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强化人力资源的激励作用以实现企业健康发展

时间:2022-07-16 12:49:11

浅析强化人力资源的激励作用以实现企业健康发展

【摘 要】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用激励化手段优化企业人力资源,是实现人力资源效能发挥的重要方式,也是企业持续性发展重要保障。本文就如何有效运用人力资源激励策略进行简要探索,并从中论述激励策略在推进企业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源;激励作用;企业发展

一、建立激励机制,保证激励有效性发挥

健全的激励机制是保证激励作用发挥的基础性保障,也是企业进行管理的制度性保证。首先,激励机制要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以企业发展是实际为基本出发点,以关注企业效益与员工效益的双实现为根本目标,进行整体化激励机制设计;同时激励机制,要具有企业部门特色化,以适应于各部门内部发展的激励措施来促进部门内部各个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其次,建立员工基本保障机制。员工基础性保障,尤其是员工物质性保障,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绩效,企业首先要建立健全基础性保障机制。再次,建立健全员工晋升机制。员工的自我提升是员工自身需求,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员工、管理者和企业是职业生涯管理系统的三个关键主体。最后,建立健全工作信息反馈机制。信息反馈不但能够使员工了解工作结果,而且能够使员工认识到发展动向,使员工产生成绩感与动力感,促使员工形成自我激励心理体验,这就有效提高了其能动性的发挥。

二、以人为本,以员工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激励作用的发挥其直接对象是员工,同时,员工不仅是激励作用的受力者,而且是激励作用的使力者,所以,企业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员工实际需求为根本,进行企业管理中激励作用的发挥。在经济多元化的今天,员工需求发生着变化,除了对物质需求外,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精神要求,所以,要满足职工的需求,不仅要对职工的实际生活状况做分析,还要深入到职工的精神世界,进行层次化奖励,如对于薪酬低而又生活困难的员工,给予物质帮助或是物质奖励;对于有能力、迫于提升而自身物质水平较高的员工,给予适当晋升空间;而对于能力强而物质水平低的员工,则在满足其物质要求的基础上,以适度的精神奖励来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

三、科学规范,坚持“三个统一”

(1)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统一。工资、奖金、福利品等多项物质作为激励员工的物质性实体,是员工工作价值的直接体现,实施物质激励,在企业中要展开适时、适度与适量的奖金、加薪等措施。与物质激励相比,精神激励的影响力更大,持续时间更长,这就要以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精神“激励因素”作为奖励策略的主要因素。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必须从员工的心理出发,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深入员工内部,发现员工的精神走向点。(2)坚持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相统一。人力资源管实质上是制度性管理,是以人力资源的具体制度作为管理的基本依据,对员工进行制约,其具有制度性和约束性。也就是说,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于正面表现给予配套的奖励,如加薪、提成、表扬、晋升等。负向激励往往是面对员工心理的对立面进行的一种惩罚性措施,如罚款、批评、记过、免职等,而与正向激励相比,其更能深入人心,具有更为明显的强化作用,但是要注意,在实施负向激励时,要以程度性为标准,对不同程度的反面行为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惩罚。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在人力资源的激励作用发挥时形成鲜明对比,这就使员工更清楚应该怎么做,有效的激励了员工的正向实施,而促使企业健康发展。(3)坚持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相统一。一方面,企业加强员工服务。实施激励有效性政策,建立企业内部公平竞争机制,以制度保障激励作用发挥;实施激励管理,建立和谐激励环境;展开团结互助、协作共进的团队合作活动,创建团结进取的和谐环境等为员工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事物发展最终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积极运用最贴近员工利益的措施,使外部激励转化为员工内在动力,促进员工积极性提升,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最有力度的人力资源条件。

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其实现归根结底是企业人员发挥作用的结果,所以要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发展的持续性,必须以科学合理的激励手段,实现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变人力资源优势为生产动力,最终实现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海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作用的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2011(15)

[2]徐宏波.科学人才观下的企业人才战略[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9(2)

[3]邱勇.企业人力资源激励管理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1(16)

上一篇: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模式 下一篇:《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改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