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希伯:第一个为中华民族捐躯的欧洲人

时间:2022-07-15 08:45:30

汉斯·希伯:第一个为中华民族捐躯的欧洲人

洋记者不顾危险来到中国

1941年9月12日,在八路军115师所在地一山东沂蒙山区的临沭县蛟龙镇蛟龙湾村口,代师长陈光和政委,正等待—个非常人物的到来。

“你终于来啦!欢迎你!”不一会儿,一队战士和一名蓝眼睛、大鼻子、高大魁梧的外国人出现在他们面前,上前一步,紧握“大鼻子”的手。大鼻子”同和陈光一一握手,蓝眼珠里闪动着喜悦的神色,他用中国话说:“我叫汉斯·希伯,你们好!能和山东抗日军民会见我很荣幸!这是亲人的会见!战友的会见!”

汉斯·希伯是一名国际知名记者和国际主义战士。1897年6月13日出生在原奥匈帝国(现波兰)的克拉科夫,后定居德国,上大学时加入德国共产党,通晓英、德、俄、波兰和中国等5国文字。他毕业后从事记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作,曾到过苏联并采访过列宁和斯大林。

他很早就向往中国,对中国的时事十分关心。1925年至1927年的中国大革命时期,他第一次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在北伐军总政治部编译处工作,并发表了名篇《论马克思对中国的评论》。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后,希伯愤而回到德国。1928年,他在德国出版了《从广州到上海》一书,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

1932年秋,希伯与同为德共党员的秋迪·芦森堡女士结婚。婚后不久,他就以记者身份再次来到上海。1937年7月7日,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希伯看到中华大地到处在怒吼、在战斗,激动不已,写出了《中国正越战越强》等一大批有影响的报道,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1937年10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赴延安采访后写的《西行漫记》一书轰动了世界。但斯诺不是共产主义者,书中一些观点也并非全部符合共产主义者的“口味”,激进的希伯曾发表文章公开批评斯诺和《西行漫记》。但希伯没有想到,他对斯诺的批评成为他人生道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38年春,希伯到延安采访,在百忙中接见了他。对他早有耳闻,首先感谢他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做了许多有益的宣传工作,然后又委婉提醒他,斯诺是克服种种困难和险阻到延安采访的西方记者第一人,他将中国共产党介绍给了世界。斯诺不是共产党人,不能要求他的观点都是无产阶级的,现在和外国反动派都在辱骂他,我们不能再给他们“帮这个忙”。

和的这次谈话,对希伯产生了极大震动。从此,他停止了对斯诺的批评,并决定向斯诺学习,离开舒适的大城市,深入到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根据地,报道他们坚持敌后抗战的第一手材料。

1941年秋,同夫人秋迪正在苏北新四军驻地采访的希伯,为了解八路军在山东敌后的抗战情况,决心到山东去。新四军政委刘少奇告诉他,到山东敌后路途艰难,且日军对山东的“大扫荡”估计快要开始,劝他暂勿北上,他却婉言谢绝了。刘少奇只好安排一支精干的小分队护送他去山东。随后,希伯和夫人秋迪告别,秋迪回到上海。

他成为八路军战士

1941年10月4日晚上,山东沂蒙山区党政军民举行盛大茶会,热情欢迎希伯的到来。当时,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在敌、伪、顽三面夹击下,生活艰苦,斗争激烈,一个国际友人不顾安危来到这里,极大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为希伯的到来专门刊登消息说:“在抗战中,外国记者到鲁南,还是以希伯先生为第一。”

刚到山东不久,希伯就写下了《在日寇占领区的旅行》这篇著名通讯,生动记述了他从苏北到山东的经过。他写道:他一路历尽艰险。他化了装,偷渡了古运河,冲过了敌人重重封锁线。日本人宣布“占领”了山东,但是他这个反法西斯的新闻记者,却在这里自由自在地旅行,却在这里见到了千千万万的抗日军民,却在这里到处瞥见“皇军”的破盔烂甲和碎裂的“太阳旗”……

希伯在山东的采访极其繁忙,他访问的面很广。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八路军指战员、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还有日本战俘,都成了他采访的对象。一支金笔,一个铅笔头和一个记录本,是他随身携带、须臾不离的“三件宝”。

他采访时常背一个牛皮图囊,图囊里有地图,还有一个单筒望远镜。他爱上了沂蒙山区的山山水水,更爱上了这里英雄的人民。他饶有兴味地参观过妇救会的军鞋组,看妇女们在铁鏊子上烙煎饼。他喜欢听孩子们唱抗日歌曲,喜欢看他们拿着红缨枪神气十足站岗放哨,他同他们结下了深厚友谊,他们亲热地叫他“老希大爷”。

