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7-15 12:15:11

福建省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摘 要:外商投资与对外贸易是福建省对外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文章选取GDP作为经济增长指标,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作为经济开放度指标,运用VAR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表明福建省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因此,提升引进外资的质量,升级外贸产业,推进区域间合作是福建省对外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经济开放度 经济增长 脉冲响应函数

中图分类号:F71;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9-200-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渐实现全球化,对外贸易总额不断增加。福建省作为经济开放的先驱省份,对外经济尤其是对台贸易发展迅速。EFAC协议签署之后中国内地与中国台湾地区经贸往来的不断深化,内地对台贸易总额呈日益增长的态势。福建是中国内地距离中国台湾最近的一个省份,自古以来与台湾有着割不断的情缘,闽台贸易也有着很强的合作互补性。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福建和台湾两地区经贸往来持续升温。2014年福建对台贸易总值达764.1亿元人民币,其中福建对台出口234.7亿元,从台湾进口529.4亿元。随着福州、平潭和厦门三地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两岸的贸易联系不断加强。因此,研究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优化贸易产业结构,扩大对外贸易总额,提高外资利用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具有较大意义。

经济开放度能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的开放程度,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同时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和对全球经济的依赖程度。但是选取什么指标来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开放程度在学术界有较大争议。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学术界一般有两种方式来选取衡量经济开放度指标。一种方式,运用我坏闹副昊蜃酆现副晏逑道春饬恳还或地区的经济开放度;另一种方式,选取一定的经济指标,运用计量方法测算指标的理论预测值,最后通过比较该类指标实际值与理论预测值的差异来衡量经济开放度。但是不管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对于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经济开放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二、福建省经济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指标的选取。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实证分析认为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对经济增长有较为显著拉动作用,且一国或地区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也存在正相关关系。本文选取福建省GDP作为经济增长指标,以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两个指标来衡量福建省的经济开放度。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建立VAR方程,并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来研究这两个指标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选取1990―2014年的数据来进行研究。

2.平稳性检验。检验时间序列是否平稳最广泛的方法是ADF检验法,本文选取福建省1990―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将各经济变量数据分别取对数,记为LNGDP、LNINVEST、LNTRADE。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LNGDP序列在10%水平下不平稳,LNINVEST和LNTRADE在10%水平下平稳,LNGDP一阶差分平稳。由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需建立于平稳序列的基础上,将GDP、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进行对数一阶差分,即指标的对数增长率,建立VAR模型。

3.VAR模型。为了研究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对序列建立如下VAR模型:

式中三个方程的拟合优度分别为:RGDP=0.919398,RTRADE=0.690139,RINVEST=0.489687,只有GDP的回归方程拟合优度较高。残差的同期相关矩阵可以检验扰动项之间是否存在同期相关关系,用ei表示第i个方程的残差,i=1,2,3,4。结果表明GDP增长率和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增长率的残差项之间存在的同期相关系数比较高,但仍表明GDP增长率和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增长率之间存在着同期的影响关系,这为我们下一步的实证分析打下基础。

4.格兰杰因果检验。由VAR模型检验结果知道,GDP与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是具体指标相互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以及因果关系的方向如何,需要对模型的相关变量进行进一步的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GDP增长率的增加能格兰杰引进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增长率的增加,反之亦然。GDP增长率与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也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即不论是GDP增长率或者进出口总额增长率的增加都会格兰杰引起另一指标的增加。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不是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但反之则成立。这一检验结果表明作为经济开放度的几个指标与经济增长的指标GDP存在着相互关系,接下来我们用脉冲响应函数对这些影响进行模拟衡量。

5.脉冲响应函数。在计量分析中,VAR模型是无需对变量作先验性约束的非理论性模型,因此在我们在分析VAR模型时,通常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即不直接分析一个变量如何影响另一变量的,而是对模型施加一个冲击,进而分析冲击对系统的动态影响。

下面我们对三个变量均加入一个正的冲击,采用Cholesky分解方法得到GDP,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相互间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在图中,纵轴表示对一个变量施加冲击后另一变量的响应,横轴表示变量受影响的滞后期数,实线为脉冲响应函数,代表变量受到冲击后的反应强度,虚线为反应的正负两倍标准差值。

