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黑匣子”

时间:2022-07-14 10:46:50

情绪“黑匣子”

宝宝的情绪“有感于内,必形于外”。童心的纯真,让这些生动的情绪百分之百、不加修饰地表现出来。看着宝贝情绪舞台的多姿多彩,我们如同看见一颗至清至纯的童心。然而,舞台上也会上演令人担心的一幕,一些看似不良的情绪正悄悄爬上宝贝们纯真的脸颊。

宝宝在各个阶段会有哪些情绪问题?让我们来看看奇奇妈为奇奇记录的情绪日记――

2004年5月6日宝宝刚出生

“哇――!”一声响亮的啼哭划破了医院走廊的宁静,宝宝诞生了,清脆的啼哭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有力宣言,而我,已经是妈妈了,兴奋与自豪溢满心房。

产房外的爸爸心急如焚,宝宝的啼哭,让原本坐立不安的他,一阵狂喜:“生了!生了!”此后的几天,全家都围着这个小家伙转。然而,一切健康的儿子却总喜欢在半夜啼哭,那一声紧似一声的哭声,让我这个新手小妈备感无助。

情绪关健词:哭

情绪解码:哭,是宝宝最初的心理语言。由于宝宝还不能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意愿,因此,哭是宝宝用来表达身体的状况和自己意愿的一种方式,以引起父母的关注、亲近和满足。所以,身为父母,需要关注宝宝啼哭背后所隐藏的信息,才能帮宝宝解决他的需要。比如,肚子饿了要吃奶;寂寞了要人抱;厌烦了需要别人来逗乐:不舒服了需要引起大人注意……

TIPS:宝宝在前3个月的时候,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持续性啼哭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宝宝的敏感所致,喂奶、抚触等方式一时之间可能都不会有什么效果,这时,妈妈切忌焦躁,心平气和,继续用爱心和耐心呵护宝宝,用抱抱、亲亲等身体的接触来使宝宝慢慢安静下来。

2004年11月10日宝宝6个月

昨天,老家的舅舅风尘仆仆地来到杭州,说要看看他的小外甥。奇奇睁大了眼睛,舅舅伸手想要抱抱,没想到,“哇”的一声,宝贝哭着扭头扑向了我。

“宝贝,这是舅舅,跟舅舅打声招呼。”可怎么说小家伙就是不愿意再看舅舅一眼。一旁的姥姥笑着说:“他这是怕生呢!”

情绪关键词:怕生

情绪解码:这个阶段的宝宝情绪变化更为丰富,他会对陌生人产生“害怕”或“害羞”的情绪。看到亲人或是熟悉的人,宝宝会张开双臂,身体扑向亲人,要求搂抱、亲亲;如果看到陌生人,往往习惯躲到熟悉的大人身后。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婴儿出生后能感知到人脸的模样,他特别喜爱母亲的脸,以后逐渐辨认出亲近的人和陌生的人,辨认出他们脸的模样的不同,而5~6个月开始婴儿有了明显的记忆力,“认人”到“怕生”是他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变化,说明婴儿的感知和记忆能力在发展,对亲人和陌生人能加以区分,而产生不同的反应。宝宝对陌生人不熟悉,不喜欢,他就会感到不安全,所以产生了“怕生”现象。

TIPS:教育胆怯、退缩、害羞、害怕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的孩子,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信心,不断鼓励他,积极正向的情绪态度远比训斥、责备更有效。

2005年4月3日宝宝11个月

最近,我的工作是越来越忙了,但还是坚持中午回家给宝宝母乳喂养。一来可以保证奇奇的营养,二来也可以缓解他想念妈妈的情结。但是我的如意算盘却不能如愿。

近几个月,宝宝特别粘人,只要我回家,他就不放我走,哭闹不止。好不容易稳定了他的情绪,好言相劝:“宝宝长大了,要懂事,妈妈现在要去上班。赚了钱才可以给宝宝买玩具呀。妈妈很快就会回来。”好久,奇奇才抽泣着答应了。可开门走的那一刻,他又抱着我的腿,一脸的委屈,真是心疼……

情绪关键词:依恋

情绪解码:母子依恋是人类情感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婴儿是通过母亲来认识社会的,在喂奶的时候,婴儿在母亲的怀抱里获得温暖、舒适与亲情,会建立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是宝宝以后发展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

大多数宝宝在6~8个月的时候开始对妈妈的离去表现出不安和悲伤,有的则会哭闹不停,同时对陌生人表现出紧张和焦虑:而妈妈的出现会使宝宝再一次感到愉快,并能在妈妈身边安心游戏,对因陌生人引起的焦虑和不安,也随着妈妈的出现而有所减轻。这种情绪在宝宝9~12个月的时候越显强烈。因此,父母在这段时间应特别注意宝宝的情绪变化,及时满足宝宝的情绪需求,以免造成情绪问题。

