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形分析法”识图技巧

时间:2022-07-15 09:50:21

“面形分析法”识图技巧

摘要:文章从物体不同的表面在三视图中呈现出的线框、直线或曲线等的投影,灵活应用面形分析法,从类似线框的表现形式、类似线框的特点及各位置平面的区分入手,巧妙地教学生识读较为复杂的机械图样的过程。

关键词:面形分析法 识图技巧

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是高技能人才的一项基本技能。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读图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重要课题。识读机械图样是根据己画出的视图,通过形体分析、面形分析,想像空间物体形状的过程。识读图的基本方法有形体分析法和面形分析法。对于简单的视图用形体分析法就能读懂,对于较复杂的综合类或切割类零件视图必须应用面形分析法。要真正掌握面形分析法,必须先掌握类似线框的表现形式、类似线框的特点、各种位置平面的区分,才能较好地用面形分析法读懂各种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1 类似线框的表现形式

所有零件的表面在视图上的表现,要么是线框,要么是直线或曲线。直线或曲线是零件表面垂直于投影面而产生积聚的结果。线框是零件表面平行或倾斜于投影面而产生真实性或类似性的结果。线框根据零件表面与投影面的位置不同在视图上有三种情况:

1.1 投影面平行面的线框,在视图上表现为:

“一框线”对应“两直线”的投影特性,即平行面的投影没有类似图形。

1.2 投影面垂直面的线框,在视图上表现为:

“二类似线框”对应“一斜线”。如图一a)所示,侧垂面A面为八边形,侧面投影积聚为一斜线a″,主视图投影a′与俯视图投影a为相对应的类似八边形线框。

1.3 投影面一般位置面的线框,在视图上表现为“三类似线框”。如图一b)所示,SAC的三面投影sac、s′a′c′、s″a″c″。

2 类似线框的特点

类似线框分垂直面类似线框和一般位置面类似线框,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

2.1 垂直面类似线框的各边由投影面的平行线、垂直线或一般位置线组成。图一a)中,侧垂面A是由四条侧平线和四条侧垂线组成。垂直面类似线框,在其边框或平面内可找到或作出投影面的垂直线。

2.2 一般位置面类似线框的各边只能由投影面的平行线、一般位置线组成。如图一b)中,左右两侧面是由水平线(AC、BC)和一般位置线(SA、SB)组成。一般位置面上只能作出投影面的平行线,不能作出投影面的垂直线,所以在视图上只能出现斜线。这正是垂直面类似线框与一般面类似线框的区别。由于以上特性,垂直面类似线框总是正对着,如图一a);而一般面类似线框有两框总是斜对着,如图一b)所示。

3 各种位置平面的区分

零件上各平面的投影,在视图中表现为三种对应关系:①线框对直线、斜线或曲线;②线框既对线框又对直线或斜线;③线框对线框。线框与线框、线框与线段在视图上的对应关系,实际是零件各表面投影在视图中的表现问题。区分零件表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的方法为:

3.1 投影面平行面的区分。

视图上的线框有无数形状,投影面的平行面线框总是占大多数。投影面平行面的区分,除了应用“一线框对应两直线”外,还可应用类似线框的特性来区分。图二中,主视图线框1′既对应左视图线框2″,又对应直线1″。线框1′到底对应线框2″还是对应直线1″呢?根据“框不类似必积聚”的特性,1′框与2″框不类似,1′框应对应1″线,确定1′面为正平面。反之,可得出左视图上的2″框对应主视图上的2′斜线,确定2″面为正垂面。同理,主视图上的3′、4′两线框必然对应左视图上的3″(4″)直线,3′4′为正平面。这样就读懂了全图,能补画出俯视图了。

3.2 投影面垂直面的区分。

用在视图中垂直面表现为两类似线框对应一斜线的特性,可把垂直面区分出来。线框对应斜线则面垂直,第三视图为类似线框。如图三主、俯视图对应,根据“框对斜线则面垂直”的特性,确定主视图上线框a′对应俯视图a斜线,该面为铅垂面,在左视图上一定是类似线框a″。反过来俯、主视图对应,弄清俯视图上相邻线框在主视图上的相对位置,即可读懂此图。

如果是线框对应线框,可用对应线框的正斜来区分:框框正对则面垂直。如图一a)中,a′a两框正对应,则A面为侧垂面。

3.3 投影面一般位置面的区分。

用在视图中一般位置面的投影表现为三线框类似、且两框斜对应(框框斜对则为一般面),可把一般位置面区分出来。如图一b)所示,a、a′和a″框框相似对应,且a′、a″框斜对应,则A面为一般位置面。

总之,要更好地掌握机械图样的识读,还要结合以上技巧多做由三视图想像空间物体、由两面视图想像空间物体并补画第三视图,或补画视图中遗漏线、框的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各种复杂零件图的读法。

参考文献:

[1]《机械制图》作者高玉芬,朱凤艳.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机械制图》作者李宗义,兰州大学出版社.

[3]《工程制图》作者周鹏翔,刘振魁.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基于铁路施工企业绩效考核的探讨 下一篇:岩石地基承载能力修正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