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16 04:02:05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并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1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7例,采用甲氨蝶呤肌内注射治疗;实验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患者腹痛、不规则阴道流血、β-HCG指标消失或恢复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 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异位妊娠;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1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a)-0085-02

异位妊娠是由受精卵于子宫体外任何部位着床所致[1];近年来我国异位妊娠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并已成为孕妇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2-3]。笔者选取本院2008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13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异位妊娠患者113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年龄21~38岁,平均(29.3±3.8)岁,停经时间平均为(37.7±6.4) d;实验组56例,年龄21~37岁,平均(29.1±4.4)岁,停经时间平均为(38.1±6.8) d。两组患者年龄、孕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50 mg/m2单次肌内注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100 mg/d,分2次,连续使用3 d。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腹痛、不规则阴道流血、β-HCG指标消失或恢复、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治疗效果[5],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3级。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腹痛、不规则阴道流血、β-HCG指标消失或恢复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腹痛、不规则阴道流血、β-HCG指标消失或恢复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详见表3。

3 讨论

异位妊娠作为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以输卵管妊娠多见,占总例数90%以上[6];传统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患者创伤大,且损害生育功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甲氨蝶呤是一种常见抗代谢药物,通过与二氢叶酸还原酶结合,干扰细胞遗传物质合成,从而抑制滋养层细胞生长,并最终导致胚胎死亡。而米非司酮作为新型甾体抗孕激素,可以竞争性抑制内源性孕酮,进而使绒毛蜕膜组织变性退化,黄体萎缩。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患者腹痛、不规则阴道流血、β-HCG指标消失或恢复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尧芳,黄薇. 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 22(11):869-872.

[2] 石瑞珊,侯素珍.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25例疗效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726-1727.

[3] 冯新娣. 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8):123.

[4] 吴艳.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颈妊娠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9):735-736.

[5] 乐杰. 妇产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5-110.

[6] 常青,孙黎黎. 异位妊娠与宫内妊娠的鉴别诊断[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6):327.

(收稿日期:2012-02-09)

上一篇: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血脂及... 下一篇:白三烯受体调节剂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