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精英人物走近普通读者

时间:2022-07-15 08:57:47

让精英人物走近普通读者

“周末人物”专栏自1995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三届成为中国新闻奖名专栏(第二、三、四届),其间经历了《大众日报》几次改版,“周末人物”也随着报纸改版的总体要求不断调整、完善和创新,但这个栏目始终坚持最初开办栏目的编辑思想,即内在诉求以提升读者人文素养为主旨,外在形式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为要求,对稿件始终坚持政治上高标准、思想上高品位、选题上高要求的“三高”标准。

政治上高标准是指把握好舆论导向这一关,党报的副刊,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颂扬真善美,弘扬主旋律。“周末人物”专栏所报道的人物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都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群以事业报国的社会中坚。思想上的高品位,是指所报道的人物,不是迎合某些读者低俗的窥视欲望,而是通过写名人如何成名、如何工作、如何生活,以满足读者了解名人的健康的精神需求,通过名人故事,给读者以人生启迪和心灵滋养。选题上高要求是指稿件的宁缺勿滥,不符合版面要求的稿子,绝不勉强。

2005年“周末人物”的精华篇章结集成书,山东省委原副书记王修智为此书撰写了题为“树立精品意识,打造新闻名牌”的序言,文中指出,“《大众日报》的‘周末人物’专栏自创办以来,坚持高品位、高格调,不敷衍、不媚俗,强调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让时代骄子走上版面,赢得了读者的好评。希望这个栏目越办越好,为新闻报道的改进创新做出表率。”

的《新闻阅评》也数次对“周末人物”所发稿件进行通报表扬,并于2003年11月7日和2004年6月11日两次单独为“周末人物”栏目进行阅评表彰。

“周末人物”在开办之初,主要是报道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普通人物,其报道形式基本上是人物通讯,特色不是很明显。随着报纸竞争的日趋激烈,《大众日报》也根据读者需求几经改版,从形式到内容不断靠近主导读者群,作为报纸副刊的保留栏目,“周末人物”要想站稳阵地,也必须与时俱进,自我更新,不断成长。从2000年开始,“周末人物”的报道对象作了很大调整,即由报道普通小人物,改为报道社会名人,主要报道科技文化界的知名人物。报道视野,也由山东省扩大到全国。《大众日报》的读者,经由“周末人物”栏目结识了一批名人、大家。从2004年开始,“周末人物”在报道名人的同时,又恢复关注小人物,但与以前不同的是,选题更加严格,对名人,关注的是他们的普通情怀;对小人物,关注的是他们不凡的精彩人生经历。随着“周末人物”的不断改进,这个栏目的风格也渐渐形成,最明显的是,支撑稿件的主体是“故事”,文字风格更加多彩灵动,拒绝过去读者看惯了也看烦了的通讯体,鼓励记者张扬文字风格的个性色彩。

在具体编辑过程中,有些体会与同行交流。

1、寻找大名人身上的小看点

名人就是新闻人物,但科技文化界的大名家,不是娱乐明星,他们不张扬,不媚众,就算学术成果累累,名气灌耳,普通读者也未必了解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读者对名人都有一种阅读期待,想通过媒体更多地知道他们,因为这样的名人,名气越大,他与读者的心理距离越远,读者越是觉得他神秘,越是仰视他们。这便给媒体留了空间,我们只需提供读者尚不知道的,哪怕是一个小看点。“周末人物”曾报道过很多科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如陈章良、萧灼基、厉以宁、陈省身、杨振宁、杨福家等等。以钱学森为例,国人谁不知这位航天科学元帅?但我们选的角度是他的家庭生活,讲述他与妻子蒋英的恋爱与婚姻以及婚后朴素简单的家庭生活,让科学家一下子就走近了读者。再如丁肇中,我们写的是这位物理大师回到故乡后所表露出的浓厚而感人的乡情,写大师在家乡的吃住行的点点滴滴,在读者眼中,此时的诺贝尔奖物理大师只是一个思乡的游子,他们并不关心深奥的物理学概念,但一个谈笑风生的归家的老人却让他们备感亲切。

