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导气法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15 05:36:06

督脉导气法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用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临床疗效,寻找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5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浩疗组23例用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取神庭、百会、大椎、神道、至阳为主穴,同时内服抗抑郁药物;对照组22例采用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汉密尔顿(HAMD)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HAMD量表分值在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PSQI量表分值仅在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AMD和PSQI量表分值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抑郁症睡眠障碍。

[主题词] 抑郁症/针灸疗法;失眠症/针灸疗法;督脉;@督脉导气针法

睡眠障碍是抑郁症临床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症状表现为人睡困难,眠浅易惊醒,多梦,早醒,醒后难以入睡,可伴有头昏、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据报道,61.8%的抑郁症患者首发症状为睡眠障碍[1]。虽然抗抑郁药物是目前治疗抑郁症的主流方法,但其对躯体症状的改善,包括对睡眠障碍的疗效尚不十分满意,有的抗抑郁药物甚至有引起失眠的副作用[2]。为此,笔者应用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并与单纯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均为南京脑科医院心理科2005年1月-11月确诊为抑郁症的住院患者。按人院日期随机分组,为单日的患者人治疗组,为双日的患者人对照组。治疗组23例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21~68岁,平均(48.37±12.83)岁;对照组22例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23~65岁,平均(50.12±16.04)岁。经t检验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制定的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CCMD-3关于抑郁单次或反复发作的诊断标准;②汉密尔顿(HAMD)量表17项评分≥18分;③年龄≥18周岁,<75周岁。

1.4 排除标准

①免疫功能紊乱;②严重心、肺、肾疾患;③年龄≥75周岁,<18周岁。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1)针刺方法:取神庭、百会、大椎、神道、至阳为主穴,行导气手法。根据不同病情辨证论治配以辅穴,心脾两虚者加内关、足三里;心胆气虚者加胆俞、神门;肝气郁滞者,加太冲、三阴交、内关;气郁化火者加风池;痰热内扰者加丰隆、三阴交。

医者手持毫针,缓慢、反复地提插捻转从而使患者产生柔和的、舒适的、持久的针感。就医者而言,其手法宜缓和,做到低频率、小角度、小幅度均匀提插捻转,即频率每分钟约60~100次,角度小于90°,幅度不超过1~2 mm,均匀和缓地边捻转、边提插,上提与下插、左转与右转的用力应均匀,幅度、频率应相等,始终如一而有连续性。行针时间每穴需2~3分钟,顽固性病症可酌情加减。每日1次,共治疗4周。

(2)内服抗抑郁药物:单次发作抑郁症患者服用舍曲林,起始剂量为50 mg/天,4~7天后增至100 mg/天;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选用万拉法新或米氮平,万拉法新起始剂量为75 mg/天,效果不明显者增至100 mg/天;米氮平起始剂量应为15 mg/天,如疗效不显可逐渐加至45 mg/天。共服用4周。

2.2 对照组

单纯服用抗抑郁药物,服用方法和疗程与治疗组相同。

2.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抑郁状态和睡眠障碍的改善情况,按HAMD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3]量化标准。PSQI量表由23个条目构成,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每个成分按0、1、2、3计分,各域分相加为PSQI量表总分,总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PSQI量表简单易用,信度和效度高,与多导睡眠脑电图测试结果有较高的相关性,已成为国外精神科临床评定的常用量表[4]。

2.4 统计方法

用SPSS11.5版软件进行t检验。

3 治疗结果

见表1。

经t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AMD量表分值均有明显下降(两组均P<0.01);治疗组PSQI量表分值在治疗后也有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PSQI量表分值在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AMD和PSQI量表分值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4.1 睡眠障碍与抑郁症的关系

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与情绪抑郁大都呈正相关,一方面,睡眠障碍的难以缓解甚至加重进一步导致了患者情绪的恶化;另一方面,解决好患者的睡眠障碍也能有效改善其抑郁状态。睡眠障碍可导致头昏、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全身功能失调,如胃肠功能紊乱,明显消瘦,疲乏无力等。据郭克锋等[5]对89例抑郁症患者的研究发现,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多数患者认为睡眠障碍是困扰他们的最大难题,同时,睡眠障碍的改善程度直接影响其康复和预后。

