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下高中历史的教学方式创新研究

时间:2022-07-14 02:10:33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历史的教学方式创新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中历史 新课程 教学方式 创新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高中历史教学优秀案例,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探讨了高中历史教学方式创新策略。

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它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不但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使学生在宽松自在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不断成熟,不断进步。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老师在教学中必须学会创新,学会思考,才能在课程改革中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多少固定的模式让教师去借鉴,而要靠教师自己去研究,去发现,去积极而认真地尝试。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提出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高中生来说似乎是遥远与陌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里,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带领学生以现在的角色融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或是以当事人的身份走进历史,去感受那段有血有肉的人类的故事。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或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且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积极的情感,使学生在大脑兴奋状态下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把教育科学和艺术熔为一炉的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的方法有文字法、图像法、故事法等方法。其中利用图像创设情境,是比较直观有效的一种情境教学法。图像史料指可视史料、影视史料,主要是指适用于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视觉图像,一般指地图、图片等传媒对象,及遗址遗迹、碑刻、建筑、图画、票证、邮票、明信片、宣传画等实物和纪录片、影视片等。历史学习中,图像史料是学生感受历史的基本信息,是教师历史教学的重要材料。在教学中,我们常用于设置历史情境的图像史料有影音、地图与各种图片。

例如,温州第十六中学严迎春老师在讲必修二专题四第一课《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时,通过孙中山与宋庆龄,与刘思齐的两张结婚照片创设历史情境,以民国大背景下的个人婚礼为切入点,让学生以时人的视角,融入到历史中去,去体味当时的物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社会习俗。严老师的设计真是相当妙,能将知识、能力等具体的学习目标全部融合在婚礼的故事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玩中实现了认知与体验。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回归生活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需要加强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历史课程标准规定通过历史必修课的学习“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生动有效的历史课堂离不开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历史教师不仅要求自己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保持敏锐和灵活的头脑,还有责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去关注社会实际。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善于发现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有意识地注重联系社会现实和社会需要,用鲜活的生活题材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知道现在所学与将来发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历史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案例:

师讲述真实的故事:2007年9月在佛山发生了一起玩具厂老板因负债而自杀的事件。他的工厂属于外向型来样加工企业,主要为美国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商美泰公司生产供应玩具。事业发展本来蒸蒸日上,恰遇“中国制造”在海外遭遇信任危机和中美贸易风波,美国借口该厂生产的玩具涂料的含铅量超标而不再接受供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也做出暂停该厂产品出口的处罚。对于依靠外贸的玩具产商来说,产品无法出口就等于断了生命线,所以老板因绝望而自杀。

师提问:通过阅读以上材料,我们得出怎样的认识?

生1: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生2: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发展中国家也有不利的影响。

师再问:中国如何应时全球化,如何在全球化中获得最大利益?

生1: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所以工人工资低,因此“中国制造”才因价廉而有竞争力,但在生产过程中却付出了过度透支人力和土地、破坏环境的代价,是不足取的。

生2:政府应该在全球化进程中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改革并完善相应的制度,为保障人民的生活和国家利益承担一定责任,比如在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战、政治战中保护本国的小个体企业的命运等等。

以上案例来自张雪萍老师所讲授的必修二专题八第三课《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课。张老师所引用的故事,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引发了学生情感的共鸣。通过将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的结合,张老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社会,并成功地让学生理解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中国需要积极应对,坚持可持续发展。

三、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程标(实验)》中指出,“凡是对实现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可见,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老师扮演的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教材“组织者、执行者”,应该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新课程鼓励历史教师发挥创造力,释放创新的智慧和潜能,适时适地地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引导合作与探究学习

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之一。学生采用合作的学习方式,能促进他们之间相互沟通,使他们了解到其他同学的不同见解与思路,进而促使学生在相互了解中不断地对自己与他人的观点进行评判,学会相互接纳、帮助与欣赏,学会多角度地、全面地看待问题,最后理清自己的思路,形成成熟的见解,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采用探究的学习方式,能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了,自然就培养了学科能力,增强了历史教学效果,活跃了历史课堂学习气氛。

参考文献:

[1]谢庚平.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j].广东教育.2007(2).

[2]蔚泽军.新课标下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j].科技信息.2007(4).

上一篇:构建创新课堂模式 促进小学语文教学 下一篇:浅谈有效讲评和订正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