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德文化对医药类高职院校学生形成 医药职业道德的影响

时间:2022-07-15 02:45:17

药德文化对医药类高职院校学生形成 医药职业道德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2

项目来源:校级科研项目“诚信・药德”专项课题

项目编号:ZPCSRZ2013004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娴熟职业技能,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对医药人才的培养既要坚持技术上的精益求精,又要坚持德居首位。医药人才的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职业道德培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系统教育和全面灌输。通过对已有职业道德规范的灌输,发挥道德规范对学生的行为养成作用固然重要,但是单一的规范道德教育模式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职业道德规范内化的效果不够理想(陈鑫,2010)。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对于生活其中的师生,尤其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具有重要影响。医药类高职院校的药德文化既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道德文化,又具备校园文化的功能,它所蕴含的特有的医药道德领域的精神因素、信念因素、传统习惯、道德风尚等能够弥漫在师生中,似乎不见,又处处可见,对校园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内驱力,潜移默化又细致持久对生活、学习在其中的校园人产生影响。毫无疑问,这种影响对医药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本研究的重点侧重于药德文化的功能对医药类高职院校学生形成医药职业道德的影响,并针对性的提出发展药德文化的建议,以此为培养高素质的医药行业人才提供一些借鉴。

一、“医药职业道德”和“药德文化”内涵

1.医药职业道德

简称“药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药学实践领域中的特殊表现(赵迎欢,2012)。具体来说是指药学人员在药学实践中正确处理药学人员与患者、服务对象关系,药学人员与社会的关系及药学人员同仁关系的根本原则和行为规范。

2.药德文化

目前,学术界没有对“药德文化”进行明确的界定,本文尝试从高校校园文化角度入手对其进行界定。高校校园文化是在高校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校园人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自身的特殊条件,在从事课内外的各项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财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物质形态。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校园文化不仅能反映生活在校园中师生的生活状况和生存状态,而且其反作用能够影响处于其中的人。医药类高职院校的药德文化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道德文化在校园里的运用,它同时具备校园文化的功能。

二、药德文化对医药职业道德的影响因素分析

药德文化也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主要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作为文化的表层部分;精神文化同样也是德育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需要长期的累积和沉淀,内化成为自身价值观的文化自觉;制度文化指的是各种规章制度,是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等。

职业道德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在医药类高职院校中推行药德文化,使其形成特有的教育环境,这种教育环境必然能够直接有效地作用于每一个受教育者,往往在不自觉中决定了深处其中的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的选择。药德文化对学生形成医药职业道德的影响显而易见,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 药德文化的导向功能

高职院校药德文化的导向性是指通过对高职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尤其在医药伦理、职业道德方面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着其鲜明的特点,他们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存在着自信心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组织纪律观念弱,缺乏进取心等问题,但这些学生内心深处仍然是希望改变现状的,他们对未来也有美好的憧憬。如果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建立特有的药德文化,这一良好的文化氛围必然能凝聚和吸引学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2.药德文化的凝聚功能

药德文化的凝聚功能体现在运用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将校园内的成员吸引在自己的群体内,形成一种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精神面貌。而这种精神文化恰恰是校园文化形成的精髓,能够为药校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提供方向和具体形态。如学校大力宣传的药德楷模,会让学生在心中对职业产生一种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无形的力量对校园中的每一个师生产生着强大的吸引力,把师生员工紧紧团结和凝聚起来,为学校的发展而奋斗,促使学生发挥才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药德文化的教育功能

药德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人们千百年从事医药事业发展奋斗路程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对大学生良好品质和职业道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职业道德培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系统教育和全面灌输。单一的规范道德教育模式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职业道德规范内化的效果不够理想。如果能够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去感染和陶冶学生,使生活于其中的大学生能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并内化成风格、习惯,从而带上药德文化的烙印,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4.药德文化的激励功能

教育是一个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过程,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者自身。如果能在校园里形成一种能够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药德文化氛围,就能产生一种激励机制。把医药职业领域中对职业人的要求,变成学生个体的自我需要,促使学生形成将来要在职场中奋发向上、争创一流的决心,那么他们必将在思想上形成在校期间应该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燃起拼搏、奋斗的渴望。

三、推行药德文化的途径和建议

推行药德文化无论是在学术领域或在实践领域都处于尝试阶段,有医药学校开始推行发展药德文化的举措,无疑是该领域的一个巨大的创新。笔者通过借鉴高校在实践领域的有关经验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创举,提出了几点建设药德文化的途径和建议。

上一篇:浅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下一篇:浅谈初中学生自卑心理成因与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