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广东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策略

时间:2022-07-14 05:55:58

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广东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策略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来广东省求学的留学生不断增多,广东省的留学生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从广东省来华留学工作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广东省来华留学工作的主要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广东省来华留学工作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留学生;高等教育;发展策略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number of oversea students have been risen and Guangdong province has obtained certain achievement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n, analyze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problem of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studying in Guangdong.

Key words:Economic globalization;Oversea students;Higher education;Development strategy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出台政策,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争夺国际人才,设立项目促进学生、学者国际流动。在当今紧密联系又充满竞争的全球经济环境下,教育是对未来的唯一保障,这是唯一一条真正摆脱贫困、克服不利背景、文化差异和特权限制的途径。21世纪,一个公平的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芯片。因此,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尤其是外国留学生教育是我省统筹考虑国际国内两个环境、应对新挑战的重要手段。

1 广东省来华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

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来华留学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来我省求学和进修的留学生不断增多,我省的留学生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1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总人数为292611人,比2010年增长了10.4%;广东省有33所高校招收了来自世界167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15973人,比2010年增长了13.3%,占全国留学生总数的5.5%。其中,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留学生7108人,占我省留学生的44.5%,比2010年增长22.3%[1]。

1.1留学生接收院校分布更加合理 改革开放初期我省只有5~6所高校接收留学生,到目前全省接收来华留学生的高等学院已经达到了33所,分布在全省11个城市,布局比较合理、分布面较广、影响力较大。有8所院校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全省高校接收来华留学生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1.2留学生规模跨越式发展 新世纪以来,我省高校来华留学生规模发展迅速,增速显著,留学生规模超过千人的院校有7所。留学生总规模从2000年的1930名发展到2011年的15973名,年平均增长达到21.2%,留学生规模居全国第四位。

1.3学历教育留学生发展迅速 本世纪初我省来华留学生主要以语言为主,学历教育的留学生比例仅占29.84%,到2011年,我省学历教育留学生达到了7108名,占全省来华留学生总数的44.5%,超过全国4个百分点(全国比例40.6%),比2000年的576名增加了6532名,增长了10.3倍。

1.4留学生生源国别逐年增加 在不断加大宣传、拓展招生渠道、扩大规模前提下,我省来华留学生的生源国别也在逐年增加,2011年我省生源国别达到了167个国家,遍及世界五大洲,来自印度尼西亚(2164人)、韩国(2159人)及越南(1396人)留学生数分别列前三位。

1.5留学生特色教育初见成效 多年来,我省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发挥学校学科、专业门类齐全的有利条件,开设适合外国留学生学习的专业课程,积极尝试英语或双语讲授专业课的教学模式,结合学校的专业特色开展来华留学特色教育,进行课程国际化的大胆尝试,全省来华留学特色教育已初见成效。

2 广东省来华留学工作面临的问题

2.1“留学广东”品牌效应与影响有待提升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较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国内高校的生源主体是属于卖方市场的中国学生,美国留学网数据显示,美国留学未来仍保持快速的发展。据美国国务院下属国际教育协会门户开放的报告,2009到2010年中国到美国留学生达到12.8万人,2010年到2011年达到15万人,2011年到2012年依然会保持20%到30%的增长,2012年赴美留学人数达到18万人左右[2]。广东对属于买方市场的留学生重视不够,缺乏一个整体的规划与适应市场需求的运作模式,往往强调让买方来适应卖方,而不是根据市场的需求主动去适应买方:即以计划经济下的公益性教育的运作模式来应对属于教育服务贸易市场的留学生教育与留学生教育市场,使得“留学广东”缺少一种品牌效应。

2.2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和层次还有待提高 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公布的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2011年,接收留学生排名前4名的省市分别是北京(72171人)、上海(47403人)、天津(16679人)、广东(15973人),我省外国留学生的总体规模与北京、上海等省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同时,留学生教育学历层次结构不高,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留学生7108人,占我省留学生的44.50%,进修生人数大于学历生数,且多数集中在语言专业。