TIPS:父母要和宝宝建立良好的安全性依恋关系。父母要用热情、温和的语言与宝宝交流,鼓励、支持宝宝独自一人玩耍,多关注宝宝的言行举止。

2005年8月15日宝宝15个月

邻居张大爷养了一只贵宾犬,叫“尼克”,每天吃过晚饭,张大爷总是会带着他的狗出来溜溜,顺便和街坊邻居吹吹牛。

今天吃过晚饭后,我带着奇奇到小区里乘凉。正巧碰上出来溜狗的张大爷。老人家可喜欢宝宝了,见了宝宝就来逗。平常奇奇都很活泼,但今天却一声不响,眼睛只瞅着一旁的“尼克”,小手死命拽着我的衣服。当老人家伸手想抱抱他时,小家伙一扭头抱着我的脖子,说:“妈妈,怕!”

情绪关键词:恐惧

情绪解码:恐惧是人面临不可预知的危险事物时出现的焦虑感、危机感和无助感。两岁前,孩子的恐惧情绪主要表现为对强烈的声、光、物的惊恐。惊恐的对象可以是陌生人或是黑暗、强光或强烈的声音刺激,各种动物,马路上来往的汽车,想象中的恐惧事物等等。处在惊恐中的孩子很容易产生不安全感、焦虑感和无助感,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安慰和辅导,就会逐渐地形成恐惧倾向并发展成为胆怯、畏惧、退缩等人格行为,阻碍孩子的身心健康。

TIPS:对于处在恐惧中的宝宝,父母更需要给予特别的照顾、安慰和鼓励,尤其是语言和身体的安慰。亲子间的交流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和摆脱恐惧阴影,家长要有一定的耐心。

2006年10月23日

奇奇最近很不听话,总喜欢跟大人对着干。玩好玩具,让他把玩具收拾好,他扭头就跑;去超市看他喜欢的玩具,也不管家里同类的玩具快堆不下了,哭着闹着就是要买;该吃晚饭的时候,却要看动画片……是不是孩子到这个年纪都会这样叛逆?

今天,他又把邻居家的小妹妹惹哭了,仅仅是为了一辆玩具小汽车谁先玩的问题。带他去道歉,就是不肯开口。我希望我的宝宝健康快乐,但前提并不是增加别人的痛苦。

情绪关键词:反抗

情绪解码:这个年纪的宝宝有点不听父母的话,并且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为“第一反抗期”。宝宝的反抗与成人的反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宝宝的反抗行为不是成人的那种故意针对性的对抗行为,这种反抗只不过是一种自我意识萌芽和发展的阶段性的表现而已。这个阶段宝宝具有自我中心性,他们做的事情总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只是想达到自己的欲望,而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反抗,是这个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表现。

TIPS:面对宝宝的顽皮、任性、固执和不听话,父母要积极理性地认识和对待孩子的这种“叛逆”,用轻松活泼的语气和幽默感去和宝宝沟通,不能因为宝宝的顽皮而对他实行严厉的惩罚。

宝宝情绪沟通4法则

1、肌肤接触法

父母和宝宝的肌肤接触其实是一种很好的亲子沟通法。拥抱、亲吻、抚触……都能让宝宝感受到来自父母对他的呵护,他会在接受到父母的爱的同时建立安全感。特别是当宝宝与妈妈长时间分离的时候,他更需要来自妈妈的。这是亲情的直接体现。

2、语言对话法

利用语言来和宝宝沟通有助于改善儿童的不良情绪。早期的亲子面对面交流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形式和内容都有所改变。一般情况下,0~1.5岁的时候是以父母说话为主;1.5~2.5岁的时候是亲子间的相互交流为主;两岁半以上应以倾听孩子说话为主。但不管是采用什么方式,这都是一种有效的感情沟通法,他可以让你更直接地了解孩子的需要。

3、目光交流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眼神的交流更能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当父母凝望孩子的时候,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温柔能给宝宝带来勇气。不要以为宝宝还小,无法领会眼神间传递的信息,他同样能在你的眼神中看到你是生气还是喜悦。

4、亲子游戏法

游戏是每个孩子的最爱。和宝宝玩游戏可以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在游戏中,你走进了孩子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喜好。一些可以帮助孩子体验和认识世界的游戏不但可以愉悦孩子的心情,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智能。轻松、欢乐、和谐的亲子气氛是孩子健康、开朗情绪形成的催化剂。

上一篇:解暑热·黄瓜餐 下一篇:10种婴儿防蚊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