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时间:2022-07-15 01:14:30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还是在实际生活中,都离不开阅读。阅读是我们成长和学习的最好老师。在以前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候,阅读只局限于书本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进入网络时代之后,阅读就变得更加快速和便捷。当然,也会随之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那些不健康的内容会影响学生的发展,令我们教师和家长十分担忧。为此,我们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具有自主筛选阅读内容的能力,确保自己能够在健康的知识中遨游。

然而,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和培养,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健康、茁壮成长,让学生能够受益终身。这就需要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精心组织和实施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教师可利用这些阅读活动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掌握正确阅读的方法和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以及提高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

对于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拥有着重大的责任。为此,我们应该责无旁贷地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组织教学活动,在课堂阅读中实施一定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阅读的文章中,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来制定出适宜的阅读计划或策略,利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方法把阅读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利用游戏性的竞赛阅读方式,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游戏是学生都喜爱的一种活动,即使是初中的学生也十分喜爱游戏。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为学生设计更多具有游戏性质的阅读活动。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篇幅较短的、内容比较容易的且比较有文采的文章,让学生开展激烈的阅读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能够快速阅读完整篇文章,回答正确教师提出的问题。当然,问题需要教师提前预设好,确保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和分析得到答案。只要时间一到,教师就要求学生停止自己的阅读活动,运用抢答的形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种紧张又具有刺激性的学习氛围不但可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让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快速集中到阅读中来,并且运用自己灵活的思维加工和处理阅读获取的信息,从而得到教师提出问题的答案。这种游戏性的阅读形式,无疑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是教师阅读教学中一种宝贵的教学措施。

例如,新课程改革之后,每个年级除了有一本语文教材之外,还都用一本与之相配套的课外读物。这本读物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选读的内容,是对课本教材内容的一种补充和拓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让这本课外读物真正发挥它自己的价值,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为此,我在每周的语文课堂中都拿出一节课来,组织学生阅读这本课外教材中的文章。首先,我为学生指定好阅读的文章以及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整片文章,最后一起抢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其实,我在提问的时候问题有时很浅显,如文章的作者是谁,文章出现了哪些人物,文章属于哪种题材等。起初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往往会忽视掉。我就趁着这个机会告诫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每个细节,即使认为很浅显的知识也要注意到。慢慢地,学生便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现在当我在提问这些问题的时候,学生便会很轻松地回答出来。

二、在全班展开阅读笔记活动,让学生能够保存阅读后的成果

阅读是获取知识或信息的一种途径。当我们在文章中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信息之后,就要及时地将这些知识记录并保存下来。我们人类大脑的记忆是具有遗忘性的,如果我们通过阅读获取的知识不能够及时保存或是记录下来的话,等到我们下次想运用的时候可能就已经忘记了。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动脑阅读的同时,重视动笔记录保存的重要性。良好的阅读记录习惯不但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的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生理性化思维的形成,是巩固阅读成果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而且,这种阅读后动笔记录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学生一时兴起的阅读性,让学生对阅读行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人类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和研究,当我们阅读获取新的信息和知识后,总是愿意和他人一起分享这个结果。但是,并不是随时随地都有人愿意和我们分享。这个时候为了能够满足学生阅读后的表现欲望,就只好让学生把阅读后的知识或是阅读后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情感用笔记录下来,然后在适当的场合和时间与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为此,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组织学生开办了《读书专栏》这个活动,每周都要求学生把自己记录和保存的阅读成果放在这个专栏中和大家一起分享。而且,学生在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同时也欣赏到其他人的阅读成果,并会针对某一个知识进行谈论和研究,让班集体中形成一种积极阅读的风气,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要给予那些不断努力表现好的学生鼓励和表扬,通过各种形式的赞扬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阅读之后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并且激励着其他同学也不断努力,快速提高自己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在互相帮助和互相激励的学习氛围中获取更多阅读知识和能力。

三、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本剧来演绎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部分都具有十分动人或是有趣的故事情节,在学习或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课本剧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来组织学生展示自己阅读的成果,体会文章中人物形象以及情感态度。如在课本剧的编排和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加强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理解,加深对文章所叙述事件的情感体验。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和全面地理解文章,还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全面性的综合发展,从而可在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阅读能力是学生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阅读的方式和方法,能够快速地在文章中找到想要的知识和答案,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感受文章表达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责编 张翼翔)

上一篇: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