2.3留学生教育发展与广东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相称 按照高等教育国际化标准,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高等院校国际学生数量占在校大学生的比例已经超过或接近10%。广东是全国经济强省,2010年实现GDP 45472 .83亿元,同比增长12.2%,经济总量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2011年全省高校在校生为473647人,外国留学生占全省高校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为3.37%,其中学历教育留学生人数仅占1.5%,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外国留学生数量和质量与我省创建国际化一流大学的目标还存在巨大的差距。

2.4吸引留学生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对于国际学生而言,充足的留学资金非常重要,是选择留学目的地的一项重要指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设立政府奖学金吸引优质生源,留学生教育的市场化、产业化已相当成熟。国外一流大学为吸引优秀的海外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留学资金援助,比如提供全额或者减免学费的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允许学费、住宿费分期支付以及在课余打工等政策[3]。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也加大了对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的资助力度。2008年,中央财政对来华留学工作的投入大幅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发放规模及受益范围明显扩大,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增加了3365人,总数达到13516人,同比增长33.15%;自费留学生增加了24631人,达到209983人,同比增长13.29%[4]。2011年,我国向五大洲178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25687个奖学金名额,比2010年增长了14.7%。而2011年,广东省仅招收了716名奖学金生,占留学生总数的4.48%,2010年为4.82%。2011年奖学金生数在全国排第12位,落后于北京(5713人)、上海(2639人)、湖北(2725人)、江苏(1551人)、辽宁(1491人)、吉林(1432人)、黑龙江(1121人)、天津(1114人)、浙江(805人)、湖南(734人)、云南(722人)等省。上述省市全部设立了省级政府奖学金,而广东省2013年才开始设立广东省政府来粤留学生奖学金。由于缺乏激励机制,我省作为重要的留学目的地地区的竞争力远远落后于国内部分省份,不利于广东“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2.5留学生社会服务支撑体系尚未建立 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有完善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满足国际学生生活、学习、实习等各方面的需要。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做好国际学生服务的重要保证,发达国家高等院校也非常注重国际学生的服务工作,如美国肯塔基大学、路易维尔大学、亚历桑那州立大学都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国际学生的有关工作,在国际学生的招收、入学、培养和后勤保障方面都做到了无缝衔接,使国际学生能较快地融入到学校中,特别是肯塔基大学提出了无论国际学生何时抵达机场,学校都安排接机,并安排新生参与新生接待和社区活动,使国际学生能有一个软着陆的入学,是非常好的一种做法。吸引国际学生来我国就读,不仅需要一定的教育政策支持,还需要建立与我国国际地位、教育规模和水平相适应的来华留学工作和服务体系。目前我省没有专门的国际学生服务机构,按照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2000年的《高等学校接收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9号令)的规定,国际学生在校期间不得就业,在高等教育机构学习的国际学生可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勤工助学活动”[4],但是由于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已经不能满足国际学生对勤工俭学的需求。

2.6整体营销策略不够灵活多样 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有教育协会或促进文化交流的国际机构,致力于宣传本国的高等教育,他们都特别重视利用互联网宣传留学信息,庞大的网络系统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如高校介绍、生活成本预估、课程介绍、奖学金及如何申请等。美国国际教育的网络信息非常广泛,政府也通过社会媒体推广美国高校。美国有4500多所高等院校,有一半学校招收国际学生。美国在线为170个不同国家学生提高咨询服务。除网络宣传以外,教育协会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办公室,提供直接的学生咨询、学生签证、考试服务等。如英国文化协会已经在10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办公室。美国有很多非谋利的组织机构,在推动国际化教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国际教育协会、大学理事会、国际学生交流计划、现在一个世界等,他们的主旨都是为国际学生提供各种机会,促进国际教育和交流。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服务出口,缺乏一整套整体营销政策,由教育部、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组成的来华留学工作部际协调机制才刚刚成立不久[5]。我国驻外网站对中国教育的介绍非常笼统和零散。在国家营销策略的大环境下,广东省也同样缺乏有效的留学生营销手段。

以上存在的问题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开展留学生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省和有关高校的重视,外国留学生教育取得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我省外国留学生的规模和层次与发达国家以及国内与北京、上海相比仍有着较大的差距,这不仅与我省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更将成为制约我省教育国际化发展、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水平国际化大学的主要阻力之一。

