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战略决策研究

时间:2022-07-14 06:33:05

多目标战略决策研究

摘要:重庆市于2007年提出的“一圈两翼”发展战略是一项典型的多目标战略决策,这一重大决策涉及到农民增产增收、自然环境保护、人文社会环境改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简要回顾重庆市两翼地区的经济、农业发展现状,明确农民实现增收的同时应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分析多目标战略实施所遇到的困难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农民增收;环境保护;多目标战略决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3-0058-03

一、概述

多目标决策方法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决策分析方法。决策分析是在系统规划、设计和制造等阶段为解决当前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在若干可选的方案中选择和决定最佳方案的一种分析过程。多目标决策的特点是目标多于一个,目标不可公度,目标间存在矛盾。在多目标决策的实施过程中,由于需要同时考虑多种目标,目标间难以比较,并且可能彼此矛盾,因此一般很难使每个目标都达到最优,做出各方面都很满意的决策。由此看出,多目标决策实质上是在各种目标之间和各种限制之间求得一种合理的妥协,这就是多目标最优化的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管理透明性和公众参与性的增强以及法制意识、维权意识的提高,决策特别是政府决策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决策不当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也越来越大,很多决策会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多目标决策研究对于科学决策、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1]。

“一圈两翼”战略是重庆市市委市政府为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在总结过去“三大经济发展区”、“四大工作板块”实践基础上对重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一圈两翼”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重庆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以主城区为核心包括 23个区县的“一小时经济圈”即“一圈”,建设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地区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地区“两翼”[2] 。“一圈”的发展目标是在未来的十年之内,“一圈”地区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先锋,吸引“两翼”地区的人口向“一圈”转移;“两翼”地区的两大重要目标,一是千方百计地加快增长极、经济中心的推进力度,也就是加快乡镇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速度;二是要抓住全面小康、城乡统筹的要义,合理利用优惠政策,促进“两翼”的山区、库区能够更好更快发展,努力缩小差距,同时保护和改善山区库区的环境。

重庆“一圈两翼”发展战略是一个典型的多目标决策,该战略旨在通过“一圈 ”与“两翼 ”的协调发展,加快发展速度,将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一发展战略规划到2020年,届时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常住人口约为2 200万,占全市人口的71%,城镇人口约为1 760万,占全市城镇人口的81%,城镇化率约为80%,这一区域内将形成1个特大城市、5个大城市、7个中等城市和若干小城市[3]。从规划内容来看,涉及水利、农业、畜牧业、林业、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几大产业,几大产业建设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从规划目标来看,是典型的多元目标,目标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甚至相互冲突,例如家禽养殖的发展是农业产业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有助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有益于农民增产增收,但同时也消耗粮食,并且有可能污染农业面源。水利规划中水的建设在整个区域规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以三峡大坝为例,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大提高了区域内长江及相关支流的防洪抗旱能力,是粮食稳产高产、城市稳步建设的重要保障,但对河流生态系统、整个大气循环系统也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农业增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但农作物高产所带来的水资源消耗问题、耕地枯竭性使用问题、化肥农药面源污染问题也值得考虑并且加以重视。从方案选择来看,不同行业进行战略决策时,目标侧重考虑的因素不同,难以找到绝对的最优规划方案,最终只能拿出相对满意方案,达到各方面利益的平衡。

二、重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趋势分析

重庆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也是国土面积最大、人口总数最多、贫富差距最大的直辖市。重庆在整个国家规划和西南地区区域规划中有五大明确定位: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2007年6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继“西部大开发”之后,加快中西部发展、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和重要的增长极,重庆市自1997年直辖后,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市容市貌发生了重大改善。但其内部“大城市、大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十分明显,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翼、渝东南翼(简称“一圈两翼”)由于经济发展的历史积累因素,加上资源、技术、政策等条件的差异,各区县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且趋于扩大,阻碍了重庆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的协调发展。

2009年,是重庆在逆境中化危机为良机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重庆继续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发3号文件,奋起应对,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持和谐稳定。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 527亿元,同比增长1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31.5%和18.6%;实际利用外资40.4亿美元、内资1 468亿元,分别增长47.7%和74.2%。引进世界五百强企业累计达到111家。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五大百亿级商圈、六个百亿级市场发展壮大[4]。重庆曾被多家国际国内权威机构评为“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城市”和“中国十大最具竞争力城市”。

就农业这一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来看:2009年,全市粮食产量为1 137.2万吨,同比下降1.4%;农业增加值606.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5%,农村经济总量1 819.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5%。粮食小幅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病虫害和气象条件的影响。由于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因此,粮食生产条件并非优越,但是经济作物尤其是蔬菜和油料作物的产量大为提高,如油料作物总产达40.54万吨,较2008年增长13.4%,经济作物产量的大幅提高有助于农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活条件得以改善。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固然令人可喜,但是也应该客观地看到,重庆市区人口密度大,开发强度高,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发展,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也在不断加大。因此,重庆高度重视污染控制与总量减排工作,近年持续、不断加大的环保投入和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对环境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农村、长江两岸等六大森林工程同步推进实施,植树造林达578万亩,建成城市绿地5 496万平方米,主城区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了进一步保护和改善主城区环境,主城区企业环保搬迁25户,淘汰小煤矿300万吨、小水泥145万吨。2009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5%,长江、嘉陵江、乌江重庆段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3天,比上年增加6天[4]。

