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向心力演示仪

时间:2022-06-08 09:12:17

1 引言

高中物理课程中,向心力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传统的“向心力实验演示仪”仅仅是半定量的,并且误差较大,从而只能定性地说明向心力大小与相关变量有关,而无法定量地测出向心力与半径、线速度和质量有关,即准确性难以控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设计制作了探究向心力演示仪,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其操作简便,原理直观,性能可靠,误差小,适合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将向心力定性演示实验改进为定量操作实验,在学生对向心力公式的理解及应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探究向心力演示仪与传统的“向心力实验演示仪”相比,实现了定量地研究与向心力大小有关的物理量,并且大大减小了实验误差。

2 结构与原理

如图1、图2所示,图中标号1为减速电机、2为联轴器、3为扁铁、4为轴承、5为铁棍、6为斜梁、7为铁槽、8为微型电子秤、9为无线摄像头、10为便携式测速仪、11为电位器、12为开关、13为蓄电池、14为重底座、15为螺丝、16为小垫片、17为直角铁片、18为大垫片、19为螺母。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扁铁固接,减速电机嵌套于轴承中,轴承内圈与减速电机固接,轴承外圈与扁铁、斜梁固接,斜梁与铁槽固接,铁槽外侧标有刻度,铁槽一端通过螺丝、垫片、直角铁片、螺母竖直固接微型电子秤,铁槽中部固接无线摄像头,电子秤示数通过无线摄像头显示于计算机,轴承外圈与三根铁棍固接,三根铁棍与重底座通过螺丝、螺母固定,重底座内置蓄电池,减速电机连接电位器,电位器连接开关,开关连接蓄电池(电路如图3所示),便携式测速仪置于微型电子秤下方。

本演示仪中用到的减速电机是DFGA25RP-344i,A401,DC12V,RPM10;轴承是6005;微型电子秤的量程是500 g,误差是0.01 g;电位器是1.5 KΩ。本演示仪采用微型电子秤间接测量向心力的大小,通过在电子表格中写入公式,将微型电子秤示数转换成力的大小,转化公式为:力的大小=(微型电子秤示数/1000)*9.8 N。通过电位器实现调速,利用便携式测速仪测量物体的线速度。借助电子表格,快速计算、作图,从而直观地呈现向心力与各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分别用不同质量的小球进行实验,可探究向心力与质量的关系;调节电位器,改变减速电机转速,可探究向心力与线速度的关系;改变小球所在的位置,可探究向心力与半径的关系。

3 操作与演示

使用时,把小球置于铁槽中的某一位置,并从铁槽的刻度上读出到轴心的距离,使微型电子秤竖直靠着小球,将微型电子秤竖直固定于铁槽中。将便携式测速仪置于小球的正下方。将无线摄像头与计算机连接。打开开关,调节电位器,微型电子秤对小球的弹力提供小球做圆周运动时所需的向心力,并通过微型电子秤测出示数,由无线摄像头获取读数,并显示于计算机。记录轴心到小球所在位置的距离、便携式测速仪的示数和微型电子秤的示数,绘制散点图。

3.1 实验过程

1)半径、线速度大小一定,探究向心力与质量的关系。①固定微型电子秤的位置,依次将不同质量的小球放入铁槽,打开微型电子秤;②按下电机的电源开关,保持电机转速不变,分别记下小球的质量以及微型电子秤示数;③将得到的数据输入电子表格,作出向心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如图4),观察数据点的分布,得出向心力与质量呈线性关系,即当作圆周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半径和线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其所需的向心力与质量成正比。

2)质量、半径一定,探究向心力与线速度的关系。①固定微型电子秤的位置,放入小球,打开微型电子秤,打开便携式测速仪;②按下电机的电源开关,调节电位器控制电机转速,分别记下小球的线速度以及微型电子秤示数;③将得到的数据输入电子表格,作出向心力与线速度的关系图像(图5),观察数据点的分布,可见具有抛物线特征;④利用电子表格算出线速度的平方、线速度的平方根、线速度的立方(图6),再分别绘制向心力与线速度、线速度的平方、线速度的平方根、线速度的立方之间的关系图像(图7)。从图像上易得向心力与线速度的平方呈线性关系,即当作圆周运动的物体的质量和运动半径保持不变时,其所需的向心力与线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演示仪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演示仪中微型电子秤与铁槽之间的固接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演示仪中调速电路的原理图;附图4是实验中向心力与质量的关系图;附图5是实验中向心力与线速度的关系图;附图6是实验中对向心力与线速度的关系作出几种尝试的计算结果表;附图7是实验中对向心力与线速度的关系作出几种尝试的关系图。

4 结束语

本演示仪利用测速装置和测力装置,通过实际演示可分别改变质量、线速度、半径,实时读出向心力和速度的数值,分别探究上述物理量与向心力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周运动的特点以及向心力公式。本演示仪具有性能可靠、误差小的优点,教学中的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均能使用。

上一篇:时代呼唤重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素养 下一篇:刍议征信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