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时间:2022-07-16 05:30:32

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摘 要: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在中国大地上熠熠生辉。穿过两千多年的时空隧道,他的教育思想仍具实践价值,我国的教育一直在追寻孔子的足迹。从古至今,中国教育界的许多思想都蕴含着孔子的理论,当今的教育发展方向也在追寻孔子的足迹。

关键词:孔子 思想 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C-0007-03

在中华文化灿烂的历史长河中盛开着一朵鲜艳的国学之花,那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作为先哲开创的儒家思想,传遍了中国大地,被各家学派继承和发扬,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中国教育的发展改革中极具现实意义。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开创教育的先河,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都对孔子创造的思想怀有崇敬之心。

一、私家学派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势力把精力集中在维护自己的统治上,开展争权夺霸的斗争,而放松对教育的统治,“学在官府”的教育现象开始改变。随着各诸侯国争相养士,士阶层兴起,并要求接受教育,出现了私家学派创办的私学。

孔子在当时创办了第一所私学,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为平民子弟通过受教育进入仕途提供了机会。各学派相继创办私学,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学校的形式由官办到私办,再到官方主办私家主持,官私合办经历了多种形式的变革。沿着孔子开创的私学教育看看我们当今的办学形式。当代中国的大多数学校是属于公办性质,并与义务教育相配合,国家出资办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要求的提高,现有的公办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要,各类民办学校开始出现。民办学校的开办为学生提供了选择受教育的机会。

二、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一)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从贵族到平民没有等级地域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求学者只要主动给孔子带一点儿见面礼,孔子是没有不教诲的。在古代阶级社会里,孔子突破等级制的束缚,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使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了平民,扩大了学校的教育对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们当今的义务教育正是“有教无类”的现实反映。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平等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只要是适龄儿童都要接受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学生只用交极少的费用,类似孔子的“束”。可见,“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仍在延续。

(二)“庶、富、教”与教育作用

孔子把“庶、富、教”作为立国的三要素。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一个国家人口众多就要发展经济使人们富裕,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但光有物质文明是不够的,极度的富裕会使人们失去自我,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那就要在国家富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教育,教育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先富后教,发展精神文明,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保障人民的最低生活水平。我们一直在提实现“共同富裕”,政府和人民也在采取各项措施向共同富裕发展。近年来,人们关注的视线转移到教育上来,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中国的强盛,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文化软实力更为重要。国家的发展需要经济的支撑,经济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科技的进步就需要教育培养一批又一批有知识、有思想的创造性人才。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是我国一直追求的,也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2008年,我国发生了汶川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带给整个国家极大的创伤。转眼间七年过去了,当时的灾区恢复了正常生活。大灾之所以得到有效的救援,不仅是国家物质文明的支撑,更重要的是灾难发生后中国人民团结的力量,一个个感动人心的事迹、一次次温暖人心的慰问、一场场振奋人心的救援,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教育提高了人民的素质,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孔子的足迹印在每位中华儿女的思想里,指引国家的发展。

(三)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内容

“书、数、礼、乐、射、御”是孔子六艺教育的内容。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用诗歌来振奋精神,用礼仪来规范自己安身立命,用音乐来完善性格,增强内在修养。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不同的内容,达到自身的完善。六艺教育提出以来,被中国古代各家学派采用。

孔子的“六艺”中不仅有需要识记的诗、书,注重外在行为的礼仪规范,注重内在修养的乐,还有实践演练的射、御之术,真可谓是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这与我们一直在提的素质教育十分相似。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几千年前孔子教育内容的集成与发展。

(四)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与教学方法

中国最早的启发式教育诞生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这是一种注重开发心智的教育方法,把握最佳的时机启发心智,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启发诱导教育之下的学生,能够把握问题的本质,由此及彼,归纳总结,自主学习。

现在的学校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教师大多是一味地讲授,学生为了考试机械记忆。这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缺陷。针对这一问题,课堂教育逐步改进,向启发诱导的方向发展。教师们也在采取各种方法,如小组讨论、课前预习、提出问题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学习兴趣。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把知识作为兴趣甚至比生命还重要的事,那就达到了学习的效果。这就要注重学生的特长与兴趣,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予以恰当的引导,实施教学,这就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孔子的教育实践里凸显得淋漓尽致。孔子对学生的教学采用谈话的形式,一次与子路、冉有、公西华谈话,“子路问:‘闻思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论语・先进》)孔子对学生提出的相同问题予以不同的回答,引起了公西华的疑问,他想知道为什么,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孔子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冉有本来面对事情退缩,所以鼓励他去做;而子路性格有些急躁,所以引导他三思而后行。当今的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优点,对缺点给予恰当的指导,引导其改正,不论鼓励还是批评都要恰到好处,不偏不倚。

三、教师观

教师在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道德的感化者,更是学习的引领者。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先哲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出延续至今的教师观。

(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好学,对于学习和工作没有满足的时候,教导学生学而不厌。他的教师观被弟子称赞,公西华说“正为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要继承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快速更新,教师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及时了解最新学术动态,更新知识观念,做到重视学习,以求不断进步。

“诲人不倦”的精神更值得提倡。我们可以发现,在学校教育之外出现了补课的现象。一些中小学教师为了谋求个人利益,在校外开设辅导班,课上不把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严重背离了“诲人不倦”的教师观。孔子在当时的战乱时代都能做到为学生学习而教学,而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的教师却做出这样的行为,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教师首先要正身立行,起到模范作用,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如果教师自己都没做到,反而要求学生做,效果可想而知,学生肯定是不情愿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所以教师要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对学生、对家长、对同事要以礼相待,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三)“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怀有深厚的感情,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生活状况和家庭情况也给予照顾。他说“爱之,能毋劳乎?忠焉,能毋诲乎”。孔子对学生的爱本身就是巨大的教育力量,他的仁爱之心感化了弟子,在他去世后几位弟子都去为他守灵,一守就是几年。这对当今的教师仍有借鉴意义,教师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去教育、感化学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与敬仰。2012年5月8日,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张丽莉老师弘扬了大爱无疆、舍己救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她为了学生恪尽职守、敬业奉献,践行传统美德。她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家长的认同、学生的尊敬,被评为“最美女教师”。

“仁者爱人”也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为“教学相长”提供条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应该单方面传授知识,应为学生答疑,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切磋学问。

四、总结

孔子思想的足迹涉足古今教育的每个角落,创办的先进私学引领时代潮流,携带各阶层的学生走进教育的世界,学习全面的教育内容,感受因材施教的兴趣学习,获得身心全面发展。他的教育实践,为先进教师提供了榜样,带领现代教师走出一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的优秀教师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赵秋丽.中国需要孔子,世界也需要孔子――201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综述[N].光明日报,2012-10-15.

[2]孟灵峰,季雪娟.追寻孔子的足迹[N].中国教育报,2004-12-13.

[3]刘鲁,金梦妍.追寻礼仪足迹皆是孔子学生――访国学礼仪文化专家赵家路[N].音乐生活报,2010-12-20.

[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荷兰妈妈为女儿举办接吻派对 下一篇:简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