由上可知,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初现相互促进的良好势头。

三、两翼地区农民增收与环境保护目标

重庆市政府2010年开始在两翼地区实施农民万元增收工程,通过发展林禽养殖、林下养畜、林地种植、林业产业、林果产业、森林旅游,到2012年,使“两翼”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左右、增加800元以上,达到6 400元;“两翼”地区农户纯收入在2009年基础上户均增加1万元,达到2.5万元;有劳动能力的农户,95%以上实现万元增收。这个工程的实施对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山地林业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两翼地区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过程中,同样考虑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环境的有效保护也是十分重要的。

渝东北的环保目标是以保护三峡水库水质和恢复自然生态为重点,把渝东北地区建设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全国水资源战略储备库 [5]。

渝东南的环保目标是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为重点,采取造林绿化、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等综合措施,努力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建设风光秀美的渝东南绿色生态走廊 [6]。

四、农民增收所遇到的困难及其原因

虽然重庆发展速度令人可喜,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重庆主城之外山区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2010年是重庆两翼地区实施万元增收工程的开局之年,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深入到重庆两翼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出来以下几点农民增收遇到的困难及其原因:

1.农户劳动力缺乏,大力发展新型农业促增收的政策难以落实。由于重庆市区的快速发展,重庆周边农村地区的青壮劳力纷纷外出打工挣钱改善家中的经济状况,大量儿童、老人留守村中进行少量的农业生产活动,调查显示,50%的农户认为影响贫困状况改善的因素主要是家中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对于政府大力号召开展的种养殖业,则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和劳动能力落实,从而影响了农民在种养殖业方面获得的经济利益。

2.基础性设施尚不完善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由于整个重庆市处于山区丘陵地带,因此交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重庆两翼的大多数县区交通通道不畅,公路等级及密度低、质量差、路网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了乡镇地区与外界的经济、技术、文化的交流,导致当地的农业生产还处于传统生产模式,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素质低、增收渠道单一,农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另外,电力建设滞后,农村电网改造不足,用电安全性差。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滞后,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局部地区存在水质性缺水问题。城市功能设施以及公共安全应急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3.劳动力素质低下。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盖尔・约翰逊指出:“中国农民接受的低水平教育是影响他们收入的重要因素。首先,农民接受的教育会影响他们的生产率;其次,教育也会影响农民移民到城市后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在重庆大多数山区,低学历劳动者所占比重较高,劳动力素质较低,人才短缺,小学文化程度占农村总劳动力的40%以上,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5%左右。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普及,从而对于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将大打折扣。

4.其他影响因素。土地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重庆市山地多,石灰岩分布广泛,平地少,农业生产用地条件差,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低,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现象突出,水土流失严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自然灾害频仍。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的环境制约。公共服务能力弱。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群众看病贵、上学难、文化生活贫乏等问题仍然突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保障标准和覆盖率低,贫困程度深。区域内所有区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比例大,绝对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7%,相对贫困人口占10.2%,因病因灾返贫现象较为突出。

五、对策与建议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电交通设施,为增收创条件。在对比东部地区省份经济发展的数据过程中,笔者发现东部省区能够连年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东部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水电油气交通建设开展速度快,利用效率高,信息人才交换频繁,极大地提高了东部省区的发展速度。因此,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尤其是公路网和电网的建设。公路和电力设施的完善,将快速提高农民致富的能力,实现农民增收和社会经济发展。

2.继续大力普及科技生产知识。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科学技术普及过程中的媒介,各类科研人员是向广大产业劳动者传播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继而增加收入的最好载体。各大高校在暑假大力举行三下乡活动,有助于科学技术的普及,有助于农民收入状况的改善,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积极发展现代山地生态农业。利用山区山地地貌和立体气候,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发展现代山地生态农业,建设重庆特色农业基地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特色农业区或优势产业带。围绕特色农业产业链构建,依托龙头企业,加快培育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根据当地特色养殖,建设各类优质食用家畜养殖基地。大力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种植基地,大力促进农民增收。

4.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产品与市场实现有效对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鼓励通过重组、控股、参股、兼并、租赁等多种形式整合资源,引进、培育和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有基础、有前景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加强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引导和鼓励城镇资本下乡参与现代农业开发,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建立农业产业化配套服务体系,重点推进动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体系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田水利设施、田间道路建设。发展丘陵山地小微型农业机械,改善农业装备条件。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加快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从良种创新到成果推广应用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5.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结合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在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推广建设氧化塘、沼气池、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等污水处理设施。加大科技帮扶力度,推广绿色生产,引导农民逐步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引导畜禽养殖户建设废水处理回用设施、畜禽粪便处理和利用系统。

六、结语

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一个直辖市,在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农民增收、保护环境等各方面的建设,对于其他西部省市具有极强的辐射作用。重庆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发挥了先行者的作用,作出了极大的贡献。重庆市“一圈两翼”规划是城乡统筹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西部地区再一次做出了榜样,社会意义显著,战略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鲁东霞,李佩,王红卫,田耀武.河南粮食增产与环境保护多目标战略决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9,(6):127-129.

[2].在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上的报告[R].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2007-05-23.

[3]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Z],2007-08-03.

[4]重庆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Z].

[5]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渝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Z],2007-09-17.

[6]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Z],2007-11-16.

上一篇:中国古代和西方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对河南省... 下一篇:中国热钱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