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

时间:2022-07-16 02:01:26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任务型教学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使其更好的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去。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宗旨是为课堂教学服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思想。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英语教学 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85-02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的如火如荼,此次课程改革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带动了包括培养目标、课程的结构、标准、措施、资源开发以及教学教材等在内的一系列的改革。“以人为本”的重要教育思想成为贯穿于整个课程改革的主线。在这样的教学改革背景下,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教育部2001年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被明确地提了出来,要求教师避免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尽量采取任务教学途径。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析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任务型教学法含义

所谓任务型教学,主要是指将任务作为核心进行语言组织、单位计划的教学方式。其中“任务”就是人们在每天生活和工作中所不断进行的各项活动。然而,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任务型的教学中,“任务”主要是指将真实世界作为参照,通过形式语言来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因为在任务型学习过程中,“任务”和真实生活中任务存在很多一样的地方。

任务型教学法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在印度南部进行了一项强交际法的实验,在此次实验中把学习的内容设计成了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这次实验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关注。很多语言学家开始研究任务在教学中的作用,于上世纪90年代,任务型语言教学在理论上趋于成熟。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把英语语言应用的基本理论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凸显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多边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学习的能动性,大大提高了英语的学习效率。

二、任务教学法原则和特点

(1)任务教学法主有要三项重要原则:真实性的原则、形式和功能的原则、任务依赖性的原则。其中真实性的原则主要是指应确保学习者所处理以及接触的语言材料都是真实可靠的。这些材料应为那些会在目的语境中见到的书面语或者口语,而非某个教授为语言而特意编撰的。而形式和功能的原则主要是指所在任务的设置过程中应使学习者采用演绎或归纳的方法来对不同语言的形式和功能目的加以有效解释。任务依赖性的原则和教学程序有着密切关系,其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各种任务的排列次序。这条原则还包含另一个意思,那就是任务应从接收开始向生产进行依次排列,即读和听的任务应放在说与写之前,以及复制性的任务应放在创造性任务的以前。所谓复制性任务主要是指学生在老师所提供的语言材料中进行语言的再现,而创造性的任务则主要是指学生使用以前没有见过或者没有被提示过的语言来认真完成任务。

(2)在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主要有三个特点:信息沟通更加突出,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意识地创造任务的方式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得到调动,更好的投入到语言交际过程中。体现交际活动的真实性,在真实生活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以及完成真实的任务。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任务型教学法中,并不是将某一个语言形式当作训练的主要目标,而是将一个个任务来当作引子,通过学生各项任务的完成。

三、任务型教学实施步骤

任务设计是任务型教学的核心环节,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任务前阶段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对任务话题进行介绍,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按照任务的要求,更好地理解任务的目标。在明确的语言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很容易被有效地调动和激发起来。

2. 任务中阶段

这个阶段是任务型教学的核心环节。这个环节是学生习得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关键阶段,教师应更好发挥课堂引导者的作用,限制活动的时间、控制参与的人数并适时地给予学生一定的语言帮助,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更好地习得语言知识。

3. 任务后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分为评析和操练两个环节。教师在这个环节需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进行评价,解决任务中存在的的问题。学生则通过反思自己在任务中的表现来消化一节课的语言知识。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操练任务,达到巩固知识的教学效果,更好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任务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渐加强,并且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表明任务型教学是被大多数学生接受并喜欢的,通过完成课堂中的教学任务,学生在无形中增强了自身学习的信心。因此,任务型教学有效地促进了英语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与此同时,在实施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也引起了笔者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一些思考。作为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帮助者以及评估者,教师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语言准确流利,具备丰富的知识系统,语言幽默风趣,最重要的是能在课堂上操纵自如,灵活地控制课堂,并且在评估学生任务的时候做到公平公正。所以,任务型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素养绝对是个强有力的综合考验。教师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总结教学,从而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韩慧. 《任务型教学模式浅议》.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报 2002(4)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刘文红. 《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探究》.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

4.外语教学编辑部 《中小学外语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探究 下一篇:对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有效途径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