4.2 抑郁症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

传统中医辨治失眠多从五脏论治,尤责之于心肝,盖“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常将睡眠障碍等精神疾病归咎于“心神失舍”;又肝主疏泄,肝失条达,肝气郁结,或气郁不舒进而化火都可扰动心神从而导致失眠[6]。而抑郁症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与一般的失眠有所不同。抑郁症是由于情志失调,心情压抑不得条畅,阳气不达,气机紊乱,脑失所控而产生的情感障碍性疾病。由此看出,脑失所控是病变基础。由于脑调节人体精神活动及全身脏腑功能失常,一方面产生精神异常改变,另一方面导致全身气血阴阳失调及相关脏腑功能失常,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甚至顽固性失眠。简言之,脑阳气不达、气机紊乱(功能失调)是导致抑郁症睡眠障碍的关键所在。现代医学也认为抑郁症睡眠障碍与大脑的功能及结构异常有关。据D.S.Charney and H.K.Manji[7]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情绪障碍与大脑局部血流异常及脑额叶前部皮质异常改变有关。金海鹰等[8]对抑郁症患者睡眠行为及睡眠生理障碍

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病理机制可能同源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徐虹等[9]研究证实针刺能够促进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功能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督脉导气法是有其理论根据的。

4.3 督脉导气法的特点及优越性

基于抑郁症睡眠障碍的特定发病机制,笔者将督脉导气针法作为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大法。督脉通过主干及其分支与脑发生了直接与间接的联系,成为与脑联系密切、与各脏器联系广泛的经络。若阳气不达,督脉运行不畅,甚则脉络瘀阻,经脉之气不能上注于脑,或阴气偏盛,浊阴不降,气机逆乱,则可能出现情绪抑郁、睡眠障碍等症状。通过针刺通调督脉之气,达到通阳活络、养脑安神之功效。而导气法的应用,更能加强这种功效。导气法最早见于《灵枢・五乱》,其适应症为气机逆乱。“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既非邪气盛的实证,也非精气夺的虚证。抑郁症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实证或虚证表现,其神志异常也是一种气机逆乱的表现,故导气法的应用能促使逆乱的清浊营卫之气各归其位,各司其职,从而达到调神之举,由此改善睡眠状态。

目前对抑郁症的治疗,仍以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为主,近年来又涌现了5―HT/去甲肾上腺素(5―HT/NE)双重再摄取抑制剂类的新药,尽管这些药物对抑郁状态的改善比较满意,但对睡眠障碍的改善不尽如人意。本研究结果显示,针药结合的疗法不仅能显著改善抑郁情绪,更能有效地改善睡眠障碍;而单纯的抗抑郁药物虽亦能缓解抑郁情绪,但对睡眠障碍的改善不够理想。因此笔者认为,督脉导气针法结合抗抑郁药物的应用,是目前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比较理想的综合治疗方案之一,由于本组样本量较少,需进一步进行大样本量的研究。

5 参考文献

1 亢明,郑永泉,卢月兰.34例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临床分析.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8;8(4):213

2 祁雪丹,屠树滋,王秋娟.治疗抑郁症药物研究进展.中国新药杂志,2003;12(10):810

3 Buysee DJ,Reynolds CF,Monk TH,et al.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a new instrument forpsychiatric practice and research.Psychiatry,1988;28:193 4 Nierenbery AA,Adler LA,Peselow E,et al.Trazodonefor antidepressant-associated insomnia.AmJ Psychiatry,1994;151(7):1069

5 郭克锋,关菊香.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与康复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康复,2002;6(7):952

6 陈丽芬,王翘楚.失眠“从肝论治”浅议.湖北中医杂志,2001;23(10):10

7 Charney D S.Manji H K.Life stress,genes,and de―pression:multiple pathways lead tO increased risked andnew opportunities for intervention.Sci STKE,2004;16(225):5

8 金海鹰,崔庶,王宏,等.抑郁症患者睡眠行为及睡眠生理障碍的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2000;33(1):23

9 徐虹,孙忠人,李丽萍,等.针刺治疗抑郁症及其对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中国针灸,2004;24(2):78

(收稿日期:2005-10-21,成平发稿)

上一篇:耳穴配合内关贴磁防治晕动症102例 下一篇:温针灸为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