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开放与教师职业愉悦感

时间:2022-07-16 12:19:32

心灵开放与教师职业愉悦感

当今社会经济日益发展,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笔者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教师:他们视教师这一职业为无可奈何,感到身心疲惫。作为一个鲜活的人,我们的教师需要个人生活的质量,尤其需要具有职业愉悦感。

本文向广大教师展示一名热爱教学的教师――付老师如何通过保持心灵的开放来获得教师职业愉悦感,从而为教师如何获取自己的快乐生活提供借鉴。付老师从大学英语专科毕业后,通过自学考试取得本科学历,之后参加教育硕士的考试和学习获得硕士学位。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的光环吸引着无数人对这一职业充满向往。付老师就属于这样的一个群体,高考后她毅然报考了师范学院,实现了心中的理想。她说:

我在读高三时就买了《英语教师的艺术》这本书,居然还把它看完了。

付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她那时内心对教师职业的艳羡,这是做教师的一个良好的伏笔。

成功的事业开始总不是一帆风顺,都会遭遇这样那样的挫折。付老师在教学这条道路上的起步并不顺利。刚做教师,她教学很认真,然而班上总有个别与众不同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还会伤害到老师。付老师对一件事记忆犹新。

1993年夏天的一个上午,我在给学生们上课。班上有一个女生就坐在教室中间的第一排,她一直和后面的同学讲话。我提高嗓音,哪知道她嗓音更高。我暗示她,她朝我翻翻白眼继续讲。我于是点她名字:XXX,我在上课!她回敬我:你教不了书,你本来就不会教书。

付老师就如许多初登讲台的教师一样,得不到学生的信任反而受到学生的伤害,弄不好这件事会影响到她将来的教学状态。教师在全班学生的面前受一名学生羞辱,许多老师都是受不了的。付老师说那次事件后,她只管上课,根本不与学生沟通,学生们也不搭理她,她在心里甚至把学生当做是自己挣钱吃饭的工具。

但是,她热爱教书这个职业。她觉得站在那么多学生面前讲课使她有一种自豪感。这里我们看到了付老师对教学工作的情感渴望,只是她工作情感的渴求与目前的教学境遇发生了冲突,还没有让她从内心真正体验到乐趣。

付老师没有让这种状态持续很久。她任教的学校是她的母校,她过去的班主任如今也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她就向该班主任讲述了那次课堂事件。班主任找到一些学生交谈,在班上为付老师的教学做了些铺垫。学生们在课堂上与以前相比合作多了。这就给了许多不愿回母校教书的师范毕业生一个启示:遇上自己的老师做同事是年轻教师的幸运,老师总能善待自己的学生。

付老师对教学的热爱使她在教学中不甘于现状,开放的心灵使得她能坦率地对别人讲述自己的遭遇,并能获取帮助。正如美国著名的教育活动家帕克•J•帕尔默教授在《教学勇气》一书中所说,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

后来付老师从教师培训中听到名师们介绍的教学经验,心里有所触动,开始反省自己。她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她没体验到乐趣是缺乏对自己正确的认识,平时自己总以老师自居,与学生之间隔着一堵墙。

内心对教学工作的热爱促使付老师从培训中反省,开放的心灵使得她坦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她开始在教学上有所不同了。

我课后教学生唱英文歌,为学生排练文艺晚会的节目。学生对我说:“老师,你好像在课堂上故意板着脸,其实用不着。我们喜欢课后真实的你。”呵呵,我开始在学生面前展示真实的自己,与学生之间交流慢慢变得轻松自如。

付老师和学生们都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师生的活动中。心灵的开放、情感的融入使付老师逐渐体验到了教学乐趣,教学效果也很好。县里评教坛新秀、优秀教师、青年教师优质课,她都拿了奖。

在付老师的工作得到认同时,她的心情放松了;她的教学也渐渐进入得心应手的境界。她的教学开始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变化,随机应变,随时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来调整。她明白了浙江师范大学黄爱凤教授说的“课堂教学的质量师生双方都是有责任的”。教学相长,她体会到师生间的共处是与学生“共处情境中的教育”。她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能从学生那里得到一些启发,学生常常在课后告诉她哪些地方答案不清楚,然后付老师让学生和她一起查阅资料、讨论,得出最佳结果。对于付老师这种教学,我们可能会问:让学生指出自己的不足是不是很没面子。对此,付老师这样回答:

我开始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就告诉我的学生,老师和你们一样也会犯错误。当老师犯了错,希望你们能提醒我。如果你们认为在许多同学面前指出老师的错会让老师难堪,那么就课后告诉老师。是老师的过失,我一定会虚心接受并改过来;你们也一样,要有错必改。

教师的思想要向学生开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敞开心扉,做到心灵互换。付老师的这种对待错误的态度是值得借鉴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老师在学生面前树立了纠错的好典范,学生就不会有理由对自己的过错强词夺理。而且师生之间一起查资料也是在教会学生自学,带动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付老师和学生的交往自然随意。有时候连她穿衣服的领子没拉好,都会有学生不经意似地走过来帮她一下。付老师的日记里记着这么一件事:

今天我因感冒嗓子痛,就对课代表讲:我嗓子实在太痛,你让同学们对着黑板上的答案自己看试卷。那次课开始一段时间,我就看着学生自己核对答案。后来我认为有些题不讲很多人理解不了,留待以后也会影响操练效果,决定还是当时讲解。我往讲台上一站,教室里静极了。我讲着讲着,讲台下第二排有个同学递上来两包板兰根冲剂给我。

老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心灵相通确实是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对教学的热爱使得付老师一步一步走向与学生的共融,开放的心灵带来的师生关系使付老师的教学轻松自如。

付老师的教学可以说是经过了“被痛苦束缚、寻找解脱的突破口和从痛苦中破茧而出”这样的三个阶段。许多教师经受的痛苦她也有过,所不同的是付老师热爱教学、心灵开放和对自己有正确的身份认同,从而逐渐地与学生共融,从教学中获得愉悦感。她经历了风雨,看到了彩虹。

(作者单位:湖北省蕲春县李时珍中学)

上一篇:不打不成才吗 下一篇:表扬在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