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施工的事故问题与安全管理

时间:2022-07-15 07:28:04

浅析建筑施工的事故问题与安全管理

摘要:百年大计,以人为本,建筑项目工程从立项、规划、设计、审核到施工,及至竣工验收,资料归档管理,整个流程,环环相扣,任何环节都不能有丝毫闪失,否则其所引起的损失均是难以估量。其中,,建筑施工作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能有丝毫马虎,良好的建筑施工保证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安全事故屡有发生,成为制约建筑施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着重对建筑施工的事故问题与安全管理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意见。

关键词:建筑施工事故安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虽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经验不足等原因,其局限性仍然不可忽视,反映在建筑领域里则表现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充分暴露出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观念淡薄,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贯彻不够得力,责任没有落实、措施没有到位,工作人员安全意识、防护能力较差等。对建筑施工的事故问题与安全管理进行研究是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生产”,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1 我国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与当前建筑施工现状分析

1.1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这样以法律形式确立的方针政策,是整个安全生产活动的指导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劳动保护的基本方针。

1.2当前建筑施工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加快,在建筑工程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建筑基本建设规模逐年增大,施工难度大、科技含量高、工期安排紧的工程日益增多,建设工程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工程技术风险日益突出,建筑施工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建筑施工领域的新变化,使监管与安全生产和监管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作为高风险行业,建筑工程难免在施工过程发生安全事故。随着建设项目的大量开发,安全事故发生频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令人忧心。所以更应该引起相关单位,特别是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从人力、物力、安全监督检查等方面加大安全预防措施的投入,减少事故发生,把因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2. 建筑施工的事故问题的类别 建筑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在施工过程中多种危险因素的存在,特别是在高处交叉作业、垂直运输、电气工具使用等基础工程作业中事故问题频发。从近几年来的调查发现伤亡事故主要有:高处坠落、触电事故、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类别,这几类事故最频繁发生,约占应为施工而死亡人数的30%。

高处坠落事故:高处坠落是以从脚手架上坠落、在拆除井架时、在临边和平台等作业场拆除塔吊时为主要类型。因为工人常常会悬空作业、探身作业身体探出较大,在脚手架上休息、吵闹,扣件不符合规定要求,在高处作业时饮酒、不使用安全带等这都会导致出现事故;施工安全制度不尽完善,施工管理部门忽视安全防护用品的发放、忽视安全检查;另外,没有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和恶劣天气作业等都可能造成高处坠落。

触电事故: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事故。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部伤害成为电机,工人如果遭受电击会造成呼吸困难,神经系统以及内脏受损,甚至产生生命危险。电流的热、化学以及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电伤,由于施工工人缺乏相关的安全用电知识,接错电线、相零反接或者是保护措施不到位、安全检查不到位,出现违章操作、麻痹大意等现象,很有可能引发触电事故。此外,潮湿的施工环境、电气设备年久失修,破损设备线路未及时更换、紧邻高压操作等等也都会引起触电事故。

机械伤害:导致出现机械伤害事故发生频繁的原因有:施工工人务技术素质低,对机器的掌握程度不高、未能合理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机械设备老化并没有很好的履行保养维修制度、施工或操作时未使用合适的防护服及工具、安全监管不到位,没能及时排除隐患;温度、湿度、照明等环境因素的不到位也会导致机械伤害发生。

物体打击事故:物体打击事故由高空落物、崩块、滚动体,硬物、反弹物、器具、碎屑和破片的飞溅造成。然而造成这种事故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安全意识差,对工作、违规操作、违规施工,机械设备的失灵或者安全装置设计不合理、采光不足导致工人视力出现疲惫、施工场地狭小,人员集中。

3.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建议

“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安全管理的成败决定着建筑单位的前途和命运,良好的安全环境,可以给建筑单位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使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施工工人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3.1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施工单位应该有计划性、长期性和系统性,安全教育由人力资源部门纳入工人育、培训计划,由安全职能的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其目的在于提高建筑施工工人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尽最大限度防止人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人为的失误。安全教育培训不能走过场,应该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

3.3 通过考核上岗

施工工人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考核合格方准上岗。施工单位不仅要让工人初步了解劳动保护,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知识、安全规章制度等,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将理论知识完全转化为实际操作,让施工工人初步了解新知识的内涵,更好的运用到工作中去,、熟悉掌握新工艺、新设备的基本施工程序和基本操作要点。最后通过考核,考核通过者可以上岗并且要掌握岗位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注意事项。

3.3 建立安全管理检查制度

安全管理检查制度应该是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的工作程序,一般分为常规性安全检查、特殊性安全大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检查制度,各种检查交错进行,从施工的各个环节检查。施工工地环境复杂,工作面多、工序繁杂、施工机械的性能和施工人员的技术等级、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在检查工作进行的时候一定要一丝不苟,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环节。

结束语:加强安全管理,建筑施工的事故完全可以避免,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更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只有随时做好防备工作,同心协力,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加强管理,不断创新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资料:

卢岚,王令东,卞立平,秦嵩;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模糊评价方法研究[J];工业工程;2003年06期

邱洁;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基建优化;2005年03期

戴家信;姚锦宝;;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的施工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04期

上一篇:基于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设... 下一篇:浅谈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