从图1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率加入一个正的冲击后,GDP增长率的值在前3期内向上波动后又向下波动,到第7期时转为负值,在第8期达到最小并趋于稳定。这表明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率经冲击后会给GDP增长率带来短期的上升,但长期对GDP增长率是起反向作用,并且有较长的持续效应;反之,GDP增长率受到一个正的冲击后,在第3期会使得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率向下波动并达到最小值,接下来就进入稳定的增长期,长期影响趋于零。这说明GDP增长率对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也有一定反向作用和较长持续性。

当期对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率施加一个正的冲击后,GDP增长率在前两期向下波动达到最小值,而后进入稳定的增长期,但其波动的幅度比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率影响小。反之,当期GDP增长率受到一个正的冲击时,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会在前3期出现较大的向下波动并达到最小值,随后呈上升趋势,直到7期后开始稳定,影响时间较长。

当期对进出口总额增长率施加一个正的冲击,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率在前2期下降后上升,到第5期达到最高值后逐渐减小,第10期影响基本趋于零;反之,对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率施加一个正的冲击,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在前3期上升到最大值后持续下降直至趋于零。

终上所述,由于市场化程度和政府保护政策等各方面的问题,使得进出口贸易额、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外部冲击会给GDP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率在短期内引起GDP增长率增加,进出口贸易总额则从长期引起GDP增长率增加。政府可以利用这一关系,扩大外贸,增加外商投资来对生产总值,也就是经济进行刺激,促进经济增长。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结合经济增长与经济开放的相关理论基础,采用1990~2014年GDP数据(数据来源于福建省统计年鉴)作为经济增长的指标,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作为经济开放度指标。通过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并建立VAR模型,然后对序列进行格m杰因果检验,对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福建省GDP增长提升了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外资的进入也会促进GDP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 福建省加大力度引进外资,外资依存度在大量外资引进后不断上升。外资(主要是台资)的进入,使得福建省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逐渐形成了以外资带动经济的增长模式,短期内能促进福建省GDP不断提升。

2.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从长期来看会促进福建省GDP的增长,但短期内对GDP增速的影响可能是反向的。福建省位于海峡西岸,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要省份,在对外特别是对台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十三五”规划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带概念,福建省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省份,应抓住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对传统出口产业的升级改造,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对外贸易产业的技术升级,有利于福建省GDP的长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 特别是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福建省的经济增长。当前, 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 区域间经济合作不断发展, 区域内各成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加快;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ECFA协议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形成和海峡西岸经济合作加快发展, 使得福建省能更好地发挥地区优势。另一方面, 全球化背景下必然引起国际资本竞争日趋激烈, 针对中国企业的贸易争端和贸易保护愈演愈烈,这也成为福建省对外经济发展的一大绊脚石。在这一大背景下,福建省必须协调好对外开放和发展的关系,提升对外开放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善:一是从引进外资的质量着手,提升质量,提高对外投资的能力,促进地区对外经济发展。通过实证结论可以看出,GDP增长率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率互为格兰杰原因,因此要吸引优质的外资进入,首先要提高地区的经济水平,提升综合实力,才能将引进外资与本地产业相结合,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引进外资的增加,也会促进地区的经济增长。二是从增长模式着手,通过改变外贸增长模式,进而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通过对外贸产业进行升级,对外贸体制进行改革,更好地拉动地区经济的增长。三是大力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和“一带一路”核心省份竞争力, 推动区域内和沿线经济带的全面合作。

参考文献:

[1] 李羽中.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度量与比较[J].经济研究,1998(1):28-31

[2] 陈耀庭.90年代中国经济开放度和国际化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8):11-15

[3] 孙焕民,李国柱.汇率波动与国家经济开放度――基于Panel-data数据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经济研究,2004(4):132-140

[4] 范良.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基于VAR方法对中国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11)

[5] 应健,张国林.经济开放度及其度量方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2(10)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1)

(作者简介:曾静怡,女,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

(责编:若佳)

上一篇:经济数学课的课堂教学探索 下一篇:八项规定对雅安餐饮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