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我们要承担社会责任等

时间:2022-07-15 05:42:49

俞敏洪:我们要承担社会责任等

俞敏洪:我们要承担社会责任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被媒体称为“中国最富裕的教师”,名副其实,有据可查。“2007胡润百富榜”,俞敏洪排位富豪榜第134名,个人资产约55亿元之巨。我们对富豪榜统计出来的资产数值,不以为然,但说俞敏洪是“中国最先富起来的人”,却坚信无疑;羡慕而不妒忌,因为他的财富是创造性的劳动所造就――光荣!从《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在采访俞敏洪的报道中,我们惊奇地发现:他至今还住在一个已经住了很久的两居室里。“我觉得两居室够了:一间做书房,一间做卧室,还有一个会客厅。”俞敏洪出差也不愿意坐公务仓。在他的算盘中,去一趟美国,经济仓飞机票往返价是6000元人民币,而公务仓的价钱是25000元,这样节省下来,按每年每个人5000元资助标准,可以资助将近4个大学生一年的生活费。“中国最富裕的教师”想的是什么?日前,“中国大学生五四奖励基金・新东方自强基金”已经启动。5000万元的捐赠款,不是一个小数目,大部分都是俞敏洪个人出资的。请听俞敏洪的真情道白:“请大家不要担心,我已经把资金全部准备好了。”“无论在哪个社会都有穷人,在我们国家经济尚不发达和发展不均衡的今天尤其如此。因此,需要我们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大学生完成学业。但是,我们希望这些需要资助和获得资助的人自身也能‘自强’,这才是我们支持评选‘自强之星’最深层的意义。”被捧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充其量不过“弟子三千”。而俞敏洪年培训的学生可达15万人次,国外的留学生70%是其“弟子”,“数风流人物还看俞敏洪”!

喜读“2007年中关村十大新闻”

日前,喜读中关村管委会的“2007年中关村十大新闻”,温故而知新,生发出诸多感慨。一是“为嫦娥探月增加动力”。中关村企业参与嫦娥探月工程有关项目研发,提供相应技术和服务;二是“为奥运火炬增添光彩”。中关村有上百家企业直接服务奥运会,为奥运建设提供技术和服务;三是“为清洁技术做出贡献”。是年,中关村清洁技术产业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四是“为防禽流感寻觅良药”。科兴公司“人用禽流感疫苗”二期临床实验取得成功,为应对流感提供技术支撑;五是“为上市公司开辟通道”。去年,中关村上市公司总数达106家之多,为历年之最;六是“为企业创新开拓新路”。中关村百家企业创新试点启动,入选者将获政策支持;七是“为融资需求架构金桥”。“一个基础,九条通道”,投融资体系初步形成;八是“为重大项目夯实基础”。国家“十一五”重点科技项目12项中有5项落户中关村科技园区;九是“为微软入驻栽种梧桐”。在中关村西区建设微软大厦,迎迓微软亚太总部入村;十是“为诺奖精英搭设讲台”。连续3年诺奖得主踏进中关村与企业座谈,今年的议题是“节能与减排”。这“十大新闻”的“新闻眼”就是“创新”,“创新”是中关村的灵魂!

“大部制”要防止走“回头路”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简称为“大部制”。“大部制”改革的思路,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举措。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从1982年至今,我国先后进行了5次大的改革。国务院的部门,从1982年的100多个,精简到现在的28个,撤销了绝大多数直接管理工业的部门。这些渐进式的改革为推进“大部制”管理奠定了重要基础。无须讳言,时下的管理体制还有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地方。目前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仍然有28个,而英国是17个,美国是15个,日本只有12个。业界专家认为:“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政府部门设置较多,削弱了政府的决策职能,也不利于统一管理。”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指出:“计划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部门设置多,实行条条管理。如当年的机械工业部下辖9个管理部门,有管常规机械的,有管电子的,有管兵器的,有管飞机的……政府机构设置过多过细,管理对象与管理事务重叠,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协调困难的情况十分普遍。”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指出:“政府干预导致市场发育不足。”他以汽车工业为例,“吉利的李书福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生产了汽车,找政府要批件,上目录,但政府就是不批……”时下机械行业又传出一种呼吁成立“装备部”的声音,窃以为应当慎之又慎,政府部门改革须防止走“回头路”。

