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动荡资金频频遭截 做大无望TCL电脑裁员自保

时间:2022-07-15 08:46:09

高层动荡资金频频遭截 做大无望TCL电脑裁员自保

天助自助者,TCL电脑过去9年的成长让业界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但今天,当灵魂人物杨伟强无比失落地离开后,谁还能挽救TCL电脑

再多的辩解也无法掩饰TCL电脑当前的颓势!

2007年8月19日,针对业界盛传的“TCL电脑已进行涉及人数超过50%的全国性裁员”,以及“或酝酿出售电脑业务”的说法, TCL电脑市场总监谢勇公开表示,员工离职是正常的事,但绝对没有裁员幅度50%。他指出,杨伟强是因为“个人原因”辞去TCL电脑总经理一职的, 而作为TCL集团3C战略布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TCL集团发展电脑业务的决心丝毫未改,“我们会在9月份公布未来的发展规划,集团也有信心依靠自身资源来做大电脑业务。”

谢勇的解释并不能让业界噤声。近一年来,关于TCL电脑即将被其他厂商收购的消息已经满天飞,尤其在TCL集团撤销给电脑业务的1.5亿元增资,杨伟强又谢绝TCL集团总裁李东生的再三挽留,坚决离开由自己一手带大的电脑事业部后,业界普遍认为,即使TCL电脑不会转手他人,其也难再有发展壮大的实力。

此前8月7日,李东生曾明确向媒体表示:鉴于电脑业务上半年实现微盈,将不会追加此方面的投资。而知情人士却告诉《IT时代周刊》,李东生所说的“微盈”其实只是电脑产品的毛利率达9.7%,同比略有上升。今年上半年,TCL共销售了30.2万台电脑,同比下降20.8%,8.66亿元的销售收入也同比下降了30.7%。也就是说,TCL电脑的市场正在急剧萎缩。

目前,面临退市风险的TCL集团正全力扭亏保牌,越来越多的资源被投放到急需资金且前景看好的核心业务――多媒体业务(已经连续3次获得增资)。行业分析师们据此认为,TCL电脑不出售,又要避免重演去年5000万元亏损的悲剧,当务之急是改善运营状况,而裁员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最快的方法。

变中求进

1998年,TCL和国内众多家电厂商一样开始进入PC行业。当时,急于站稳市场的李东生钦点爱将杨伟强,并给了他5000万元创业资金。据杨回忆,开始他的团队只有5个人,且都没有做PC的经验。但即便如此,TCL电脑还是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下来。

1999年初,TCL电脑建立专门的PC销售渠道。在此之前,它一直利用集团分布在全国的14000家彩电专卖店进行销售。次年11月22日,由于得到英特尔的大力扶持,它率先推出国内第一台“奔4”家用电脑,一举树立了TCL电脑在业界的品牌和地位。但由于被联想、方正等竞争对手盯上,很快就深陷价格战。加上IT“寒冬”的迅速来临,2001年底TCL电脑亏损严重。

“奔4”战略在后期的挫折让杨伟强动了改革组织结构的念头。他开始重修内部系统,充实研发队伍以及引进职业经理人;成立了包括家用信息产品、商业系统和消费数码在内的三大事业部及三大中心支持平台。到2002年底,TCL电脑台式机销量排名国内第四,家用PC销售也进入前三强。

2003年3月,TCL电脑通过收购北京友邦在线试水笔记本电脑业务。但出人意料的是,其首发的5款TCL王牌笔记本电脑虽然都以高配置、低价格为卖点,但市场反应还不如之前被合并的友邦Winbook品牌笔记本电脑。苦撑了数月之后,同年12月,TCL电脑科技(惠州)有限责任公司与TCL数码科技合并成TCL电脑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而笔记本电脑业务也被列为第四个事业部。此后两年间,笔记本电脑领域里快进快出厂商不下30家,但TCL电脑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2005年,针对大渠道商缺失问题, TCL电脑邀请七喜电脑前总经理毛峻飙加盟。同年8月,它把公司架构调整为PC业务群组和数码业务群。其中,PC业务群组由台式机、商用机、笔记本电脑三条线组成。凭借着这些努力,当年,TCL电脑在多媒体和手机两大业务均遭遇惨败的情况下盈利1.5亿元,同比提高了35%以上。受此利好消息鼓舞,在2006年6月,TCL集团以2.88亿港元收购了TCL多媒体持有的电脑业务,使得TCL集团持有TCL电脑的权益由38.7%上升为100%,而笔记本电脑也被李东生列为TCL集团三大战略产品之一,与手机和平板电视平起平坐。

截至2006年12月30日,TCL电脑已是一个销售收入达到21.44亿元,产品市场占有率在本土品牌中占第四位,并拥有3000多家经销商和数千名员工的PC厂商。而按照杨伟强在2006年初的设想,TCL电脑要“转型笔记本、做精台式机”,即:台式机业务保持和超过行业平均增幅,笔记本电脑的市场份额力争三年内超过12%。直到今年1月,他在接受采访时还兴奋地表示,“李总已经认可我的发展建议, TCL在10年内再造一个‘联想’不是难题!”