3 广东省推进来华留学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3.1加强政府宏观引导,优化留学环境 广东省需转变观念,坚持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服务于国家战略的理念,充分发挥经济排头兵的作用,重视来华留学教育,增强领导班子成员的教育国际化理念,提高对发展来华留学工作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政策的内容,加强粤港澳教育更紧密合作与融合发展,利用地缘和经济文化优势,推动来华留学教育[6]。建立健全与我省教育国际影响、教育规模和水平相适应的来华留学工作与服务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打造来华留学教育特色教育基地和特色学科专业,培养一批知华、友华、爱华的留学人员。

3.2实施《教育国际化推进工程》 结合落实《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留学中国计划》,制定我省教育国际化发展专项规划,确立我省来华留学教育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充分利用部际协调机制,整合与来华留学教育相关的利益,积极推进广东高等教育海外市场整体营销策略,为国际学生提供全面的来华留学信息,扩大国际影响,树立国际品牌。将我省建成粤港澳地区教育对外开放与合作中心,使广东教育国际化水平达到全国一流。实现全面普及国际理解教育,大幅提升人才国际化培养水平,大力增加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普遍提升教师国际素养,健全完善教育国际化工作机制的目标。坚持以周边国家为主,增强留学广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扩大来粤留学生的规模,实现新突破。

3.3出台配套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发挥奖学金的引领作用 兄弟省市相继设立了地方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明显削弱了我省招收留学生来粤就读的吸引力。在当前国际国内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为进一步扩大我省留学生规模,提升留学生的教育层次,推动我省教育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设立地方政府来华留学奖学金尤为迫切。应加强政府宏观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在设立广东省政府奖学金的基础上,鼓励各市、院校设立配套奖学金,形成以中国政府奖学金和省政府奖学金为主、市政府奖学金、高校奖学金等为辅的多元奖学金体系,完善留学发展战略,发挥专业、学科优势,发展学历教育,优化学生结构,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培养层次,提高培养质量。

3.4完善规章制度,保证规范管理 按照《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9号文)的有关要求,制订出台我省外国留学生管理办法及我省加强来华留学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文件,进一步规范我省来华留学工作的管理。

3.5开展研究交流,促进国际教育发展 要不断总结我省来华留学工作情况,适时召开全省来华留学工作会议,加大推进来华留学工作力度。加强对留学生各种信息的采集、整理、统计分析和开发利用,通过统计数据指导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发展。为适应来华留学教育的新形势、新发展、新需要,实现我省来华留学的全面发展,要加强对全省来华留学工作的调研,加强来华留学规律性问题的研究。积极利用全国留管学会的信息平台,学习借鉴国内来华留学教育的先进经验。积极发挥广东省外国留学生教育学会的作用,定期组织省、地方学会开展来华留学经验交流、学术研讨,整合各校留学生教育资源,加强校际间的协作,实现资源共享。

3.6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要加强对来华留学工作的政策引导,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协调和综合服务职能。有计划地组织高校领导和管理干部赴世界一流大学培训,开阔视野,增强领导班子成员的教育国际化理念,提高对发展来华留学工作的认识。分批组织全省留管干部参加教育部及省自行组织的培训,赴国内留管工作先进省份考察学习,不断提高我省来华留管干部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3.7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增长点 广东省是教育大省,2011年高考报考人数为65.4万人,毛入学率为28%,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地,我省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遵循强省必先强教的理念,我省制订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二十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围绕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加快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普及化、终身教育全民化、教育服务多元化、教育合作国际化,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我省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做出应有的贡献。到2020年,户籍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进入普及化阶段[7]。因此,为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整合广东省教育资源,发挥资源的最大优势。同时,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使我省成为我国来华留学主要目的地省份之一,逐渐使来华留学工作成为我省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2000~2011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

[2] 2010年后留学生增三倍,留学公信力仍有待提高[R]. 京华时报2011年9月20日.

[3] Cheng C.K.A. et al.,2011.Strategies and policies for Hong Kong’s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n Markets: Lessons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Australia, and Singapo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25(2):144-163.

[4] 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高等学校接收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9号令)2000年1月31日.

[5] 刘京辉.在中国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第五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上的讲话《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2011年第1期.

[6] 彭术连.建国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2009年.

[7] 《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上一篇:无张力疝环充填式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对比 下一篇:初探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慢性病信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