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思想政治教育的彻底性与通俗性

时间:2022-07-16 01:12:04

谈思想政治教育的彻底性与通俗性

摘要:从中国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但是,在成绩背后还隐藏着一些弊端。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与通俗性之间的潜在联系或者之间的不同,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现在大部分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与通俗性教育之间的结合上存在一定的分歧和误导。这些误导和分歧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进步的主要障碍。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与通俗性进行分析,不仅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更关系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因此,本文主要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与通俗性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学模式;理论彻底性;理论通俗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核心,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意义毋庸置疑。剖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能够发现,其就是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识形态,只有保证意识形态的完整性,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进一步明晰创设良好的条件。回顾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能够看出,近现代是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当中,马克思主义逐渐演变为社会文化的自觉意识。曾有学者提出,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始终跟随着国际历史进程之后,而中国要想更快地追随国际步伐,则必须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坚持原则、观点和立场并明确发展的方向,才能牢牢握住打开中国命运之门的钥匙[1]。而思想政治本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难免需要面临诸多不可抗力因素,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始终驰骋于正轨,则必须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予以不断地强化。也就是说,为了能够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能够拥有更坚实的依靠,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彻底融合到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当中,才能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现实价值。

1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与通俗性研究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与通俗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把思想政治理论的彻底性与通俗性相结合来研究,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与通俗性的分析,进而来发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育体系。21世纪人才最宝贵,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关心到思想政治工作的进度,更是对当代新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青年今后的人生发展。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难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和通俗性研究,构建一个对立统一的系统,对其之间的关联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使得学生更好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和通俗性进行结合并且进行改革创新。

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和通俗性内涵

2.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彻底性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对理论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许多独到而精湛的见解。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导言中,马克思提出了理论彻底性的命题:“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要彻底,也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其中,抓住事物的根本指的是透过现象,摒弃掉错误的、浅薄的理论教条,把握其本质,认识其规律,进行系统、丰满、完整、辩证的理论阐述,真正做到彻底,从而以理服人,发挥指导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马克思对理论彻底性的论述,从一个新的方面阐释了理论彻底性的内涵,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彻底性分析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理论基础。

2.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通俗性的内涵

“通俗”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浅显易懂,适合一般人的水平和需要。”根据《大辞典》对“通俗”一词的的解释:“浅易并符合一般的水准。”[3]由此可见,通俗性所指的对象一般是精神产品,同时,通俗性具有浅易、符合一般水准的明显的特征。而理论的通俗性则是指这种理论具有浅显易懂的特征,它与晦涩难懂相对应。并值得注意的是,思想理论的通俗性要求在具备一般通俗作品浅切平易的特征基础上,同时还要具有自身的秉性、特点和特色,坚持自身的秉性和特点,这就是思想理论与普通作品存在的最明显的区别。

3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与通俗性的联系

3.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通俗性的前提条件

从哲学方面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严密逻辑,能够解释实际问题中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同时还能够帮助我们明辨是非,有助于我们换角度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严谨逻辑思维,能够深刻把握住事物的本质,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凌驾于一切基础理论之上,对哲学等领域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和通俗性,能够很好的像学生展示二者的关系和联系[4]。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有着实践指导作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具有思维清晰、科学严密,合乎规律等特点,所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能够被广大读者清晰、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被赋予了大众接受和认可的可能性,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通俗性的前提条件。

3.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通俗性促进了其彻底性的表述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通俗性,旨在使得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和继承。而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通俗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当前的首要任务。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晦涩难懂的语言,高深的词汇,极为概括的内容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但不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更会使得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一定的反感,更无法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特征,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会失去原有的、本来的教育目的。空洞无物、晦涩艰深、脱离实际的现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彻底性中最忌讳的一点。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实时更新和完善自身理论的特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保持着发展进步的良好特性,其理论才具有彻底性和通俗性。所以,要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必须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通俗性,要注意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通俗化、简单化。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倘若过分注意理论的通俗化,就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失去原有的权威性和学术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贴近广大人员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此来引起广大群众的共同思考和关注,这样既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又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综上所述,理论的通俗性促进了理论彻底性的表达。

3.3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彻底性和通俗性结合整体功能大于单一功能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著名命题,是古代朴素整体观留给后人最有价值的遗产,它是现代系统论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这一原则的主要组成内容[5]。究其原因在于,这种整体功能的效应发挥决定于各部分彼此相互作用的性质。当各部分以科学合理、整齐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因此而具有了全新的功能,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个的部分功能之和,自然也大于任何单一功能。从哲学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彻底性和通俗性结合整体功能大于单一功能,如果单一的重视其一方面的作用和性质,就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失去平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于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是当代经济社会不可忽视的。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也朝向多元方向发展,教育功能的扭曲和弱化已经不容忽视,唯有切实以满足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为主要目的,在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彻底化,才能保证中国文化自觉的养成,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以拉近现实与中国梦之间的距离。

作者:纪研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上一篇: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论述 下一篇:煤炭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