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越重越安全?

时间:2022-07-15 02:21:10

车身越重越安全?

车身重量不是炫耀安全的唯一资本,在真正保证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因素中,更重要的是车身结构。

汽车安全性由谁来决定?

消费者在购买汽车的时候,除了关注价格、油耗以外,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安全。目前汽车安全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对汽车安全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有些人认为在高速行驶的状态下,车体越重安全;不少消费者通过关门的声音判断车身是否结实……

在很多消费者眼里,日系车铁皮薄、车体轻、安全性较差;德系车身重,更结实、更安全。

但是,汽车安全专家告诉记者,这些都是认识上的误区。汽车科技发展到今天,车身重量早已不是炫耀安全的唯一资本,在真正保证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因素中,更重要的是车身造型。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告诉记者,决定整车安全系数的不是钢板薄厚,车身结构才是关键。其实,无论是德国车还是美国车、日本车,时速达到50公里,1.5吨的车体发生碰撞冲击,钢板厚薄差0.1毫米根本起不到区别保护作用,平面抗冲击能力对安全性基本没有影响。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周青教授告诉记者,从理论上说,钢板越薄越不安全是正确的,但在实际中却不是这样。汽车的安全性和整个设计有关,决定整车安全系数的是结构,是整车带有逐级吸能及抗变形能力的骨架。

从微观上来说,车身钢板出于其本身厚度的原因,在碰撞发生的过程中并不能起到什么有效的抵抗作用,更确切地说起到的只是一个能量传递的作用,就好像一辆车无论是高速还是低速与另外一辆车发生碰撞,归根结底承受碰撞能量的都是车身,无论任何车型,以何种方式作为卖点,在设计最初的阶段都是以车身设计为基础,然后将其他的各种设备不断地添加到车身上去。

不同车系安全理念有差异

专家指出,欧美车的安全理念是在发生碰撞时通过车身变形吸收能量,而日系车的安全理念是碰撞能量的合理转移。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公关主管牛培告诉记者,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不变形的车身几乎不能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反而会对乘员造成很大的伤害。而可吸收冲击力的车身结构,通过车身前部的溃缩来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同时强化车厢结构,更能确保车内生存空间。

据悉,丰田独有的GOA(世界高水准的安全性能)是根据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安全基准,结合实际事故的发生状况,独立研究开发的安全目标。其基本理念是:碰撞发生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将其分散至车身各部位骨架,有效减少驾驶室的变形程度,保护驾驶舱空间。

“作为安全车身,吸能区域如何有效地吸能是非常关键的。并不是说只要车硬就是好的,主要还在于匹配。”牛培强调,要保证安全,一定要有吸能的空间,配上高强度的乘员舱,这两个是互补的。如果吸能效果好,却没有一个强度很高的乘员舱,同样体现不出安全性。

另外,为防患于未然,丰田对车身结构采用了可减轻对行人伤害的设计。在发动机罩,翼子板以及雨刷器和前保险杠等部位都采用了缓冲结构。减轻一旦发生意外时对行人头部及腿部的伤害程度。同时,丰田还设计了WIL概念座椅、预紧限力式安全带、安全带未系报警装置、SRS空气囊等安全措施确保驾驶员的安全。

沃尔沃轿车在国人的心目中是安全的象征,其设计理念是: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由不同等级的高强度钢的精确组合可将碰撞能量分散,防止侵入驾驶舱。

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公关总监梁虹告诉记者,刚刚上市的全新沃尔沃S60的前端车身结构分成四个区,每个区在碰撞中肩负不同的任务。发动机横置形成了更大的变形空间,有助于减小正面碰撞侵入驾驶舱的危险。

车身越重并不等同于越安全

汽车的安全性与重量确实有一定关联。“重量大了,很显然一辆车的动能就大,在碰撞时发生状态改变的情况就比轻车要小,但如果重量大的车设计不合理,安全性不高的话,撞击一样会给乘员造成伤害。所以,车身重量与安全性不是必然联系,车辆的安全性还要重点考量车身结构、使用的材质及车身焊接工艺三方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检测所总工程师刘玉光表示。

专家告诉记者,汽车安全测试分为吸能区 、过渡区和安全区三个部分,安全区也就是驾驶员乘坐区,就要求刚度要足够强,缓冲区和过渡区发生大变形,安全区也保持完整性。在测试过程中车辆安全区是否变形才是汽车安全的关键。

上一篇:久坐易死,并不是危言耸听! 下一篇:“有毒”苹果掀起专利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