两大折磨

杨伟强终究没能等到TCL电脑成为“联想第二”的那一刻。

TCL电脑一名不愿具名的员工透露,杨伟强敢于变革的做法让TCL电脑的盘子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它也长期忍受着高层变动频繁的苦恼和日甚一日的资金压力。

2004年初,为了振兴亏损严重的笔记本电脑业务,杨伟强特地邀请前美格科技执行副总裁俞翠薇来主管笔记本电脑的市场销售和推广。然而,俞的加入却与TCL数码总经理刘东援(刘在TCL电脑和TCL数码合并前主管笔记本电脑业务)发生了职权上的矛盾。半年之后,两人相继离职。紧接着,TCL电脑又把笔记本电脑业务“外包”给了依靠七彩虹显卡起家的世和资讯万山(有关报道,请见本刊2004年第69期),但这一大胆的尝试很快就以万山的离职告终。2005年底,杨伟强重建笔记本电脑销售团队,希望能趁着当时盈利的大好局面扩大市场,但这一计划却因为资金问题而停滞不前。

据悉,TCL电脑在2006年初公布笔记本普及时代的新营销策略后,时任TCL集团副总裁的袁信成曾批给它3000万元的市场推广费。但钱还没有到手,TCL集团就以“止血扭亏”为由扣留了这一款项。不仅如此,TCL电脑的信贷额度也从7亿元锐减到3亿元。不少TCL电脑承销商透露,新营销策略的意外终止,让当时风头正劲的TCL笔记本电脑错失改写市场地位的良机。而自那以后,杨伟强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解决资金问题上,他们也开始其他品牌的产品。

去年10月27日,公布定向增发方案的TCL决定将募集资金中的1.5亿元投向电脑业务。然而,今年6月16日,集团方面再次故伎重演,取消这项投资。随后,业界传出“TCL电脑正在进行股份改制,并计划引进境外投资者以实施上市融资”的消息。而关于TCL电脑即将被台湾精英电脑、方正科技以及戴尔收购的说法也流行起来。

对于以上情况,李东生曾出来避嫌说:“电脑业务暂时没有分拆出售的计划,近期也不打算引入战略投资者。”他也坦承,此前集团确实有过引入资金共同发展电脑业务的想法,之所以打消念头,是因为“电脑业务的有关发展对资金需求并不大”,但这与杨伟强的说法颇有出入。杨认为,1.5亿元撤资是由于集团在国际化并购中“失血过多”,目前急于甩掉股市ST的帽子,况且这1.5亿元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TCL电脑眼前的困境。就算批也要到年底才到位,远水解不了近渴。“是我个人主动提出的撤资建议。”他说。

7月25日,杨伟强在给电脑事业部每位员工发去一封情深意切的告别信后把帅印交给了杨建荣。而不少TCL电脑内部员工则纷纷为之抱不平:“杨总是被逼走的,他为电脑事业尽了9年的努力,没有人会轻易放弃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而关于此次全国大裁员,尽管TCL电脑官方一直在辟谣,但最新一则据称来自TCL电脑内部的消息却已尽数披露了裁员的细节。

消息称,此次裁员的重点是TCL电脑的研发部门,把该部门现有的100多位研发人员减少三分之二以上。留下的30人将到TCL电脑总部上班,原来单独租赁的办公室将被退掉以节约成本。此外,市场部、一些辅助部门和各地业务部门也都已经收到裁员通知。

前途迷茫

商场如战场,厂商之间的竞争往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尤其是寡头趋势越来越明显的PC行业。TCL电脑口口声

声说要“依靠自身资源来做大”,却几次三番地被叫停投资,这不能不令人困惑。

“同为家电背景浓厚的PC厂商,虽然TCL电脑与海尔电脑一样一直游离在一线阵营之外,但目前二者相比,TCL的现状远逊于海尔电脑。”分析人士认为,这两个品牌近期都为进一步发展而苦恼,但海尔电脑显然更加信心百倍。前不久,它不仅通过“永不死机”的“博越”系列电脑高调进军商用市场,而且还扬言,将在2009年之前把PC业务发展成为一个营收超过100亿元的上市公司。目前,海尔电脑正四处物色并购对象,甚至不惜把规模置于利润之上!

“如果TCL电脑以为不做任何努力就能自保,那么它注定会成为彩电主业的牺牲品。”以上分析人士指出,从8月8日TCL集团公布的年中财报来看:其上半年整体盈利,实现净利润4509.3万元。虽然不算太多,但却减轻了TCL集团的退市压力。换一个角度来看,其实TCL电脑在2006年的巨亏已经注定了它真的出售也很难卖出比较满意的价格。此外,TCL集团也会顾虑到,如果卖出电脑业务,外界很可能会误认为它是靠出售资产才盈利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电脑业务继续亏损,它也不会放手。

“不出售、不输血,而且还要大裁员,TCL电脑正把自己往绝路上逼。”家电产业分析师刘步尘指出,尽管杨建荣接任后就立即对渠道商进行安抚,保证TCL电脑高管的调整不会影响公司业务的正常运营,也不会改变与渠道商的定下的合作内容,但它现在没钱发动市场攻势,也无法预留足够的利润给渠道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竞争对手则正好相反:为加快渠道建设,惠普宣布投入重金在今年底使提供售后服务的城市达到420座,销售网点增至2000个,它还将直派人员下到3级城市,同时持续供应一系列平价产品以吸引渠道加盟;戴尔也宣布转直销为混销,目前正与多家内地商洽谈;而联想方面则大作3999元笔记本电脑的文章,引得国内外PC厂商蜂拥追随。

“我们对TCL的冲击也很大,因为同是主攻消费类PC,市场上的正面对抗时刻都在进行。”海尔电脑一位负责人日前表示,“TCL电脑正在进行的暑促活动,已经被其他品牌的强大攻势彻底淹没!”

上一篇:经理人该如何为家族企业效力 下一篇:乔布斯道歉难息众怒 手机运作经验不足苹果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