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在市政道路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2-07-14 12:09:46

水泥稳定碎石在市政道路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工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对道路使用性能的各项要求也逐步提高。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冻性,因此这种基层施工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是探讨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市政道路基层;施工技术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313-02

随着市政道路交通中行车的流量不断加大,逐步提高了对道路施工当中各项标准的要求。在我国,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材料在道路中具有很好的使用性能,因此被选作最基本的基层材料,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应用之后,我国各个部门的公路建设和各大城市的道路建设都将其作为主体性的基层材料广泛的在实践中应用推广。

1 水泥稳定碎石的作用原理

水泥稳定碎石是以级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其压实度接近于密实度,强度主要靠碎石间的嵌挤锁结原理,同时有足够的灰浆体积来填充骨料的空隙。它的初期强度高,并且强度随龄期而增加很快结成板体,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较好及较好的水稳性。水稳水泥用量一般为混合料3~7%,7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1.5~4.0%MPa,较其他路基材料高。水稳成活后遇雨不泥泞,表面坚实,是高级路面的理想基层材料。

2 水泥稳定碎石的材料要求

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当中的主要成分是粒料和灰浆体积。选择级配碎石作为水泥稳定材料的粒料,胶凝材料的主要成分为水泥和粉煤灰混合料。①集料的选择:用人工集配的碎石作为道路施工材料,对于在城市主干道底层建设过程中选择的集料,要求将其最大的粒径控制在40mm以内,对于基层建设过程中选择的集料,要求将其最大的粒径控制在30mm以内,并且将石料的压碎值控制在30%以下。②水的选择:饮用水或经检测合格的地下水都能够进行拌制和养护水泥稳定碎石。严格按照配合比控制参量,只可减量不可加量。③水泥的选择:一般在道路工程建设中可供选择的水泥主要包括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及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不过会根据建筑施工的各项性能选择终凝时间比较长的水泥。通常情况下应该尽量避免选择那些标号低、出现受潮变质、快硬以及早强的水泥。

3 水泥稳定碎石的特点

水泥稳定碎石的在基层应用比较广泛,其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材料的组成:主要是由水泥、粗细集料和水组成。水泥一般情况下是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集料包括人工碎石和石屑。水泥稳定碎石的组成材料一般比较简单,不包括任何特殊性的材料,所以料源广泛,取材比较方便。②施工的工艺:水泥稳定碎石通常是采用集中拌合、机械摊铺的方式进行施工,施工的工艺简单,生产能力较强,机械化的水平比较高,能够形成规范化的流水作业,具有效率比较高、工期比较短、稳定性比较高。③材料的特性:水泥稳定碎石是一种整体性材料,其结构为半刚性,板块效应突出,具有较好的受力特性,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能力和抗冻能力,因而是比较合适的道路基层材料。④必须要注意的特定因素: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时容易受细集料、水泥及含水量的影响,容易发生干缩和冷缩的现象,产生裂缝。由于水泥稳定碎石中包括水泥等胶结材料要求施工过程必须有一个时间限制,因此必须在水泥终凝前一次性完成并且达到质量标准,否则会出现不易碾压密实进而影响水泥稳定碎石的特性,进而影响其强度。

4 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技术

基层施工质量作为控制重点,不仅要严格控制材料质量,还需严格根据工程施工的标准进行施工,按强度控制指标验收,出现不合格必须返工,确保道路能够满足来往车辆的荷重,才能满足道路设计使用年限。

4.1材料与拌合

水泥、土、集料拌合用水等原材料应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并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材料配比设计。城区施工应采用厂拌方式,不得使用路拌方式,以保证配合比准确,达到文明施工的要求。应根据原材料含水量变化、集料的颗粒组成变化,及时调整拌合用水量。

4.2施工的准备

在土路肩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水泥稳定碎石制定一个相应侧限,通过代替边模确保路缘位置的压实程度以及标高能够达到工程的施工标准,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材料的消耗,还可以降低工程的造价。要求土路肩跟水泥稳定碎石的压实厚度保持一致,并且宽度控制在50cm左右,在对土路肩的内侧进行处理时,通常选择方木立模以及人工整平等施工办法。除此之外,在土路肩每隔30m的位置开挖泄水沟以便于施工过程中排水的顺利进行。

4.3基层的摊铺过程

下基层的摊铺过程: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下承层的保护工作,在对水泥稳定碎石摊铺的时候采用的方式主要是:先利用推土机进行粗略的整平,再使用平整机刮平,最后再通过人工进行精细整平。①根据运输车的吨位,计算并且审核各个车料的具体堆放面积。严格控制卸料之间的距离,防止出现路断料无法达到施工要求再补料的情况。②在道路建设施工之前需要对水泥稳定碎石的相关性能指标系数进行检测,一般情况下以1.25~1.30作为选择和应用范围。③将混合料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之后,利用推土机将其整平,在道路中间每隔10m的位置测量高程,然后利用平地机完成精平。

上基层的摊铺过程:①在首次摊铺集料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松浦系数的下限1.23,先摊铺20m,在完成碾压工作之后立即对3~5个断面的具体标高进行测量,要求在每个断面上设置3个相应的测点,尽可能的减小松浦系数的误差。②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拌和机能够与摊铺机相互匹配,要求摊铺机可以持续施工,减少停机待料的时间,有效的将摊铺速率保持在1m/min。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该避免进行纵向接缝,选择两台摊铺机在前后相距5~10m的位置同步进行摊铺。同时避免出现集料离析的状况。④由于下承层有局部低洼的现象,常常会造成水泥稳定碎石的基层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这就需要利用齿耙先将基层表面耙松,然后才可以使用新拌合好的混合料对表面进行找补整平。⑤对于变宽了的路面无法使用摊铺机进行摊铺的时候应该利用人工进行摊铺,要求将松铺系数保持在1.3~1.35之间,并且重点解决离析问题。

4.4碾压过程中采用的方法

压实系数应经试验确定。摊铺好的应当天碾压成活,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碾压。纵横接缝(槎)均应设直槎。

利用稳定碾压的方法能够在摊铺工作结束的时候进行振动碾压,进一步增强表层的密实程度。在利用稳定碾压法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压路机的标准要求较少。为了进一步减少施工机械的配置数量,可以不开振动,一个来回的碾压就能够稳定表面,要求将碾压的速度保持在1.5~2.0km/h之间。在进行道路的摊铺以及碾压时,表面通常会出现一定的裂缝以及轮迹等,因此可以选择轮胎式的压路机有效的揉搓路面,降低裂缝的不良影响。通常碾压1~2遍就可以达到施工标准,在碾压的过程中尽量将速度保持在4~6km/h之间。

4.5养护

压实成活后应立即洒水或覆盖养护,保持湿润,直至上部结构施工为止。养护时间不少于7d,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

5 质量检验标准

城市道路尚没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验收规范,城市主干道的质检标准经由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市政质检站商定如下:

压实度:最佳密实度的98%;

平整度:3m直尺检查不超过10mm每40m一个断面;

终断高程:5,-10每20m一个断面;

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每20m一个断面;

厚度:0,-10:

横坡:±0.3;

强度:0~0。

水泥稳定碎石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施工接茬平整,稳定。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当中,一定要协调施工人员、施工材料以及机械设备之间的运作情况。全面考虑各个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确保施工工艺的先进性、施工材料的质量可靠性以及操作步骤的科学性,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道路施工的质量。

上一篇:分析消防应急灯具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消防信息化工作中的应用