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实用的镇原箍房

时间:2022-07-16 12:03:10

镇原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厚厚的黄土层孕育出了历史悠久的黄土文化。黄土窑洞、黄土炕、黄土泥塑……琳琅满目的黄土艺术无一不浸透着黄土层的深厚和宽广,而最能体现黄土高原人纯朴憨厚性格的,就是那独特实用的黄土窑洞。几千年来,镇原人正是利用黄土高原土层厚、土质坚柔等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窑洞文化。近年来,他们更是兼收并蓄,推陈出新,把黄土高原上的穴居和屋居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种独特实用的“合金”式建筑――箍房。

箍房,是一种利用黄土土坯“旋”出来的外似瓦房内如窑洞的民用建筑。箍房相当于“石拱桥”,利用力学原理修建而成,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其修建材料主要是以湿黄土夯打而成的土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箍房的主材料现在也就相应地转变成了砖块。

修建箍房时应先砌出四面墙,预留出安装门窗的位置,尤其要将前后墙的地基打结实,以使其能承受住窑顶的巨大压力,然后把和有麦草的泥浆(或沙灰)粘涂于土坯(或砖块)表面,从前后墙头往中间一块一块堆砌土坯(或砖块),“旋”成拱形似的窑洞。之后,在拱顶两面墙顶的过渡处装上短椽,形成屋檐,在短椽与窑拱的接合处填上干土或炭渣之类的东西,使前后檐口到窑顶形成形如瓦房的斜平面。最后,在斜平面上摆上小青瓦或红砖瓦,安上门窗后可在房内外做一番装饰。这样,箍房修建即算成功。

从外面看来,箍房完全就是一幢高大宏伟的瓦房;进内一看,它却是舒适宜人的窑洞。箍房有一间单箍,也有数间连箍。其跨度却不宜过大,因为这样一来,容易造成使用面积小的不足。然而,它却积聚了窑洞与瓦房的所有长处:冬暖夏凉、经久耐用、美观宏伟。箍房相对瓦房来说,不但简便,而且节省材料和资金,因此受人喜爱。一些经济相对困难的人家,一般在拱顶两面墙顶的过渡处留出两道水槽来,让雨水从山墙两边镶插的瓦片上流下,当地人称之为“箍窑”;而一些条件较好的人家,往往是在砖箍之后,将窑顶砌平,在窑顶再盖起砖瓦房,便形成了上房下窑、别具一格的小阁楼式的建筑,当地人称之为“高房”;有的再在外面贴上图案精美的瓷砖,俨然一幢漂亮的两层楼房,煞是美观宏伟!

与城市中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相比,窑洞特别是箍房,显示出黄土高原农村所特有的民俗特点,有着独特诱人的魅力。

上一篇:丹青留香情更浓 下一篇:老骥奋蹄 紫燕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