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中学生自主求知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2-07-14 04:29:01

激发中学生自主求知的策略研究

自英语新课标实施以来,英语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帮助学生愿学,会学,学会,乐学的过程,显然,帮助学生愿学最为重要,就是学生对英语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在教学中该怎样去做,才能满足这些孩子们的需要,才能与新课改保持同步?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着去做,摸索出下列几点教学体会。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1.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前提。

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和建议。平时我尊重学生的任何发现,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要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积极回答问题,不能指责挖苦学生,尽量找出其闪光点,小心呵护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后,我会和学生谈心,形成友好帮助的关系。

2.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有亲和力、感染力,而且要参与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表演,成为学生们的玩伴,才能使学生解除思想包袱,尽情地表现自己,发挥其聪明才智和想象力。如:在课堂上,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表演课文中的角色,和学生对话,这样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二、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1.创造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尽量用简易的英文给学生们交流授课,创造英语学习氛围,注重与学生的语言互动,设计各种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我会以歌曲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堂上,我要求自己做到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创设情景,设计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运用语言的机会。在设计活动时,尽可能做到分层次教学,尽量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面向全体学生,多一些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特别是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要及时肯定、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

2.创设文化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来自异国的文化元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英语学习过程中渗透着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这种学习不仅要努力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还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化,所以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必须渗透英语文化教学。因此在备课时,教师要尽量多地掌握课文的文化背景,将课文内容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给学生以交待,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产生较浓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前提。

3.指导并鼓励学生间自主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主要体现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上,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设计教学活动,开展协作学习。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过渡中,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在一定的独立性学习的基础上,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例如:可以通过学生授课、学生英文手抄报编写、英文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比赛、日常生活中学生英语对话、对问单词、生生间相互评价等形式来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

三、加强学法指导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读”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朗读”。朗读主要是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语感的过程。对于所学的单词、短语、对话或课文,必须多读,熟读。

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交流,要引导学生多动口,克服怕说错和害羞的心理障碍。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多练,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要经常在课堂上安排朗读、对话、复述、问答和表演等练习,还可以给学生增加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说”的活动。例如:用英语作自我介绍、演讲比赛、讲故事等。

“听”和“说”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听”和“说”的能力提高了,英语的水平才可以提高。除了在课堂上做听力练习外,学生还要养成每天听英语录音磁带的好习惯。老师要指导学生选择难易程度相当、适合学生的听力材料,每天进行听力训练,持之以恒,学生们“听”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写”有几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二是养成勤做笔记的习惯,三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读”是对知识的吸取和摄入,“写”是信息的反馈和提取。通过“写”,能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学生的听说能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内外练习,让学生每天坚持写几句话,日积月累,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就会逐渐得到提高。

2、养成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新课内容经过预习后,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听每一课的讲解,学起来就会有轻松之感,课堂效果也就好一些。科学的复习方法一是课堂巩固,二是课后复习。按照正常的方法复习,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对学生大有益处。

2.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

课前主动预习新课,通过部分理解、消化、记忆,同时发现问题,有利于上课专心听讲,解决问题,也使课堂上有时间进行各种练习活动,如知识点专项训练、听读练习、对话表演练习,使语言知识迅速地转化为言语技能。在上课前,教师提前检查预习情况,表扬预习好的同学,督促不按要求做的同学,坚持下去,同学们就会形成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品质和能力,大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但也离不开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与培养。引导学生“善学”、“会学”,提高其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老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认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教学经验,努力实现其角色的转变,方可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出有自学能力的学生。

上一篇: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 下一篇:英语专业翻译课有效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