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职专美术课堂体现高效教学

时间:2022-07-14 01:59:40

浅析如何在职专美术课堂体现高效教学

摘 要: 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促使学生自觉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

关键词: 职专 美术课堂教学 高效教学

在职专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高效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在课堂教学上思考教学的方法及效率,我就职专美术课堂教学的特点现状、实施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艾斯纳曾指出:“美术教师的必备条件中极重要的一些是学习如何透彻地、诗意地、以及有感情地来论沁艺术。”而这恰恰是许多美术教师所缺乏的。首先,职专美术教师要有稳定、平衡的心理素质,在辅导讲授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积极性,教学语言要贴近学生理解的层面,术语的展开要简单明了,不能以“美术家教学”代替“美术教师教学”。其次,职专美术教师要明确认识职专美术教育不是二等教育,更不能认为职专的学生就是素质差,所谓“差”只是在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情况下的一种不合理评价。因为一旦认定所教学生是“差”后,将首先影响各种教学方法与课堂设计的实施,并引绪教学现象的出现,那么要提高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当然,我们既要现实地认识到职高学生文化成绩的差异,又要认识到职高学生在技能性、社会性和思维的活力及散发性方面的素质是有略显优势,这样才有利于结合实际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后,职专美术教师在课内课外都要给予学生信心和鼓励,相信学生的能力,以灵活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教学活动。前苏联的一位心理学家研究指出,95%以上的人有自我贬低的倾向,而“差生”由于长期失败,自我贬低的倾向更严重。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在课堂中,他们明明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取得一些成功时,当老师表扬他们画面中一些好的方面时,他们却把获及成功的原因归结于偶然、外部的因素,否认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鼓励性语言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心,改变“差生”的学习心态尤其重要。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

叶澜教授认为:“传统课堂教学实施百年之后,已形成坚固的教学模式,教学改革要改变的不是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日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这几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巨性就不言而喻了。”这对于每一位美术教师来说都是不可回避的艰巨任务。

1.教师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

教师的期望来源于正确的课堂教学观,如果教师总是认为学生笨、教不会,带着这种消极的态度从事教育教学,就会有意地把“这类学生好不了”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使整个教育一开始就失败,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善于为学生创造种种成功的机会,诱导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和发展自己,把期望和要求变成有形的事实,先从短的目标再到远点的目标,逐步走向最终目标,让学生尽快尝试到学习乐趣,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几个评价标准。如上色彩写生课,教师可把全班学生分成A、B、C几个等级小组,根据学生的层次安排不同的内容并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A组的要求在色调处理、色彩关系分析、质感、空间感及画面的整体性要求更高一些,而C组则要求简单些,在色彩塑造、构图及用笔要求更熟练些等,如符合要求就给高分。还有在课堂学习当中给每位学生制定一些目标,平时是60分左右的要向70分目标迈进,平时是70分左右的要向80分目标发展等。实践证明,这种近距离的目标计划是符合学生实际的,只有通过学生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才是积极的,因为它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现实希望,又易于被学生内化为自觉的要求,诱导学生为之奋斗。而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在某一种程度上增加学生的挫折感和消极感,都不利于有效课堂教学的开展。

2.“分组环形”式与有效的课堂组织

以“分组环形”式学生设计组织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稳定课堂的秩序,是创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为了避免由于学生座位自选、班级频繁交替所造成的管理混乱现象,教师以“分组环形”式写生布局为依据,设计了对应的学生座位表,对各班学生实行固定编排、有序的轮挽,这样在课堂教学中不仅缩短了学生进入课堂时为了找位置而浪费的时间,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写生过程中能兼顾形体的各个角度的观察和表现,有利于教师个别辅导与示范指导,以往学生自由找角度,有些好的角度学生堆在一起,既不利于全面去观察和掌握对象,又不利于教师在巡堂过程中即使发现问题也无法走近辅导,大大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座位的固定编排和有序轮挽不但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对优化教学管理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3.有效的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目的是检验和评价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部分,教学评价指标是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的。所以,教师要求精心设计“评价标准”,并在课堂中创建轻松愉快的氛围进行评价。以往在课堂上,画得差的学生总是遭到批评,甚至这些画面还成为教师在课堂上的反面教材,这样长期下去,特别对于自信心本身就不好的职高学生而言,心理上逐步产生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感,学习注意力转移,以致一些学生对美术课没有兴趣,有的甚至上课不带任何工具,不完成作业,这样又何谈课堂质量呢?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改变以往的评价方法,对教学评价进行有效的设计,让学生成为对自己对同学的美术学习负责任的评价者,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向上愉快的评价情境非常重要。如上色彩写生课,教师可通过学生自评,要求学生给自己的画打分,并写上评语,旨在诱发学生的思考,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之间相互点评等。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再用通俗的阐释概念、术语进行小结、点评,使学生在自评、互评和点评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同时,评价他人美术作品的学生也可以从中吸收别人的长处,培养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结合职高学生的实际,可以说没有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的课堂教学,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有效教学。

因此,针对职专学生,要创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分析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总结经验,形成有规律性的认识。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起自觉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

上一篇:内隐社会认知与情绪稳定性对攻击的影响 下一篇:江苏省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