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时间:2022-07-14 05:16:54

如何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质量成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素质发展的标尺,广大教师也把课堂教学质量看得非常重要。我始终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教学,取得了成效。下面,我谈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做法。

一、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识记效率

识记是学习的一个环节,处于认知活动的最低层次,是学习的基础,其他学习活动的开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是以此为基础的。识记看似是简单的学习,其实不然,学习好的学生,识记的效率高,讲求方法,基础掌握的扎实。而低水平的学生往往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中学历史教材中需要识记的内容多,范围广泛,学生要准确、快速地识记,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运用识记规律提高学生的识记效率。

1.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是影响记忆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识记的目的任务越明确、具体,识记效果越好。另外,识记任务的时间也直接影响识记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彼得逊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同一件事讲给A、B两个班的学生听,要求他们记住主要内容,但对A班的学生要求两个小时后进行回忆测试,而对B班的学生要求两个星期后进行测试。有趣的是,在两个小时后的测试中,A班学生的成绩好于B班;而在两个星期后的测试中,B班学生的成绩好于A班。由此可见,识记任务在时间上的要求不同,对识记的效果是有影响的。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识记内容前,要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而长远的记忆目的和要求,让学生知道应当识记什么、识记到何种程度以及保持多长时间等。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根据学习内容主动地、自觉地提出记忆目的和任务的能力,并使之具体化,以及独立检查自己记忆效果的能力。

2.加强学生对识记内容的理解。理解是对识记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掌握其本质和规律。理解是教育的重要条件,只有充分理解的材料才能够记得牢固。这是因为理解了的材料在内容上与过去巩固了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系,进而形成知识系统。在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自己的讲解使学生利用思维去理解所学的内容,使所教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多方面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把教授的内容进行归类,达到系统化。如果能把要识记的内容归结为几个方面,写成提纲,择要而记,并善于把教材中的一节或一章的内容以层次网络的方式组织起来,那么,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有利于知识的储存。正如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的:“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式里面,否则就会忘记。”那么,学生能否在脑中建立各种联系与其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关,知识经验越丰富,各种联系就越易建立,新知识就越易识记。

二、做好教学材料的准备与处理

教师要结合历史课程的需要和学生的口味,充分地利用丰富的图书与网络资源,搜集完善适合学生阅读与学习的材料,让学生能被文本吸引而愉快地进入最佳学习情境。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文质兼美,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文本拓展历史课堂,整合好课内外资源,实现多种教材的整合,扩宽学生历史学习的视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教师还可以通过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灵活地处理教材和教学材料。如果教材需要拓展时,教师加一加,补充教材的有用材料;反之,就要减一减。

三、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传统的师生关系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式的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新的师生关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已成为每一个教师都在深思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要变坏”和“棒棍底下出孝子”作为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结果适得其反,学生对教师的良苦用心不领情,不感激教师。中学生正处在心理的成长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烈,对于教师的指责、批评尤其反感。因为叛逆心理,教师越严厉批评,学生就越不接受,甚至和教师对着干。这就让师生关系恶化,师生没有情感的融合,不能产生共鸣,教学无法配合,教学相长更谈不上。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和观念,丰富教与学的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要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新课程教学中形成一个师生互教互学,师生平等的关系,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利益,发展学生的个性,不断改善师生关系,变传统的“师道尊严”为平等的朋友关系。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使学生觉得学习历史是轻松愉快的;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相关的历史知识,使他们觉得学习历史是有用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综上所述,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做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运用,正确处理好教材与教学关系。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历史修养和积累历史教育经验,处理好知识、技能与体验、过程的关系,要合理运用新理念与新方法;要真正转变理念。

【责编 冯立伟】

上一篇: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 下一篇: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