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一缕阳光,做智慧读书人

时间:2022-04-29 11:05:00

掬一缕阳光,做智慧读书人

【摘要】读书能对中学生情感的熏染,人格的构建,习惯的生成,对于发展思维、培养灵感、孕育创新能力,人文素养的形成都产生巨大的作用。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做一个博览群书的智慧读者。

【关键词】阅读文学 推荐名著 博览群书 智慧读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67-01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读书,倡导读书,让学生爱上读书,进而提升自身的修养。余秋雨先生说:"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

对于中学生而言,更多、更好的阅读,可以开阔视野,了解生活,提高自己的知识品位;再者,读书是一种导向:惟有用前辈人所创造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下一代,才能保证他们成为"更纯洁,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的"人"。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实施建议里明确指出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

近年来,名著成了各地中考试卷中必考的内容之一,因此开展名著阅读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势在必行。

鉴于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能力还不高,对作品的选择、阅读还存在某些不足,对该看哪些书还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有必要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目。

熟悉的才是最感兴趣的。学生对所学的课文大都比较熟悉,而课本中有不少文章是从某些名著中节选的,教师可选准时机,适时推荐。例如: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后,便可推荐学生阅读完《朝花夕拾》;学了《出师表》、《杨修之死》后,老师就可以推荐《三国演义》等等。其实每教一篇课文,我们老师可以根据其内容、主题或作者进行分类,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给学生列出"推荐书目"以供参考,给学生推荐相关好书,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相应提高了,阅读量也就相应增加了。也必定为将来更好的学习积淀了坚实的文学底蕴。

书目列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完这些书。读书也是有方法的,我们语文老师就要想法设法"诱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尽量多读书,进而唤起他们的欲望去爱上读书。

其实大凡读书无非有三种方法--精读、略读、品读。对于初中生而言,读课外名著更适合用浏览的阅读方法,如果时间充裕,也可以选择部分精读。如果是课程标准要求必读的名著,可以用精读与品读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其中经典片段作为导引进行阅读,其他部分可用略读方法。不管读什么书,用哪种方法读,都要做到用心去读、去悟。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鉴于此,我们在班级可试着要求学生这样读书:

首先,每天有"文"可读。在校的每一天,要求学生读一篇课外文章,可自带文学杂志、名著等书目,内容自选,篇目不必太长。

其次,每天有"言"要留。在教室后墙黑板上,专门辟出一方"雁过留声"。每天由一位同学书写自己通过读书找到并推荐的名言佳句,全班同学把它摘抄在读书笔记本上进行积累,这样,既积累了名言好句,又促使学生去读书发现。

再次,就是有"书"必说。这里的所谓"说书",既是不太正规的"演讲"。每节课的课前留有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上台"说书"。说说感悟、心得、启示等。我们不仅要静心读书,还要"能文善道"。这样做也磨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还锻炼了他们上台表演的勇气与胆量。这对以后的成长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另外,教师应对学生的读书情况多表扬与鼓励。如每个月末,在班级进行一次评比,选出"最佳读书人",列出"智慧读书人气排行榜"。这样可以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争先恐后地爱上读书。

用心去感悟文学的魅力,去汲取文学的精髓;用眼游刃于墨香之中;用口去大胆地表达心之所想、眼之所观。唯有如此,亦坚持如此,做一名智慧读书人又有何难?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欧阳修云"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也做这样的性情中人,只缘"心中有足乐者"而已。

我们都喜欢阳光的灿烂,就让我们共同掬一缕阳光,爱上读书,做一名智慧读书人吧!

上一篇:不让“减负增效”成“浮云” 下一篇:多媒体――让高中地理课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