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字化校园 推进智慧型教学

时间:2022-07-15 01:02:18

建设数字化校园 推进智慧型教学

教育部提出,要促进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现代化,从多方面考虑和设计减轻课业负担与有效学习的途径。目前,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和网络建设已基本完成,各种丰富的信息化应用、数字化学习、网络化学习和移动学习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以电子书、平板电脑或移动互联网设备(MID)为代表的手持电子终端技术逐渐成熟与丰富,基于网络的学习技术与软件资源丰富。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相互渗透,正在影响学习习惯变革。因此,有必要把握数字化学习试点的目标任务,优化课程形态、更新教材呈现方式、变革教育教学方式、创新评价体系纳入数字化管理。

1 学校数字化建设工作概况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利用当前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积极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音视频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多项数字化。学校具有在教育教学上的多年实践积累,拥有一批有良好自学与探究能力的高素质学生,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具备良好基础,通过信息化,促进实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数字化学习的方式中如何形成良好的多样化数字学习流程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网络化、本地化学习环境中,形成了大量数据、新闻资讯、软件程序、教学资料、校本课程等学习资源以及兴趣讨论组和社团活动等生成性实践资源的资源库。有效整合、应用这些资源,打破传统的和以往的局部应用,可以促进学习效率,形成优良学习方式。学校在数字化建设中,加强了基础设计与整体规划,规范开展数字化试点,建立家校互动合作机制,加强数字化学习的环境建设,抓好数字化学习试点培训。为确保数字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加强了组织领导、队伍建设,强化过程管理,提供条件保障,积极组织开展规划研究。

2 e学习互动平台建设下的三个行为的数字化

以基础平台为架构以智慧型教学为主线建设数字化学习体系(e学习互动平台的建设)是为了精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每个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实现三个行为的数字化:学生行为的数字化、教师行为的数字化、管理行为的数字化。

学生行为的数字化:非主观的判断学生,利用数字化的手段科学精确地来判断学生的学习行为,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师行为的数字化:利用数字化的手段科学地评判教师授课和个别辅导的情况,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

管理行为的数字化: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动态分析每次管理行为对学生行为、教师行为产生的影响,从而探索三者之间的内在规律,实现智慧型教学。

3 建设“e学习”平台,丰富“e学习”资源

推进智慧型教学的建设期望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管理(一天的学习方式)等五个领域有所改革和创新,取得经验,建成较为完备的“e学习”平台和丰富的“e学习”资源,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常态的教与学方式,并逐步形成数字化学习的解决方案。用数字化的手段精确掌控学生行为、教师行为和管理行为,以促进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建设。

活动设计

试点学科:数学

试点年级:高一

以点到面的方式,2012——初步架构,2013年以1~2个班开展,培训教师,培训学生,平台与应用同步进行,先进行微课程的设计与资源的制作,以周为单位,通过单元学习、问题学习、项目学习等组织形态,开展将微课程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个性化教与学活动。

1)设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与学互动的(包括学习流程、评价流程、跟踪流程、自我管理等新形态)e学习平台,变革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平台与智能终端,沟通课内课外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微课程、微资源、微应用、微探究、微实验、微测试等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选择性学习与合作协同学习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创造与展现的途径,逐渐形成创造意识、发挥潜能,使教育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尝试推进“预习导学、微课程自学、小组协作学术交流、课堂点评演练”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既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又能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开发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优化课程形态。根据e学习的需求和学习者特征,对课程教材进行新的设计,积极开发多样性、扩展性、互动性、再生性、便捷性的e学习资源。通过适当的重构、重组,以及内容的选择、更新与拓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综合性、选择性的课程结构,构建合适的课程组织和实施框架,以适应教育需求、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3)改进评价内容和方式,创新评价体系。通过数字化,可切实有效、方便快捷地实行学生学业成就的全面、即时、精确的过程性、多样性与多维性采集和评价,并且能及时反馈,促进教与学的改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构建由自学检测、问题参与、批阅反馈、活动参与、探索创新等组成的学生评价体系和由资源开发、班级授课、个性辅导、项目协作、在线学习、科研创新等组成的教师评价体系。

4)创新教科研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将实体教研和虚拟教研相结合,构建由课程资源(虚拟课本电子书包、智能题库)开发、在线学习(从在线学习社区中获得个性化学习和团队支持)、项目协作(师生实践活动项目协作)、科研创新组成的教科研模式。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整合教育资源,为教育者提供便捷的技术工具和充足的资源,将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从繁重的、低层次的单个操作中解放出来,激发教育者的个性追求和创造潜能,促进教育者的更高更快发展。

具体措施 开展基于装备应用视角的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终端、互动平台设计的多样化应用、培训交流活动,开展与装备提供商合作组织的参观、咨询合作交流活动。开展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架构专题,以电子书包的软件标准化为部分标准,扩展至平台建设,以利于推广应用。学习终端的选型、服务方式的形成以硬件为基础;认真研讨软件平台的架构,积极进行调查研究,组织学习交流研讨,便捷的输入输出方式及实现途径。

基于学科资源视角的多样化信息,按学科课程结构整合数字化教与学的资源包。以小组为单位对部分教材数字化,数字化教辅资源,整合和汇总学习工具。分组建设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架构微应用、微探究、微实验开发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积极开发多样性、扩展性、互动性、再生性、便捷性的e学习资源。

基于学习方式视角的课内外教与学样例,从中遴选拓展,形成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优化课程形态。根据e学习的需求和学习者特征,对学习方式进行新的设计。

1)课堂的学习,包括自主学习效果的有效检测与反馈、精准的点拨解读与示范展示、充分的针对训练与互动交流、积极的问题解决与实验探究,即时的批改统计与评价等的活动设计。

2)课外的学习,学习探究、疑难咨询与解答、移动学习、生生沟通与互助,学习与管理跟踪等。

3)实践活动、开展实验探究、项目规划、数字化移动采样、家校互动等。

以推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的思路,利用好在线资源和在线学习,通过e学习平台将颠倒的课堂这种混合教学模式引入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将在线学习与面对面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及其应用和迁移有机地结合。

4 结束语

通过推进网络课程平台的构建,智慧型教学的实施,网络教学资源(微视频)的建设和课堂、课后的数字化学习的流程建设,教师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备课流程:网上学习信息搜集整合教材学习资源制作;学生初步形成一套新型的学习流程:领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网上生生互动网上师生互动(课堂集中研讨解决)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军征.数字化校园规划与实施[M].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陈丽,等.数字化校园与E-Learning[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姚正东.微课程设计策略探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6).

[4]王运武.“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型发展研究:基于系统思维的分析思辩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13(2).

上一篇:网络学习平台在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