多少、方式,教和学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先学后教、以学活教、多学少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这一核心理念,努力让学生拥有“五种课堂权利”:自由阅读课文的权利、独立思考问题的权利、自由质疑相互释疑的权利、获得教师个性化指导与激励的权利、得到学习同伴互助的权利。

2.体现以“学”为中心的特点。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指教师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以学生已有知识和观念作为教学的起点,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和建构机会,根据学习过程设计相应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教的活动。“HEART”心动课堂要构建“五学”课堂——个体自学、同伴助学、活动展学、互动评学、教师导学。“学”应居于课堂的核心地位,课堂的一切活动以“学”为中心展开。个体自学,提倡“保证课内预习,鼓励课外自学”的做法,体现先学;同伴助学,突出课堂学习共同体建设,倡导学生在合作中竞争,致力于培养学生协作性人格特质;活动展学、互动评学,突出学生思维才华的展示,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展示的平台和相互评价的机会,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教师导学,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有效开展学习活动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3.构建基本的教学模式。在操作层面上,我们构建了“先学后教、互助展评”的基本模式,简单地说就是“一张纸”引领(助学提纲)、自主学习收获一点儿、同伴助学完善一些、教师点拨更进一步、反馈评价收获多多。致力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合作学习的效度和探究学习的深度。

基本模式如图所示:

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1)了解学情,目标导向。教师引导学生交流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并梳理问题形成目标,建立导向。

(2)自主学习,同伴助学。学生根据助学提纲自主学习,提出问题。教师要明确课堂学习目标,提出要求,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学习,主动质疑。值得关注的问题包括:学生通过自学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试着独立解决了哪些问题。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通过同伴互助解决。互助方式一般先采取“对子”讨论,有问题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讨。在合作学习中,我们根据班级座位编排的特点,采取4人小组的形式,小组成员中有明确的分工,学习过程中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开口、人人练习。

(3)活动展学,生成处理。小组成员表达意见,汇报过程中做到人人参与展示、人人有话可说。教师通过小组展示,了解全班学生学习情况,鼓励生生互动,发现问题,适时介入进行讲解、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4)检测反馈,反思总结。通过检测反馈使师生共同了解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以便教师有针对性采取补救措施,使全班学生达到课堂学习目标要求;通过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总结学习收获,反思学习效果,实现学生学习能力提升。

二、在研究中生成实践智慧

“HEART”心动课堂教学改革尤其呼唤“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让智慧助推学生生命成长”。通过课堂启发学生智慧,成为教师的共识,也由此形成了教师组织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等实践智慧。

(一)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智慧

案例一:语文学科的黎老师每天都会把预习作为家庭作业布置,以激发学生预习的动机。在教学中,黎老师根据教学实际,把学生的预习分成了两类: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主要针对精读课文的一、二课,略读课文,口语交际等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

兴趣是学习效率的保证。教师要学会开放课堂,改变观念,不要以为学生自己看书会看不懂。让学生带着要求去自主学习,学生就会大致了解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同时产生疑问。有了问题,学生学习起来兴趣就要浓厚得多,课堂效率自然就会提高。教师让学生先学习,并及时检查,这就为“以学定教”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同伴助学的智慧

案例二:尹老师在上西师版第十一册《解决问题》时,一开始就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且给孩子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根据自学提纲,可以独立思考,可以同桌共同研究,若有困难,可以小组合作研究,甚至可以寻求别组成员的帮助。一节课下来,教师说话不到十分钟。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研究“自学提纲”,时不时还会形成一些小的争辩。

新课程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懒”一点。尹老师的做法,真正让学生实现了邱学华专家所提倡的三个100%:参与面100%、开口面100%、练习面100%,让学生学习轻松有了实效。实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之目的,学生主体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心动课堂没有所有学生的自主参与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要照顾到全体学生。我们的教学必须要对所有学生都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智慧

案例三:陈老师上数学课总喜欢让学生质疑提问,并向学生承诺“123”——一个欢迎:欢迎上课质疑;两个不唯:不唯课本、不唯教师;三个允许:允许说错、允许改错、允许保留意见。陈老师上西师版第九册《旋转》时,学生们质疑:这里所学的旋转与三年级学的旋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旋转时要按一定的角度呢?我随便定一个点也可以旋转得到结果吗……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显示出心态的放松。

心动课堂追求学生有问题。 “没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教师只有将课堂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四)创设教学情境的智慧

案例四:谷老师在上西师版第三册《表内除法》例2的教学,创设“欢迎光临老师的杂货铺”的教学情境:

师:最近,老师新开了一个杂货铺,想去看看吗?

生1:想。

师:欢迎光临。新开张,老师还没请销售员呢,谁愿意?

(学生争先恐后要当销售员。)

生2:欢迎大家,我们这个店里有胶水,每瓶3元;钢笔每支5元;文具盒每个4元;布娃娃每个6元;铅笔刀每个2元。欢迎大家选购……

(教师将静态的画面动态化,学生们在交往中学会了新知。)

许多教师苦恼,想用一些新颖的形式吸引学生,但总觉得做不出来。其实关键就是教师并没有蹲下身来。要使儿童深入其境,教师首先应该站在门内呼唤孩子。“师亦为生”,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一切,赋予教学一定的情境,有情境支持的课堂,才能产生生命的活力,才会折射出生命的意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基于“HEART”心动课堂的教学研究正是实现师生生命成长的源头活水。

(作者单位:重庆市沙坪坝区西永第一小学)

上一篇:青春话题与教育问题 下一篇: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