八路军战士为了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往往要跋涉于沂蒙山区高山峻岭、溪流河谷间,有时白天打仗,晚上急行军,常常整日吃不上饭,睡不好觉。希伯身穿八路军战士的灰色军装,在艰苦环境中和战士们一样生活和战斗。血与火的战斗生活使希伯变得更加坚强,他很快适应了游击战争的流动生活,学会了射击,熟练掌握了行军和夜间联络暗号。在同敌人作战时,子弹呼啸着从他身边掠过,他总是沉着机智,一面战斗,一面观察,并记录战斗场面,为新闻报道积累资料。

每当到了宿营地,万籁俱寂,战士们已进入梦乡,他却忙于写作,“滴答”的打字机声不断响着,他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在他厚厚的文稿中,又增添了《反“扫荡”日记》等大量详尽生动描写八路军反“扫荡”的通讯和特写。

到山东仅一个多月,他就写出约八万字的《八路军在山东》、《为恢复山东而斗争》两组长稿,他在文中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和人民群众。他告诉世界人民:“没有中国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坚持抗战,中国抗战坚持到今天是不可能的。”与此同时,他还揭露了反动派故意制造国共摩擦的情况,正告反动派:“一切反八路军反新四军的行为,不论采取何种口实,都只能有利于敌人。”

1941年10月,秋迪从上海来探望希伯。此时,日军正准备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和中共山东分局为了确保希伯夫妇的安全,让他们赶快离开山东回上海,希伯说:“让秋迪先回去,我决不离开山东!”秋迪也希望希伯同她一块回上海,但她说不动丈夫,只好独自返回上海。但她万万没有想到,这次竟是和丈夫的永别。

他为保卫中华民族流尽最后一滴血

1941年儿月初,侵华日军总司令烟俊六坐镇山东指挥“扫荡”,妄图一举消灭我党政军领导机关,摧毁沂蒙抗日根据地。11月5日晨,两万余日军分路向山东党政军机关驻地沂南县留田村发动突然袭击,党政军机关人员约两三千人处于敌人的“铁壁合围”之中,形势十分严峻。

115师政委提出向南突围,大家感到意外,因为南面正是畑俊六坐镇指挥的临沂。说敌人做梦也不会想到我们敢于向南突围,正可以出奇制胜。结果,几千人的队伍未费一枪一弹,未损一兵一卒,当晚就跳出了日寇的三道包围圈,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希伯亲身经历了这场“留田突围”。宿营后,他不顾疲劳,写出了著名的战地通讯《无声的战斗》,发表在115师的《战士报》上。文章写得风趣生动,在山东抗日军民中引起强烈反响,起到了激励和鼓舞士气的作用。

可谁也不会想到,《无声的战斗》竟成了希伯的绝笔。敌人的“扫荡”日益残酷,包围圈越缩越紧,鉴于形势危急,为了确保希伯的安全,领导决定派武装小分队护送希伯>中出包围圈返回上海。当部队领导把这一决定通知他时,希伯坚定地拒绝了。部队首长劝他:“你的任务是采访,是用笔当枪。”希伯笑着晃了晃手中的笔,又自豪地拍了拍腰间的手枪说:“不,我的任务就是抗击侵略者,我要一手拿笔,一手拿枪!”

11月29日晚,山东分局机关接到命令,向沂南县和费县交界处的大青山转移,那里是抗大分校驻地,事先得到情报说那里没有敌情。部队经过一夜急行军,赶到了沂南县崖子乡的西梭庄一带,此时已是11月30日凌晨,天刚亮,周围山头上突然响起枪声,部队被日军一个混成旅团包围了,形势十分险恶。新四军指战员和所有随行人员,全力投入战斗,战斗异常惨烈。此时,希伯位于大青山五道沟下獾沟子附近,他的多名警卫员为掩护他先后牺牲。他持枪奋战,英勇顽强,击毙了一个又一个敌人。敌人愈加疯狂,弹飞如雨,突然,一颗子弹打中他,他牺牲时年仅44岁。

希伯牺牲后,《大众日报》发表文章高度赞扬了希伯殉身于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国际主义精神。希伯的遗体最初葬在獾沟子,1944年移到沂南县双后区梭庄烈士陵园。解放后,山东省政府将希伯的灵柩迁葬于临沂革命烈士陵园(今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墓碑上镌刻着元帅的题词:“为国际主义奔走欧亚,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

抗日战争胜利后,有关部门找到希伯的妻子秋迪,将希伯牺牲的噩耗告诉了她,她悲痛不已,随后回国。1981年,秋迪女士再次来到中国,到山东临沂为希伯扫墓,并用德文题了词。

1997年,秋迪逝世,根据她的遗愿,她的骨灰被送到中国与汉斯·希伯合葬在一起。分别56年,这对爱侣终于魂魄相依,幽冥相守了。

上一篇:他十六岁时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下一篇:我家的“马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