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呈现6大亮点

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在京揭晓,这是一项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的大奖,备受国人特别是科教界的关注。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头条位置予以报道,尤以《新华每日电讯》的特别报道令人过目难忘,编者概括出6大亮点。一是“获奖项目反映科技在改善民生”。诸如“王码五笔字型”、“系统化生物芯片和相关仪器设备的研制及应用”、“转基因植物产品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其在国际贸易上的应用”等,显著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二是“国家科技奖突出‘原始创新’”。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总数达到9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核心技术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三是“企业逐渐成为创新主体”。在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奖项目中,由企业独立承担或参与完成的占57%,获奖企业共获得发明专利189项;四是“青年人才成为科技创新生力军”。尽管两项最高大奖被两位耄耋之年的科学大家――闵恩泽和吴征镒获取,让人产生“朝花夕拾”之惊喜;可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等三项大奖获奖人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占61%。《中国青年报》的时评中发出“国家科技奖呼唤年轻人冒尖”的声音;五是“创新体系日趋完善”。业界专家认为,“反映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项目,主要由大学、科研院所完成,而体现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反映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项目则主要由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分别完成或合作完成”;六是“倡导良好学风鼓励‘十年磨一剑’”。获奖项目中,绝大多数都是经过多年甚至10年以上研究的成果,反映出科研人员锲而不舍潜心研究的好学风。

王宏甲:颂扬科学精神是我们的责任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引起强烈社会反响。著名作家、本刊主笔王宏甲,曾以《智慧风暴》、《教育风暴》“卷起千堆雪”,讴歌中国科技事业的腾飞。日前,王宏甲体验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的盛况后,热情洋溢地谈感悟:“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我们要用手中的笔展示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发扬默默奉献、勇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展示他们的境界和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营造创新氛围。作为一个作家,我们必须更加关注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为科技人员立传塑像,颂扬科学精神,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这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起王宏甲在《智慧风暴》前记中一段自白――“我是渺小的,中关村里的风云激荡却是为中华开辟前途的伟大实践。我不敢说是为那里的英雄树碑立传,却是想为成长中问寻前程的青年提供一些可能有用的东西。然而我以粗浅的学识去描摹,也一定会存在惊人的误解。所以,我虽全神贯注仍诚惶诚恐。或可解救的办法是,假如你与这本书有缘,一定要使用你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打开这本书,第一层你可解读中关村、北大和北大方正;第二层你该读出变化中的祖国和世界;第三层,最紧要的一层,你该读出你自己的潜力与前程,这才是比较可靠的。”王宏甲八年前的这番激情澎湃的话语,今日仍觉新鲜,振聋发聩,无论是自然科学家抑或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三老”畅谈改革开放30年

“三老”系指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厉以宁、茅于轼。我们在网易直播的“央视”经济台记者面对面的采访中,聆听“三老”酣畅淋漓的谈话,有一种“忽闻解放思想‘集结号’”的感悟。谈到改革开放的成就,有“吴市场”雅号的吴老讲了三句话:“明确了发展商品经济的目标,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公有制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厉老被誉为“厉股份”,三句话不离其宗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民营经济兴起。”茅老自谦“民间学者”,讲话自然少了许多“官腔”:“财富增加,自由扩大,国内外交流开放。”谈到改革开放的不足和今后的希望,“三老”各自从自己的观察角度,畅所欲言。厉老认为,“一是城乡二元体制没触动,二是垄断行业没消除,三是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缓慢。”吴老指出,“一是产权制度改革没到位,再是法制建设进展过于缓慢。”茅老则借着成思危副委员长的话题,点到关键处,“为什么法制不能坚持?是因为有人不在法律之内,超越了法律,二是舆论监督言论自由受到很大障碍,三是地方政府的趋利化。”“三老”对社保体系建立迟缓的原因分析取得了共识,“党和国家对社会保障做出了很好的原则设计。但是实际执行中碰到了许多阻碍,拖了14年也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其实根本原因不是财政困难,而是有部门从自己的权利、利益着眼太多。”“解决未来的问题,关键的关键是政府自身改革。所谓政府自身的改革,就是要按照人民的托付去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从那些不该管的事情中尽快退出来。”吴老强调,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不同的视点、意见要进行讨论。“我们要提倡一种风气,经济学家所秉承的原则是思想自由,学术独立,应该形成一种氛围。”

上一篇:回家过年 第3期 下一篇:创新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