2、借强势媒体的影响,巧做自己的文章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这一年多可以说是越办越火了,观众因这个栏目的带动,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兴趣也前所未有地高涨,从书店里各种热销的此类书籍就可见一斑。能够在“百家讲坛”亮相的,自然都是学术名家,除了听他们讲课,观众(读者)对他们本人,自然也想有更多了解。“周末人物”便连续做了讲清史的阎崇年,讲聊斋的马瑞芳,讲三国的易中天,讲红楼的周思源、刘心武。做这样的人物,首先是充分发挥了借势作用,有“百家讲坛”的影响在先,读者自然会格外关注我们的延伸报道。另外,我们也只是把“百家讲坛”作为由头和线索,对所报道的人物,都是我们自己的记者独家采访,选题也是独辟蹊径,只报道讲坛以外的更鲜活的内容。比如马瑞芳,我们的报道角度是现今的女作家与300年前的男作家蒲松龄之间的心灵沟通,题目就是“跨越300年的芳龄对话”,巧妙地将二位作家的名字嵌进标题,报纸见报后,正是《马瑞芳评聊斋》一书出版之际,出版人干脆把我们的标题作为新书的书腰“广而告之”,形成电视、报纸和出版的互动之势。这也让我们认识到,互相借势,形成多赢,才是媒体竞争的最高境界。

3、热点人物冷静处理

从做新闻的角度看,有争议的人物,往往更有新闻看点。但学术名人,他们厌恶媒体恶炒,所以“周末人物”在做这类人物报道时,特别注意把握好这个度,既适度利用热门名人被读者关注的“势”,又避免陷入炒名人的俗套。比如对刘心武的访谈,当时刘心武因在央视的“百家讲坛”揭秘红楼梦,一下子热起来,引起不少主流红学家们的指责,一时争议四起,甚至形成“刘心武现象”,我们做刘心武这个人物,应该说肯定会引起读者兴趣,可是单单做刘心武,总觉得有点“炒”的意思,也显得单薄。当时,著名红学家周思源教授也在央视讲红楼,他是“正解”红楼,观点与刘心武针锋相对。我们的记者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后,便对他们两人都做了采访,让他们两人同时出现在版面上。学术之争,本来就没有什么对错之分,让不同学术观点同时出现,一是可以淡化媒体立场,避免有“推波助澜”之嫌,二是为读者提供更多学术信息,目的依然没有离开“周末人物”的主旨:提升读者的人文素养。对余秋雨的报道也是这样。文化名人余秋雨在公众中近年来一直褒贬不一。他来山东黄河口参加文化活动,作为媒体,我们肯定要抓住这个人物,这是新闻由头。但怎么做,记者动了一番脑筋。在主打稿(访谈)之外,记者又采访了诸多现场的读者,让他们评论余秋雨。在版上,编辑又特意把有褒有贬的读者言论稿放在了主打稿的前面,利用编辑语言平衡了各种读者的心理。这就比单做一个人物访谈要丰富得多。

4、体验式采写值得提倡

近年媒体上开始见到一种新的采访方式,即体验式采访,记者与被采访者一起生活或一起行动,拉近采访距离,获得更真实的采写素材,使稿件更加感人。“周末人物”2004年12月24日见报的“徐本禹:感动中国的山东小伙”,就是一篇成功的体验式采访稿,我们的记者远赴贵州贫困山区,与在那里支教的山东大学生徐本禹一起住在漏风的屋子,一起吃粗糙的苞谷饭,一起爬涉一个个山头去访问贫困生。记者把采写过程如实记录在稿子里,大大提高了稿件的真实性和可读性,读者不仅会被徐本禹的支教行为所感动,也会更多地了解记者的工作。因为在普通读者眼中,记者高高在上,有神秘感,与他们有距离。把记者的采访体验写到稿子里,也是贴近读者的一种方式。

5、政治人物要避开敏感话题

“周末人物”所报道的一般都是文化科技界的名人,大都不牵涉政治,导向比较容易把握。对有新闻性的政治人物,则需格外谨慎。比如2006年9月1日“江丙坤”稿。江丙坤对两岸关系有贡献,是受人瞩目的风云人物,来山东访问,这是新闻,我们当然不想放过这个采访机会。但江丙坤作为副主席,身份敏感。记者在采访之先,反复斟酌,决定避开敏感话题,不谈政治,只谈同根文化,谈爱国情怀,两岸经贸活动的涉及也只有很少内容。这是一篇独家采访稿,发表后被各个网站广泛转载,也得到各方面广泛认可。

“周末人物”专栏,几年里经由报社领导的扶持、历任部门负责人的关注和各位同仁的支持,不断成长成熟,在读者中的影响也不断扩大,作为编辑,压力也很大,想保持并提高栏目质量,就必须时有创新,这也是在此与同行交流的期望。

(作者为大众日报《周末人物》栏目编辑)

上一篇:《焦点网谈》:媒体融合的胜利 下一篇:“精英”还是“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