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科学发展观和执政能力的思考

时间:2022-07-15 07:47:00

关于对科学发展观和执政能力的思考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同志指出:“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同志也指出:“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党执政兴国的关键。

发展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终的落脚点要体现在发展上,而实现发展要靠人去实践。这就需要大力加强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上,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为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我党一贯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但是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时代环境大变化,一些领导干部放松自我修养,忽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规章制度的学习,放松世界观的改造,在多样化的客观环境中迷失政治方向,把权力和地位作为利益交换的“筹码”,一步步走向腐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点和基础。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部署和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落实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领导干部工作,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是要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坚定理想信念是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首要的基本要求。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是科学的理想信念。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世界变化,辨明前进方向,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党员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有了立身之本,才站得更高,眼界更宽,才能更自觉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工作。二是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古代先哲云:“自古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树立大局意识,就是识大体、顾大局,做到讲全局、懂全局、谋全局。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上级党委、政府保持一致,个人利益一定要服从经济发展的大局。三是要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忧患意识。同志强调:“要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抓紧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抓紧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抓紧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树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发展意识,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破位争先,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只有实现大发展,才能解决落后地区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少、历史负责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所造成的各种问题。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核心内容。要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构筑新高地、打造新一极”这一鲜明主题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一是要提高科学执政的能力。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委班子集体领导的作用,完善党委内部决策机制。要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客观地认识自身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科学地谋划发展思路,制定符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的发展规划和工作措施。只有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才能使我们更加自觉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更加自觉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自觉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解放思想是扫清障碍,引领发展的法宝。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调整与时代“不赶趟”的思维,更新与现代化建设"不符合"的观念,通过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努力探寻科学发展的新途径。传统的发展观片面追求gdp的增加,而忽视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忽视了总量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和社会成本,忽视了发展应当注意的民生和社会问题,“见物不见人”的观念成为其典型的思想特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就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和对人的作用重视的精神,创造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机制,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是依法执政的主体,要牢固树立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念,做遵守法律、执行法律、维护法律的模范。要强化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宣传,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本领,努力实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要依照法律的规定来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确保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进行。三是提高民主执政的能力。要积极推进

民主制度的建设,进一步规范人权、事权和财权的运行,形成按制度办事,按制度管人的机制和风气。要进一步明确决策权限和程序,按章办事,采取党内情况通报制、干部谈心制、情况反映制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等形式,保证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决策的过程。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贯彻党的政治路线,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要坚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科学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使党内民主随着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完善。一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要按照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规定,切实保障党员的民利,包括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方面。在这些权利面前,所有党员无论职务高低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犯。从实践看,党内民主发展不够,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党员权利保障不够。因此,发展党内民主,必须把保障党员民利作为基础。当前,既要不断拓宽党员了解党内事务的渠道,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又要引导广大党员树立主体意识,提高主体素质,增强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二是推进党务公开。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把“推进党务公开”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必将对党内民主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要进一步创新党务公开的形式,扩大党务公开的范围,提高党务公开的质量。重大事务、重大决策,应先在党内作充分的讨论;领导机关在作出决议之前,应提交基层组织讨论或充分征求基层组织意见;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应组织广大党员讨论或充分听取党员意见,以实现党员和基层组织对党的事务的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三是探索基层民主实现的多种形式。借鉴村党组织换届选举采取“两推一选”等成功经验,在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中进行了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的试点。这种选举办法,较好地落实了普通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激发了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增强了基层干部为群众干事、对人民负责的主动性积极性。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巩固和加强党内团结统一。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和智慧。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干部,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他们有没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是不是具备谋划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要着力造就一支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有能力推动科学发展的党员干部队伍,只有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才能为推动科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核心,才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一是进一步抓好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工作,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实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并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自觉行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引导党员干部在学习理论、把握精髓上下功夫,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努力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模范。二是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善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干部队伍。要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认真实施和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确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把那些坚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拥护的优秀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要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建设中国特色干部人事制度,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激励保障机制为重点,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规范和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更好地体现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去,在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上取得新的进步。三是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广大党员真正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分子。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引导广大党员牢记历史使命,增强主体意识,认真负责地行使民利,积极履行党员义务,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促进科学发展的模范作用。群众利益无小事。和谐社会建设,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四是要党员干部培养提拔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组织部门务必坚持以能力取人、民意取人、科学的方法取人,把民主的办法、竞争的机制和党管干部的原则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建立更加契合科学发展的干部选用机制。既严格按照党的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和各项规定选拔任用干部,又坚持群众公认,认真落实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扩大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的范围和参与度。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最前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要阵地,坚持“基层锻炼干部,一线出干部,为基层配优干部”。实践证明,在基层成长的干部与群众感情最深厚,在一线锻炼的干部工作最实在。有了这样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干部,才能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才能坚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才能矢志不渝地践行科学发展观。

上一篇:困境与对策 ERP的调查研究报告 下一篇:"X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竞赛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